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世清
〔關鍵詞〕 農村;九年制學校;
管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07(A)—0018—01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指出:“‘十五期間,國家將整體設置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實行九年一貫制?!焙翢o疑問,隨著社會的進步,城鎮(zhèn)化建設的推進,人口出生率的不斷下降,有條件實施九年一貫制的地方一定會越來越多。 在發(fā)達城市,很少有九年一貫制學校,大多是小學與初中分離,自然就避開這一管理上的難題。但對于農村來說,九年一貫制教育自然就難以回避。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九年一貫制學校的管理,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將其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確實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教師“角色”一時難以轉變
由于九年一貫制學校大多由原中、小學合并而成,即使是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其教師也基本由中、小學教師組成。原中、小學老師變成了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老師,雖然每個人的“外在角色”一下子轉換了,但是“心理角色”轉換卻并不那么容易。一貫制之初,教師的思維常會受到“定勢”影響:面對同樣的話題,尤其是面對工作量的輕重、工作難度的大小、教育質量高低等比較敏感的話題,“中、小學老師”的意見常會有較大的分歧。
這種“定勢”同樣也會影響到領導。特別是對由原來的中、小學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而言,這種定勢尤為明顯。因為這類學校中,各級領導一般也都來自于中、小學。毫無疑問,這些領導都對原來所在學校的情況了解比較多。此外,即使已“一貫制”了,老師們有什么意見也習慣于找原來的“領導”反映。領導班子成員各自掌握情況的不同,很容易導致在一些問題上看法的不一致。雖然這完全是正?,F象,但在老師們的心里容易產生領導之間意見不統(tǒng)一的錯覺。從而對教師管理產生負面影響。
考核標準無法統(tǒng)一
小學與初中都屬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有著不少共同點。但是,中、小學之間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的。相對而言,小學在整體推進素質教育方面,要比初中更加有利;初中由于受“升學率”的影響,學科成績在考核中的分量相對重要。一貫制后,這種不同依然存在。這樣,作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很難用比較統(tǒng)一的考核評價標準來考核老師的教學工作情況。而考核評價標準不統(tǒng)一,也會對教師管理工作帶來不少麻煩。
人事編制不統(tǒng)一
在一貫制前,原先的中、小學,各自的編制情況不相同。一貫制后還是中、小學分開核編。從目前情況看,很多小學超編的情況比較普遍,而中學缺編的情況比較普遍。九年一貫制雖然為中、小學老師的通盤使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事實上真正實施起來還有不少難度。如教師資格的認定、職稱的評定等,這些光靠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
中、小學教師沒有通盤使用,而中、小學教師在編人員的余缺情況又是事實,因此在工作量考核、獎金結算以及考核工資的發(fā)放等方面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站在缺編一方的角度看,既然在同一所學校,就應該統(tǒng)一考核,統(tǒng)一結算。站在超編一方的角度看,核編中、小學是分開的,考核、結算當然也應分開??梢?,編制問題給教師管理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小的。
福利待遇存在差異
教師待遇問題是學校管理的敏感話題。福利待遇如何分配也是教師心目中衡量“九年一貫制”成功與否的標尺。一貫制前,原中、小學之間經濟待遇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貫制后怎么辦?這是老師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蔼劷鹂扛卟豢康汀?、“待遇能漲不能降”,這是老師所向往的。更何況上級對學校進行辦學水平評估時也有教師待遇逐年提高的條目。
此外,有些標準明文規(guī)定中、小學有差異。如班主任津貼,小學標準稍低些,中學標準高些。原中、小學在執(zhí)行過程中差異更大,初中每月六七十元,小學每月二十元左右。中、小學一貫制后,這種差異該不該繼續(xù)下去?至于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的不同同樣也會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小學教師跨段聘用后,工資標準如何執(zhí)行?這些問題處理不當同樣會影響到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領導管理知識、能力各不相同
由于九年一貫制學校的領導大都是原中、小學的領導,因而大家對九年一貫制辦學體制下的教師管理缺乏必要的經驗儲備。原先小學的領導對中學教學不了解,對中學教師不熟悉;原先中學的領導則對小學教學不了解,對小學教師也不熟悉。這些知識的缺陷,很容易導致管理者在教師管理中缺乏必要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