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患者都能通過手術達到治療的目的。對惡性腫瘤患者來說,選擇積極治療是正確的,但選擇與“瘤”共存有時也是正確的。
晚期腫瘤病人可與“瘤”和平相處
秦女士與肺癌已經(jīng)共同生存了三年多了。
2005年,秦女士被診斷患肺癌晚期,根據(jù)當時病情,不僅不適合做手術,而且放、化療的效果也不明顯。在這樣情況下,醫(yī)生建議秦女士采用與“瘤”共存的治療方法。就是服用腫瘤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對肺癌細胞進行控制,達到腫瘤不長大、不轉移、不擴散的不進展狀態(tài),同時機體仍然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換句話說,就是讓肺癌“安分”地在秦女士體內生存,使秦女士的身體與腫瘤之間處于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而秦女士的身體也處于一種良好狀態(tài)。
對于晚期腫瘤病人和不能耐受手術的年老體弱患者,選擇對腫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治療方法,雖然達不到根治腫瘤的目的,但卻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病人的生命。
這樣的治療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容忍腫瘤在體內與病人共同生存,說實話,不少人對腫瘤還沒有那么“信任”。
治療腫瘤講究綜合治療
由于對腫瘤治療不了解,不少人認為,得了惡性腫瘤后“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他們認為手術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在這里我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惡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分期、轉移情況、基因突變情況等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治療策略和手段也應該是不同的:惡性腫瘤早期通過根治性手術可能獲得治愈,手術切除徹底的惡性腫瘤患者通過免疫治療有可能獲得治愈,但臨床上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就診時都已經(jīng)是中晚期了。對于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應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狀況,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和措施,也就是所謂的綜合性治療或者說是系統(tǒng)性治療,當然各種治療方法也是相輔相成的。
對初期沒有發(fā)生轉移的腫瘤而言,手術的確是根治腫瘤的最好方法,如果腫瘤已經(jīng)在病人的體內發(fā)生了轉移,此時進行手術就已經(jīng)起不到根治作用了。比如像小細胞肺癌病人并不適合手術,因為該型肺癌的惡性度比較高,在病人體內散播速度快,大多數(shù)的病人在發(fā)病的時候,癌細胞就已經(jīng)開始了全身擴散,手術的意義已經(jīng)不大了。還有像白血病、骨髓瘤等非實體瘤以及淋巴瘤、甲狀腺未分化癌、炎性乳腺癌等腫瘤也不適合手術治療。
腫瘤如何手術有據(jù)可依
惡性腫瘤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晚期腫瘤病人不適合采用手術治療,因為治療效果不好,如果勉強進行手術,只會使病患更加虛弱,從而直接影響到病患的后續(xù)治療。
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醫(yī)生首先要確定的是,病人是否真的得了腫瘤,得了什么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在做了最基本的診斷后,就可以進行病人腫瘤期別的界定,在學術界,腫瘤被分為早期和進展期兩個階段,而在治療中,根據(jù)腫瘤的大小、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腫瘤有無遠處轉移等因素,將腫瘤時期劃分得比較細,一般分為四個時期,即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其中Ⅲb期及以上的級別腫瘤就稱之晚期腫瘤,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腫瘤晚期。達到Ⅲb期和Ⅳ期的惡性腫瘤病患,是不適宜進行手術治療的,但經(jīng)過其他方式的治療后,有了明顯的治療效果,并讓腫瘤減期到Ⅲa期以下,此時病患就有可能進行手術治療,達到徹底根治腫瘤的目的。
醫(yī)生將病人腫瘤期別、腫瘤性質、腫瘤特征以及病人的患病狀況等信息進行綜合整理后,最后制訂出適合病人的最佳治療方案。
除了手術治療,免疫治療也可以根治腫瘤,但進行免疫治療也是需要一定前提的。腫瘤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提高病人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徹底根治腫瘤的目的。這種治療方法不可能單獨進行,只能作為腫瘤治療的綜合措施之一,需要“聯(lián)手”其他治療方法,如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才能發(fā)揮出治療腫瘤的效用。最常見的如黑色素癌、腎癌等腫瘤,就可以采取手術切除加上免疫治療進行系統(tǒng)性治療,以獲得根治腫瘤的機會。
摘自《城市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