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香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后期最為杰出的詩人。他在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創(chuàng)造性地豐富了詩的抒情藝術。最能表現(xiàn)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堪稱典型,詩以“無題”命篇,是李商隱的創(chuàng)造。這類詩作并非成于一時一地,多數(shù)描寫愛情,其內(nèi)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shù)念}目表現(xiàn),所以命為“無題”。下面這首《無題》,大家就是把它視為抒寫愛情的名作去欣賞的: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辭藻華麗,五光十色,撩人眼目,并且思想深邃,耐人尋味,但他的詩歌內(nèi)容隱晦費解,無怪金代詩人元好問說:“詩家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笔拙洹跋嘁姇r難別亦難”只一步就把讀者領入“多情自古傷離別”的黯然銷魂的悲劇氛圍,兩個難字復沓,但質(zhì)地迥異,前者難在相見的客觀上的重重障礙難以排除,后者“難”在相見時主觀上的依依眷戀,也正由于相見時難,故相別更難,后者尤為沉重!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jīng)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xiàn),因重復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lián)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這樣的纏綿情態(tài),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懷如此,恰又面對著暮春景物,當然更使她悲懷難遣。暮春時節(jié),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chuàng)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huán)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兩句,顯而易見“絲”即是“思”的諧音。這種詮釋古代早已有之。像“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前絲斷纏綿,意欲結交情”(《子夜歌》南朝民歌)就都是這種解釋,都把愛情中的思戀之情形象地寫出。是的,多桀的仕途,政治上的排擠,身世的飄零,失意與凄美的愛情,給他帶來多少心靈創(chuàng)傷??粗灳鏆堉粩嗤碌?多像離人的淚啊!然而無助的愛情,刻骨銘心的相思正如這蠟燭只有化為灰燼,才能結束一切的痛苦,才能宣稱淚已流干,就如林黛玉淚盡人亡?!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詩中主人公愛的誓詞,蠟炬是男主人公的化身,他赤誠火熱,要為愛情燃燒自己的生命,春蠶是女主人公的自比,雖柔弱,但情思繾綣,為愛情至此不渝,“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質(zhì)樸地道出了愛情與生命共存亡的頑強意志。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nèi)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象對方?!霸启W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fā)脫落,容顏憔悴,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于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xiàn);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這種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xiàn)著痛苦而執(zhí)著的心曲?!耙挂鳌本涫峭萍杭叭?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他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fā)感到環(huán)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更趨暗淡。月下的色調(diào)是冷色調(diào),“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皯弊质谴Ф?、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于對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動,體現(xiàn)了她對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边@兩句詩是男女主人公臨別之前的相互叮囑,真是字字含情,聲聲載愛,男主人公唯恐戀人由于過度思念自己而青絲染秋霜,其實他憂慮的豈止只是“云鬢改”呢,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心上人能永葆青春,快樂常在呀。而女主人公則唯恐戀人由于給自己吟詩寄情而相思成疾,叮囑愛人注重身體。這兩句詩不僅表明了這對戀人的體貼入微,更證明了雙方相互了解、相互信賴。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于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nèi)容。
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xiàn)。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jīng)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xù)下去?!芭钌酱巳o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帶有夢幻般的神話色彩。句中的“無多路”,可作“沒有多遠的路”或“沒有別的什么路”來理解,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詩人卻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鳥”來探聽消息,可見他們的相見是多么的難!以此回扣“相見時難”,也更進一步突顯出“別亦難”,這樣就使得全詩首尾圓合、渾然一體了。
(大城縣王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