張 波
對教師而言,批評與表揚一樣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但是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性,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彼裕處煴仨氁鶕?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慎于批評,講究批評的藝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了解學生,研究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學生的行為是他們對人、對事的認識在一定條件下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對學生一些不當?shù)难孕信e止,教師需要對事情的原委,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態(tài),性格特點,家庭環(huán)境,朋友圈子等因素加以全面的了解,并進行分析和研究。這樣對學生的批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學生折服。
我曾經(jīng)教過這樣一名學生,他是后轉(zhuǎn)入我們班的,來了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他很少與人交往。后來我從側面了解到他的情況,原來他的母親才去世不到一年,所以他的情緒一直不好。一天,一個同學不小心碰掉了他的筆袋,他非常生氣并與之爭吵起來,那個同學隨即向他承認錯誤并幫他撿回了筆袋,但他還不依不饒,甚至要出手打人,多虧我當時及時制止才避免事態(tài)惡化。當時我沒有批評他,而是把他叫到我的辦公室,像嘮家常一樣和他聊了起來。我說:“讓老師猜猜,這個筆袋是不是你媽媽買給你的?”他聽了很吃驚,又點了點頭。我對他說:“你如此珍惜它,看來你是個孝順的孩子,你所做的事媽媽都能看到,但我想媽媽更希望你活得快樂,希望你能和同學友好相處,希望你在各個方面表現(xiàn)突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甭犃诉@番話,他哭了,向我承認了錯誤。后來,在我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他很快就融入了這個集體,還成為了互助小組的組長。
2.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對于不同學生所犯的不同的錯誤,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批評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對于學生所犯的原則性錯誤,教師的批評要及時、態(tài)度鮮明;覺悟較高的學生偶而犯錯時,教師只需要旁敲側擊、點到即止,使其自我反省;而對于屢教屢犯的學生,則要有一個長期、耐心的教育和幫助過程。
如一次上課時,有個平時表現(xiàn)比較好的同學偷偷地在下面看小說。這時,如果直接點名批評,極容易損傷這位同學的自尊心,反而達不到預期目的。于是,我就換了種方式對學生說:“我知道大家都很愛看課外書,那么你們說說可不可以在課堂上看課外書呢?”學生自然回答:“不能?!薄笆前。n外書應在課下看,老師相信你們會自覺的?!苯?jīng)我這么一番旁敲側擊,偷偷看書的同學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趕緊把小說收起來,認真聽講了。
3.通過贊揚達到批評的目的。學生犯錯往往是以前養(yǎng)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延伸。所以教師要辯證地看待學生行為中的優(yōu)、劣之處。最好先表揚其優(yōu)點,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再批評其缺點,使他們從鼓勵中發(fā)現(xiàn)不足,看到希望,增強信心。如我的一名課代表,工作一直積極主動,深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但他在組織一次課外活動時,出了意外情況,結果把活動搞砸了。有些同學對此很不滿,使得該同學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不像原來那樣積極、主動了,學習成績也有所下降。為此我找他談話:“你以前的工作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因一時的失誤就變得灰心、失望,只要今后在工作中更認真、細致一些,把事情考慮得周全一點,你會成功的?!痹谖业墓膭钕拢@名學生重新樹立了信心,又開始積極主動工作,學習也更加努力了。
有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如有時教師略微夸大學生的優(yōu)點、成績,使他們?yōu)楸3謽s譽和自己的良好形象而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樣,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對學生的某些不當行為表示驚訝,不相信是其所為,反而會使學生收斂自己的行為,自覺改正錯誤。
4.寓批評于幽默之中。德國著名演講家海茵茲·雷曼麥說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shù)靥岢龈転槿私邮??!迸u學生也是如此,板著面孔說教,很多時候,效果并不理想。用幽默的方式批評學生,能使問題點而不破,很容易被學生接受,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正在寫板書,一個學生不經(jīng)意地用筆在桌上敲打起來,我立即停下了板書,詼諧地說:“同學們,數(shù)學課是不是需要伴奏?”我的幽默逗笑了學生,在笑聲中敲打聲也悄然隱去。
總之,批評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教育手段。教師只有充分把握學生心理,講究批評藝術,批評才能行之有效。
(責任編輯 李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