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燕
摘要本文介紹了倒簽提單的相關概念和內容,對倒簽提單的法律性質和法律責任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認定。
關鍵詞倒簽提單違約責任侵權責任責任競合
中圖分類號:F7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377-01
倒簽提單,是指注明的裝船日期早于實際裝船日期的提單。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一般規(guī)定了貨物交付裝船的期限,在該期限內未能備妥貨物或未及時裝船的情況下,為了掩蓋違約的事實或為求得與信用證相符而順利結匯,有些賣方在托運貨物時請求承運人作虛假記載倒簽提單日期,在承運人同意的前提下簽發(fā)了此種提單。
倒簽提單對于國際貨物買賣中的買方具有欺詐性,而且不符合我國《海商法》以及《海牙規(guī)則》和《漢堡規(guī)則》的規(guī)定,這種行為損害了航運貿易安全,嚴重擾亂了正常的海運秩序。關于倒簽提單的法律性質,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見。我國的海商立法尚未對倒簽提單的法律責任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要研究一個行為的法律責任,必要先深究其法律性質,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倒簽提單的法律性質。
一、倒簽提單的法律性質分析
目前學界對于倒簽提單的法律性質主要有三種觀點,即違約論、侵權論、責任競合論。
有的學者認為倒簽的提單仍然是有效運輸合同的證明,則承運人與提單的持有人之間有一個有效的運輸合同關系,承運人應當嚴格遵守合同的義務,無論是何種形式的不履行,均構成違約。承運人不按照真實的裝船日期簽發(fā)提單,本身就是對合同的重大違背,所以倒簽提單具有違約的屬性。
也有學者認為倒簽提單行為符合侵權行為構成的四要件:在損害事實方面,造成了遲延交付貨物,由此可能產生貨物的損壞、失鮮減值、錯過銷售旺季、造成市場跌價等客觀存在的損失;在行為的違法性方面,承運人履行的運輸義務之一,就是按實際裝船日期簽發(fā)提單,違背實際情況倒簽提單,該行為對買方已經構成欺騙,所以其行為的違法性是顯而易見的;在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的因果關系方面,市場價格突變和貨物失鮮等損失都是遲延交付可能導致的,如果按時交付貨物,這些損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方面,倒簽提單是在賣方的請求下,由承運人簽發(fā)的,賣方和承運人明知是虛假的,卻基于各自的利益合謀,行為人主觀過錯是明顯的。綜上,有不少學者認為倒簽提單是侵權行為。
責任競合論的觀點認為倒簽提單實際上是違約和侵權的競合,只用違約或只用侵權來解釋倒簽提單行為都是不全面的,倒簽提單行為兼具違約和侵權的雙重性質。因此依照民法責任競合的理論,在并存的不同的法律后果中,裁判上僅取其一而排除其他,當事人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請求權。這種觀點運用責任競合的理論對違約論和侵權論進行調和,有效的化解了這兩種理論的沖突。我國《合同法》第122條對責任競合有明確的規(guī)定,這種觀點日漸為大家所接受。
二、倒簽提單的法律責任分析
由于倒簽提單具有違約與侵權雙重屬性,該行為本身侵犯了兩種法律關系,引起兩種不同的法律責任,因此依照民法責任競合的理論,買方如需追究承運人倒簽提單的責任,便可能產生違約之訴與侵權之訴競合的情況。
關于違約之訴與侵權之訴的關系,許多國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求解決,概括起來有兩種方式:一是禁止受害人選擇不同的請求權提出請求和提起訴訟;二是允許受害人選擇不同的請求權提出請求和提起訴訟。我國即屬于第二類國家。我國《合同法》第122條規(guī)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蔽覈痉▽嵺`中也采用了這種觀點。在發(fā)生倒簽提單案件時,允許受害人在違約之訴和侵權之訴中,擇一起訴。
(一)提起違約之訴的情況
買賣合同中對于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糾紛有明確規(guī)定,如合同的準據法、糾紛解決方式等,根據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應當依合同約定。因此,若海上運輸合同中有約定的,在不違反海商法及有關國際公約的強制性規(guī)定及第三人利益的情況下,也應依合同約定。但在合同沒有約定或在某些特殊合同領域, 在排除意思自治原則的情況下,法律選擇的政策導向是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依“最密切聯系原則”選擇適用的法律。最密切聯系原則是指適用于某一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準據法,應該是與之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違約責任的方式主要有繼續(xù)履行、賠償損失、違約金及其它方式,其中賠償損失應為倒簽提單糾紛案中主要的責任形式。
(二)提起侵權之訴的情況
侵權之訴依傳統(tǒng)原則,應適用侵權行為地法或法院地法,但由于侵權行為日益復雜化和擴大化,對涉外侵權案件的處理已由傳統(tǒng)的單一、固定模式發(fā)展為多層次、多種連接因素的多元模式,給法官以充分的選擇空間,最突出的方式是在侵權沖突糾紛處理中引入 “最密切聯系原則”和“意思自治原則”。在實際的法律適用中,應當考慮上述原則,以利于提高辦案效率和保護受害者。根據我國《民法通則》關于侵權責任方式的規(guī)定,倒簽提單損害賠償的范圍,在僅涉及財產損失的情況下,應限于保證買方恢復原狀,凡由此而支出的費用,賣方及承運人應承擔連帶賠償的責任。
綜上,倒簽的提單仍然是有效的運輸合同證明和物權憑證,倒簽提單應當認為是違約行為與侵權行為的競合,買方就承運人倒簽提單的行為可在違約之訴與侵權之訴中擇一適用,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