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興武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學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從五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實施體育科學化管理,最后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以促進中學體育教學管理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 科學化 體育管理
體育教育是指“傳授體育知識、技能,鍛煉身體,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一種教育。也有人從狹義上認為體育教育就是身體教育。身體教育和體育教育在文字表述上有區(qū)別,但內涵是一致的,都是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敝袑W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的體育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加強其體育管理的分析和探索,可以為大力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水平,切實增強學校體育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有力推進學校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
中學體育教學管理工作是指在學校管理總體框架內制定的指導和組織該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工作,其主要功能是對決策和協(xié)調各方面活動進行組織和控制,以保證預定目標的實現(xiàn)。其體育管理內容涉及組織和管理學校學生體育競賽活動及日常體育鍛煉、評定學生體育工作、對學校體育文化建設進行管理、體育場館設施的管理和維護,以及體育經費的管理等五個方面。
一、中學體育競賽活動及日常體育鍛煉的管理
該項管理內容主要指組織學校學生參與各項競賽性體育活動,進行日常體育鍛煉和身體娛樂,包括了學校學生體育競賽及日常體育活動計劃的制定審批,各項體育競賽和日常體育活動文件的制定、貫徹與實施,以及基層如裁判員、指導員的培養(yǎng)。組織學生體育運動隊,參與本市及省內的大型賽事,如學校體育運動會、本市體育運動會等,甚至選拔和組織體育運動骨干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類體育比賽,如全運會、省運會等。
二、中學體育工作評定的管理
目標管理是現(xiàn)階段國內中學廣泛采用的一種管理程序。在此程序下,上級部門與下屬部門聯(lián)合設定組織共同目標并確定了每一個人對預期成果的責任范圍,因此這種管理程序能夠充分發(fā)揮學校教師和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種全方位的管理,可以取得全面的管理效果。工作評定是進行目標管理的主要工具,即當預定目標實施期限結束時大規(guī)模開展評定成果活動,借以總結成績,鼓勵先進,同時發(fā)現(xiàn)差距和問題,為更好地開展下一輪的目標管理打好基礎。作為學校目標管理工作評定的組成部分,中學體育教學工作評定是檢查衡量學校學生體育發(fā)展水平的重要工作。
其學生體育工作評定的管理內容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1)組織領導的評定;(2)體育活動的評定;(3)隊伍建設的評定;(4)體育場地設施的評定;(5)經費保障的評定。
三、中學體育文化建設的管理
影響現(xiàn)代學校生存和發(fā)展主要有物質與文化兩個因素。學校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來源于學校所擁有的戰(zhàn)略性資源和培育的核心競爭力,其中核心競爭力通??砂▽W校的教學技術、管理能力和學校文化,優(yōu)秀的學校文化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曾經說過:“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體育對廣大學生而言具有滿足娛樂、健身、身心發(fā)展需求的功能。因此,中學體育的科學管理是形成優(yōu)秀學校文化的重要依托。體育活動應作為塑造學校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來規(guī)劃發(fā)展,對其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是學校文化管理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內容。
四、中學體育場館設施的管理
足夠的活動場地和運動器材是體育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學校擁有體育館,游泳池、練習館,標準場地,標準體育場,標準足球場地,籃球場地,小型體育場,健身房,活動中心等體育場館設施。隨著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中學的體育管理部門對體育場館設施的管理思路開始立足于對其多種功能的充分利用,逐漸做到比賽與訓練相結合、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結合;在建設布局上,也改變了競技體育設施封閉管理的固定模式,對體育運動場地和設施的布局進行調整,為其多功能利用創(chuàng)造條件。
五、中學體育經費的管理
體育經費是指用于發(fā)展體育事業(yè)的專項人力和物力的貨幣表現(xiàn),按其使用性質分為:體育賽事投資和體育基本建設投資,其管理主要包括:資金籌措與管理,成本費用測算與控制,預算的編制與監(jiān)控等三個方面。體育經費的科學管理是中學體育實施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在競爭激烈的新時期,每年初學校體育管理部門都應提交當年的體育經費,學校要能從全局出發(fā),規(guī)劃資源的配置,有利于對學生體育的責任和義務形成明確的規(guī)定,使中學體育圍繞學校的定位和布局運轉;同時又能按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并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基本能保證“年有計劃、月有安排”。
六、對于中學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在課程教學和業(yè)余訓練上研究相對較多,對課外體育活動研究相對較少,應盡快改變這種現(xiàn)象,加強對課外體育工作的研究,促進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盡快健康有序地向前發(fā)展。
(2)強化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使學生明確體育運動在培養(yǎng)人的過程中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從而養(yǎng)成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3)加強課外體育活動組織領導,構建科學合理的課外體育活動運行網絡。
(4)變封閉式管理為開放式管理,充分發(fā)揮學生各團隊的作用,形成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新局面。
(5)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課外體育活動運行機制,向有償化的方向發(fā)展。
(6)增加對體育資金的投入,改善學校體育設施狀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動條件,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加入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來。
(7)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利用社會資源,是加速學校體育事業(yè)盡快發(fā)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七、結語
新的世紀要求中學體育管理工作應有新的觀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管理制度與體系, 以更加有效、民主、靈活的形式來處理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突破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 以增加集體的凝聚力, 才能把學校的體育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實現(xiàn)高效體育管理模式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孫漢超, 等, 體育管理學[M].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6
[2]楊文士, 等, 管理學原則(第 1 版) [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4, 11
[3]劉大椿,劉勁揚. 創(chuàng)新是科學發(fā)展的保證[J] .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