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文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鐵路對新入路的復退軍人實行崗前專業(yè)學歷培訓,每年各鐵路局都有數以千計經過培訓的復退軍人走上各工作崗位。另外,根據國家對復退軍人就業(yè)的有關規(guī)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復退軍人仍然是鐵路新職工的主要來源,并且經過新老職工的自然更替,復退軍人將成為鐵路職工隊伍的主要構成。因此,他們素質能力的高低將關乎整個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將關乎鐵路未來的發(fā)展,如何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提高培訓質量是鐵路企業(yè)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凡是接觸過復退軍人培訓工作的人都會感覺到這項工作比較難——學生難管、老師難教。究其原因,我認為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復退軍人作為一個特殊的培訓群體,根據國家和鐵路的有關規(guī)定,是先就業(yè)后學習,其學習的好壞不會影響其最終的就業(yè)。因此,其沒有必須學習的壓力。
2、復退軍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在學校期間就學習不好、升學無望,有的還是假學歷、假年齡。因此,其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弱。
3、復退軍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鐵路職工的子弟,與鐵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其父輩對鐵路是技術含量低、熟練工種的認識也同樣影響著他們,學不學都照樣干鐵路的觀念在他們頭腦中已經形成。因此,其沒有必須學習的認識。
沒有了學習的壓力和認識,就沒有學習的動機和動力,再加上學習能力不足,自然在復退軍人中彌漫著很濃的厭學情緒。如何破解這個難題?我認為,一方面要抓緊進行復退軍人學習上崗機制的創(chuàng)新,打破學不學都一樣,學好學壞都一樣的局面,使其感覺到只有認真學習才有希望;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引導教育轉變他們對鐵路的認識,樹立起學不好沒技術就干不了鐵路的觀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實際上,既然進入了鐵路行業(yè),他們還是很愿意了解鐵路,更希望了解自己未來的工作。通常,人們獲得對某事物的正確認識,是基于對該事物全面的了解。要消除他們對鐵路工作的偏見,首先要讓他們全面的了解鐵路?!惰F道概論》作為鐵路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鐵路運輸業(yè)、鐵路基本知識與基本原理。尤其是新版的《鐵道概論》針對當前鐵路各項技術的全面進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以及新標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采用和我國鐵路的發(fā)展趨勢,在原基礎上突出高速鐵路、重載運輸和現代化運輸管理等鐵路最新技術成果、最新發(fā)展趨勢。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可建立鐵路運輸整體概念;掌握鐵路運營體制,樹立鐵路全局觀念;了解鐵路各專業(yè)之間的關系,確定本專業(yè)在整個鐵路運輸業(y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如果能教好學好這門課,有利于他們重新認識鐵路和評價自己,真正感到自身能力與鐵路工作要求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不努力學習、掌握技術就干不了鐵路。
《鐵道概論》是門看似簡單,一般學鐵路的都學過,而真正要講好并不容易。因此,要求這門課的主講教師必須具備以下三方面條件:
1、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要對鐵路運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有過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了解鐵路的歷史,有著現代交通運輸業(yè)的概念,掌握鐵路六次提速以來出現的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熟悉鐵路的運營體制,知道鐵路的經營現狀及未來的發(fā)展建設。
2、有足夠的現場經歷。要熟悉運輸現場的生產過程,清楚各工種的崗位設置情況、工作內容和要求,掌握鐵路提速以來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在現場的運用情況,以及新的運輸經營管理模式下的現場情況,如生產崗位的變化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及規(guī)章的等方面的變化。特別是各崗位對從業(yè)人員提出的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新要求。
3、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做到因材施教。能熟練地運用各種教學工具如錄像、課件、多媒體等,使教學形式豐富多彩。能主動地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講授、討論、實習等,制定出適合學生情況的教學方案。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復退軍人學習無動力、學習能力差的特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激發(fā)學員的學習意愿。復退軍人作為成年人,其學習并非出于愛好,而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應有意識地引導他們認真地審視鐵路和自己,使他們切實地體會到工作需要與自身能力間的差距,從而樹立起不學不行的觀念。如在介紹鐵路發(fā)展歷史、我國和諧鐵路建設時,可以組織他們觀看有關國內外鐵路發(fā)展方面的錄像,觀看前教師做好提示、引導,觀看后組織分組討論,寫出、談出感想。可以組織他們辦專題展覽,如我國機車的發(fā)展,經歷蒸汽、內燃、電力、動車組四個階段,讓他們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安排展覽??梢酝ㄟ^家長會,選取幾位有代表性的家長,如操縱過蒸汽、內燃、電力、動車組的幾代火車司機,讓他們?yōu)閷W員談談對鐵路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2、增加課程的吸引力。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要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鐵路的各種設備和作業(yè)對學員來說都是陌生的,如何在他們頭腦中建立起對這些事物的概念,就因設法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這些事物。通過實物圖片的展示,讓學員了解設備的外觀和結構;通過作業(yè)錄像的放映,讓學員了解作業(yè)的步驟和過程;通過動畫效果的制作,讓學員了解設備內外部動作過程和作業(yè)間的聯(lián)系;通過教學模具的使用,讓學員進一步認識設備和作業(yè)。
3、給予學員參與的機會。以學員為主體,讓他們參與其中,變被動聽講為主動吸收,是任何一項教學活動應堅持的原則?,F代教育認為,人的學習是不斷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其中發(fā)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圖片、錄像等手段展示鐵路的設備和作業(yè),加強學員與鐵路的接觸,帶領他們進入學習鐵路的環(huán)境;通過現場實習、設備模擬操縱、作業(yè)虛擬仿真,讓學員親身體驗鐵路的設備和作業(yè),引導他們發(fā)現存在的問題;通過查找書本、尋找網絡、相互交流、分組討論、教師解答等方式,使學員最終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者單位:上海鐵路局徐州職工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