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朝輝
[摘要]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到一定時期,在主觀和客觀的雙重作用下所產生的,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背離時的情緒和行為意向。逆反心理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其不利的一面,處理得不好對其成長有很大的負作用,處理得好對其成長有促進作用。教育者對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要有正確的認識,切忌一把抹殺,而是應該有效處理,加強引導,讓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 中學生 逆反心理 原因 逆反情緒 矯正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到一定時期,在主觀和客觀的雙重作用下所產生的,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背離時的情緒和行為意向。這個時期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時期,引導的好壞,直接影響其發(fā)展,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應根據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高度重視這個時期的教育疏導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確引導他們渡過這個“危險期”,使之朝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一、中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受主體和客體的影響,具體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體身心發(fā)展到了一定時期,思維逐漸成熟,具有較強的行為能力和自立能力,期望自身獨立,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思維,是有一定的成長過程的必然產生。
二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過程中,教育方法上忽視了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出現(xiàn)了教育過程的偏激性。這種偏激性產生的原因主要由教育方法簡單,教育期望值過高,教育缺少親情,沒有平等地位,溝通渠道不暢通等原因產生,具有一定的教育過程的失誤性。
三是外界思維的影響。青少年發(fā)展到一定時期,和外界的交往多了,形成了一個思維群體,交往中不斷傾訴內心壓抑,交流其思維,因為關系密切,位置平等,因此無所不談。同時因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希望得到理解,使得交往心理和傾訴心情更加迫切,因為認知水平基本相同,并且均具有一定的叛逆思維,從而互相影響,形成更多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一致的意識,并在行動上有所表現(xiàn)。
四是弱勢地位的反叛。一部分學生因家庭或自身原因長期處于弱勢地位,主要有家庭經濟狀況差,家庭社會地位低,殘缺家庭,個人身體素質相對較差,個人學習能力較差,個人學習成績較差,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或長期受到他人冷嘲熱諷,自尊心受到傷害。因為長期處于弱勢地位,積累著壓抑的情緒,他需要發(fā)泄,需要尋找平衡,從而出現(xiàn)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
二、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矯正
正確引導青少年渡過心理“危險期”,使之健康成長,是我們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責任,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在矯正中要根據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要求,注意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又要講究方法,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1.親情是逆反心理矯正的良藥
在家庭教育中,小孩越大越不愿意跟父母在一起,有話也不愿和父母交流。在學校也存在不少學生的心理話不愿跟教師講的問題,其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孩子大了,他(或她)有自己的思維,另一方面他們和父母的感情(或跟教師)在淡化,更有甚者,他們認為朋友比自己的父母(或教師)要親,更可靠,他們寧愿信賴朋友,而不愿信賴父母(或教師),這種信賴危機,實質上是一種親情危機。心靈交流首先必須要心靈相通,沒有親情,沒有信賴,是不可能有真情流露的,因此作為家長(或教師)必須要愛小孩,讓他真切地感受到愛的存在,愛的可靠,愛的可貴,讓愛去感動他,融化他的心靈,使他敞開心扉。
2.要求適度是減少叛逆心理的重要方面
不少逆反心理、逆反情緒的產生與家庭對孩子的要求,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有關,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學?!巴刹拧?。于是“高標準”、“高要求”,將孩子(或學生)置身于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狀況之下,不少孩子因高度身心疲勞,而承受不了壓力,或因不是“這塊料”而跟不上,自暴自棄。久而久之,他們產生對家庭、對學校不滿,進而反抗,形成高壓力下的逆反心理。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提出適合他們的要求,讓他們能跳起來摘桃子,不能順手摘桃子,更不能彎腰摘桃子,讓他們在強動機、濃興趣、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學有所成。
3.以理服人是矯正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
學生(或孩子)的逆反心理或逆反情緒,不少是強壓下產生的。教師或父母受幾千年中國封建之文化的影響,要求學生服從教師,孩子服從家長,不服從就意味著反叛。很多家庭(或學校)是家長說了算(或教師說了算),缺少一種和諧的氣氛,導致孩子(或學生)心存不滿,久而久之產生一種反叛的情緒,口頭上服從而心理卻不服,有自己的想法。對于青少年,教育者應該以理服人,解開他們心理的疙瘩,只要心理順了,就能減少逆反情緒的產生。
4.平等相處是減少逆反情緒的基礎
逆反心理、逆反情緒的產生,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心理所受的委屈,他們的一些不同想法無法傾訴和交流溝通。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與學生平等相處,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他們的心里話就會跟我們講,他們的委屈就會向我們傾訴,那么,我們就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的心理想法,妥善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三、正確對待中學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其不利的一面,處理得不好對其成長有很大的負作用,處理得好對其成長有促進作用。在逆反心理產生的過程中,中學生的逆向思維在不斷形成,如果教育者能正確引導,肯定他們的求異思維,對培養(yǎng)中學生的逆向思維,培養(yǎng)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教育者對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要有正確的認識,切忌一把抹殺,而是應該有效處理,加強正確引導,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