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春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在班級管理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實行動態(tài)管理,有效的克服了以往班級管理的弊端,本文就此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完善方法。
關鍵詞高校班級管理和諧方法
中圖分類號:C9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281-02
一、班級管理與和諧校園
一段時間以來,全國范圍內(nèi)正在大力提倡社會和諧,我們身處高校,對此展開了越烈的討論并身體力行,努力創(chuàng)造一片和諧的校園氛圍。而作為校園的一部分——班級,既是安全穩(wěn)定的根基,又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組成部分,班級穩(wěn)定了,學校才能和諧。因此,班級作為和諧的基礎載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梢哉f,校園和班級之間是一種互動關系。和諧校園為班級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圍環(huán)境,而良好的班級建設又為創(chuàng)造安全和諧校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和諧的班級管理對于每一個高校來說都非常重要。加強班級管理,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要把握好其中的每一個要素,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的學習,在和諧的校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
二、班級管理的和諧要素
(一)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
首先,一個師德高尚、知識淵博、教育教學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師,會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業(yè)中,與事業(yè)一起成長、成功,與學生一起提高、升華,這樣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樣。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自尊心,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認可,有時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些問題,更是渴望受到老師善意的批評和諒解,所以老師只有正確引導,不小題大做,更不要去處罰同學,平時對學生多一分關愛少一份訓斥,多一份鼓勵少一些批評。教師的“傳道授業(yè)”才能真正通過學生的“過濾”變成學生自愿的行動。只有在形成這種共鳴的氣氛時,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出現(xiàn)優(yōu)質教學的新局面。其次, 輔導員還扮演著與任課老師不同但又非常重要的角色。輔導員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這就對輔導員提出較高的要求。如果輔導員對學生的情況不了解,又怎么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呢?因此,輔導員在完善班級管理的同時,更是應當把與學生直接交流作為管理的主要方式。努力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的情況,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平時多找學生談心,做到“心中有底”。并通過指導學生和班委開展黨、團支部活動,增強與學生的信任程度,做學生的知心人。只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才能創(chuàng)造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和諧。
(二)班干部與同學之間的和諧
班干部都是由學生選舉產(chǎn)生的,他們中的一些人對班委的職責并不清楚,由于起初抱有不同的目的和愿望,剛上任時情緒高漲,時間一長自然就不愿意再奉獻自己的時間,不愿再付出了,同學們也就會對他們產(chǎn)生失望,兩者的矛盾日益上升。事實上,學生干部是輔導員的參謀和助手,是聯(lián)系輔導員和學生的紐帶和橋梁,同時也是建設和諧班集體,形成良好班風和學風的中堅力量。一名優(yōu)秀的班干部不僅能積極支持和配合輔導員開展工作,還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真正發(fā)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最主要是提高班委的自身素質:⑴要擺正心態(tài),明確目標,增強服務意識;⑵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多為同學考慮,并能與輔導員及時溝通;⑶嚴以律己,在各方面為同學做出表率;⑷加強責任感,能為班級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整個班集體才會團結一心,共同發(fā)展。
(三)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和諧
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上大學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和生活方式,處理問題的方式也千差萬別,因此,同學之間發(fā)生矛盾也在所難免。所以要求輔導員在工作中應努力協(xié)調同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之間求同存異,和諧相處,增強他們之間的適應能力。要創(chuàng)造這種和諧,首先在新生入學初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導和樹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精神,提倡溝通、理解、信任、寬容的班風。其次輔導員要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波動的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把各種矛盾化大為小,化小為零。再次學校可以開設一些關于心理方面的課程,或在班會中組織學生學習相關的書籍,也會起到較好的作用??傊?要形成學習上、生活上互相幫助,形成真正友愛向上的和諧氣氛。
三、班級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
輔導員要在平時多留心觀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確立班級的組織結構,使班級的基本管理形態(tài)形成。當一個人自己做出選擇,才可能真正對這個選擇負責,由于要負責,才會認真理智處事,才會勇敢面對挫折。學生最了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也最有發(fā)言權和針對性,所以發(fā)動學生,自己為班集體制定班規(guī),讓學生不斷對照自己所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來衡量檢測自己、鞭策自己,從而不斷進步。
(二)營造和諧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質文化建設是指教室環(huán)境建設,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包括教師關心。同學的友誼、民主的氣氛、集體的鼓勵等,對同學的成長都是一種積極動力因素。⑴制定班級目標。班級是學生班級,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應使每個學生在班級里找到自己的的位置;班級應有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要讓班級的同學自己管理自己,按照規(guī)定展開各項活動。班級的目標應由班長和全體同學共同制定,使全班在集體榮譽的鼓舞下共同奮斗。⑵樹立爭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建立良好的道德標準。在學生中進行誠信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⑶注重學風和班風的建設,引入健康競爭機制,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學習先機帶動后進,通過參加一些集體性活動來增強班級凝聚力和認同感。
(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這里主要講的就是同學關系,輔導員要通過各種(下轉第297頁)(上接第281頁)形式教育學生: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才能不斷進步。要定期召開主題班會進行教育,班會由學生主持,展開自查自糾,這樣更能讓每個同學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集體責任感。還要定期召開班委會議,對班委的工作責任進一步明確,指導他們使班級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在學生中起到應有的作用。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平時的各項工作中,無論學生之間涉及什么問題,關系到誰,都要一視同仁。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調節(jié)好學生之間的關系。
(四)對學生要進行成功的引導
成功的控制的前提是事先的計劃,教學工作本身就是一項有計劃的,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的工作,這就決定了通過班級管理工作對班級,以及學生個人行為控制的必要性。為了達到班級管理規(guī)范有序的目標,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和能力條件制定相應的目標、事前標準和合適的計劃。根據(jù)目標、事前標準和計劃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偏差進行調整,引導和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一方面提高效率,注意勞逸結合,組織踢毽子比賽,跳繩比賽等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另一方面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以“班級楷?!?、“班級風采”為主題的各項活動,使師生的關系更為融洽,提高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外,更重要的控制是對學生的評價,評價的過程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我有考試成績和德育成績兩個評價體系,考試成績是硬指標,決不含糊;其次,評價的過程要客觀公正,不能摻雜個人色彩,評價要根據(jù)事前標準和事后標準,做到有效反饋。有效的評價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勵作用,統(tǒng)考成績的激勵作用對學生最有效,優(yōu)異的成績將堅定他們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的信心。
(五)正確處理工作中的嚴與寬
輔導員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對他們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在平時老師與學生交往中,作為老師應主動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地位,盡量在學生之間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氣氛。學生在平時犯些誤是正常的,必要時寬容也是工作的手段,也利于錯誤的糾正,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師生溝通。但要寬嚴適度,否則適得其反。學生只有對輔導員有了親切感,才能聽從教育,支持老師的工作,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六)注重調整同學的共性和個性
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的同時,也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個人的風格特征;既要具備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又能顯示自己的一技之長。在班級里應該有校園級的“歌手、演說家、藝術家”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和幫助,需要輔導員要有一雙慧眼,挖掘出學生自身的潛力,并且能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有效的指導。各高等院校要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規(guī)劃每一個人的行為,美化每一個人的心靈,從而提升每一個人的品質,促進學生物質和精神的成長,同時張揚每一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體和群體的和諧發(fā)展,并最終促進學院的和諧發(fā)展。
綜合上述,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將更加規(guī)范有序,也將按照既定的發(fā)展目標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階段,我們的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發(fā)奮學習,必將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