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一代科學巨擘、愛國典范錢學森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光輝、傳奇的98年人生路。11月6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與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這位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
11月1日下午,錢學森家鄉(xiāng)的親友和民眾在浙江日報新聞大樓三樓會議室舉行追思會,沉痛悼念和緬懷這位科學巨匠。
同日,在錢學森的故居杭州方谷園2號,鄉(xiāng)親們設立了莊嚴肅穆的靈堂,供家鄉(xiāng)人民虔敬吊唁。這位科學偉人學習、生活過的北京、上海、杭州以及全國人民都以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語言贊美這位“中國航天之父”的豐功偉績。
錢學森是杭州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為吳越王錢镠的第33世孫,三歲時離開故鄉(xiāng)杭州赴京,先后入北師大附中、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1935年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轉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28歲就成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并進而奠定了他在力學和噴氣推進領域的領先地位,被譽為“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的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
但是,具有熾熱愛國情懷的錢學森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1950年,錢學森約見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宣布他已決定立即返回祖國。金波爾明白,錢學森是位不可多得的火箭奇才,豈肯將這位杰出專家拱手送回中國。他私下說:“我寧愿槍斃他,也不想放他回國。無論在什么地方,錢學森都抵得上五個師?!?/p>
為此,錢學森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拘捕,遭受無理羈留達5年之久。
1954年4月,在日內瓦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與美國代表團負責人亞·約翰遜就平民回國問題進行了初步接觸。王炳南特別指出,美國正在阻撓許多旅居美國的中國人返回中國,其中包括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約翰遜進行了辯解推托。
1955年6月的一天,錢夫人蔣英突然計上心來,夫婦倆帶著兒女逛街,巧妙避開了特務的跟蹤,溜進了一家咖啡館。利用蔣英逗孩子玩的機會,錢學森撕開一個香煙盒當信紙,用中文寫道:“阻礙歸國禁令已于4月被取消,然我仍身陷囹圄,還鄉(xiāng)報國之夢難圓……懇請祖國助我還鄉(xiāng)……”這封信寄往比利時蔣英的妹妹,并轉父親的世交陳叔通,陳立即轉呈周恩來總理??偫砼氖址Q好:“這下,我們可以向他們要人了。”
周恩來當即召見即將返回日內瓦參加大使級會議的王炳南,當面把錢學森的信交給他,說:“這是一個鐵證。你要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爭取使錢學森早日回國?!?/p>
1955年8月1日,王炳南在會上出示了錢學森的信,約翰遜無言以對。4天后,美方才正式通知錢學森夫婦,準許他們回國。從此,錢學森邁上了厥功至偉的祖國科學事業(yè)之路,并最終成為舉國人民敬仰的“中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元勛”“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2009年9月,錢學森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錢學森具有偉大的人格魅力。他一生恪守原則:不接受吃請;不參加任何應景活動;不參加任何成果鑒定會;不為他人寫序,不題詞,不接受任何禮品;不寫回憶錄。1980年,《浙江日報》開辟“寄語故鄉(xiāng)”專欄,筆者曾登門訪請許多在京的浙籍名人撰稿。胡愈之、夏衍、錢三強、金善寶、常書鴻的約稿都先后寄到了,惟獨錢學森的約稿沒有得到。現在明白了,原來不寫回憶錄是他畢生恪守的一項原則,他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發(fā)展科學和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yè)中去了。
在北京八寶山舉行的告別會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向錢學森同志遺體三鞠躬之后,握手慰問的第一位錢老家屬是白發(fā)皤然的錢學森夫人蔣英。蔣英是近代兵學泰斗、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三女兒。蔣、錢兩家是世交,蔣百里與錢學森父親錢均夫都是浙江人,而且是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同窗,又都留學日本。后蔣百里出任保定軍官學校首任校長,培養(yǎng)了大批將帥;錢均夫出任杭州一中校長,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蔣百里與左梅夫人生有5個女兒,錢均夫與夫人章蘭娟生下獨子錢學森。錢均夫希望有個女兒,央求蔣百里夫婦將天真、漂亮的三女兒蔣英過繼錢家。于是,蔣英改名“錢學英”,從此與年長9歲的錢學森青梅竹馬。過了一段時間,蔣百里夫婦思念三女兒,提出帶她回家,錢均夫要求:“你們這個老三,聰明伶俐,將來得給我當兒媳?!笔Y百里夫婦滿口答應:“好啊,我們贊成?!?/p>
1935年,23歲的錢學森出國留學前夕,蔣英隨父母到錢家送行,并送一本唐詩給未來的夫婿。錢學森把它作為珍貴禮物帶到了美國。后來,錢學森成了世界著名科學家,蔣英留學歐洲10年,也成了一位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1947年,錢學森回到闊別12年的上海看望父母,并在國際飯店二樓大廳與蔣英舉行了婚禮。這一年,錢學森36歲,蔣英27歲。從此,伉儷恩愛,相依相伴走過了輝煌而又波瀾壯闊的62年。
錢學森,愛國與道德的典范,無與倫比的優(yōu)秀科學家,國家和民族的功臣,將永遠活在全國人民的心中,活在故鄉(xiāng)杭州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