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柏廣利
黑長龍茄子是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早熟雜交一代茄子新品種,在江蘇、安徽等地區(qū)種植,表現(xiàn)出早熟,商品性優(yōu)良,耐低溫、弱光等優(yōu)勢。2003~2006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比黑龍長(韓)、黑馬長(韓)前期產(chǎn)量分別增加12.1%、20.1%,全期產(chǎn)量分別增加4.9%、14.8%。2004年起在江蘇、安徽、山東等地區(qū)累計推廣種植近500公頃。
一、品種特征特性
該品種植株生長勢較強,株型半開展、較矮,根系發(fā)達,分枝性強;株高90厘米左右,開展度100厘米左右,節(jié)間長5.35厘米;葉片繁多、較小,莖、葉脈黑紫色;始花節(jié)位7節(jié),花繁,每隔1~2片葉著生1朵花;坐果力強,單株掛果15~19個,花后19天開始采收;果實長條形,平均果長31厘米,果粗3.4厘米,單果重100克,萼片黑紫色,果皮黑紫色、有光澤,商品性佳,一致性好;耐低溫、弱光,抗病、抗逆性較強。適宜大棚春季早熟栽培,亦可進行春露地栽培。
二、栽培技術要點
1. 播種
①播種期:南京地區(qū)春早熟栽培的播種期應根據(jù)育苗設施條件和栽培方式來確定,可參考下表:
②播種方法:直播或浸種催芽后30%種子胚外露時播種。播種床播前澆足底水,每平方米播10~12克種子,播后覆營養(yǎng)土0.5~1厘米厚,并噴灑800倍50%多菌靈,然后扣嚴地膜。待50%種子出苗后揭去覆蓋地膜。
③移苗:采用穴盤移苗。選擇55厘米×27.5厘米×4.5厘米的50目穴盤,基質選用理化性狀優(yōu)良,通氣性、保水保肥性好,具有均衡供養(yǎng)能力的蔬菜專用育苗基質。出苗后20天,幼苗一葉一心時移植至穴盤內(nèi),1穴1苗,要求根系舒展,根頸部與基質相平,用50%多菌靈800倍液小水定根,第二天澆透水。
④苗期管理:移苗后保溫保濕4~5天;活棵后苗期適宜晝溫20~28℃、夜溫15~18℃,保持土壤濕潤。定植前7天開始煉苗。
⑤壯苗標準:株高18~24厘米,莖粗0.5~0.6厘米,葉色濃綠,現(xiàn)蕾,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苗齡90~100天。
2. 選地、定植
①選地:選擇保水保肥、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茬為非茄科作物的地塊種植。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千克或餅肥150千克+茄果類復合肥45千克,結合整地翻入土中,做畦,畦寬180厘米,溝深20厘米,溝寬50厘米。定植前7天扣棚蓋膜。
②定植:選晴天上午定植,株行距40厘米×45厘米,每畝定植3000株左右,定植深度與苗坨齊平。
3. 田間管理
①溫度管理:定植后1周內(nèi)不通風或少通風,以促進緩苗。結果前期最低棚溫不得低于12℃。結果期最適晝溫25~30℃,夜溫15~20℃。
②肥水管理:定植后澆透水,活棵后每畝穴施尿素3千克+25%茄果類復合肥15千克,促苗早發(fā)。結果期加強肥水管理,門茄坐住后,每畝穴施尿素3千克+25%茄果類復合肥15千克;每采收2~3批追肥1次,每畝每次在兩株之間穴施25%茄果類復合肥20~30千克。
③整枝:及時整枝,門茄以下留1個分枝,門茄以上保持二叉分枝;適當打掉老葉,以利通風透光。
4. 病蟲害防治
①苗期病害:主要預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綠亨一號(惡霉靈)30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噴施。
②成株期病蟲害:主要有菌核病、紅蜘蛛、茶黃螨等。菌核病用50%撲海因(異菌脲)1000倍液或40%速克靈(腐霉利)500倍液,噴淋茄子莖部和葉部進行防治。紅蜘蛛用掃螨凈(噠螨靈)1000~1500倍液或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噴霧防治。茶黃螨用35%殺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20%螨克(雙甲脒)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5. 采收
及時采收,采收時間以下午為宜。
作者簡介:張燕燕,高級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茄果類蔬菜育種,聯(lián)系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郵編:210042,電話:025-86165506;柏廣利,高級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蔬菜育種及推廣服務,聯(lián)系地址: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郵編: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