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27期
《新民周刊》
香港書展:暢行20年的秘密
2009年香港書展提出了“多元與創(chuàng)意”的主題。這一主題,恰恰暗合了香港書展20年發(fā)展的內在基因。今年的香港書展,展出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500家參展商的書刊,舉行了200多項文化活動,參觀人數(shù)超過90萬。
2009年第25期
《中國新聞周刊》
季羨林離世:丟開“國學大師”的聲名紛擾
季羨林這樣不追名逐利、滿懷愛和責任感的人原本是一個群體現(xiàn)象,而如今卻成了孤零零的個體現(xiàn)象。這背后隱藏著社會在精神、道德和人文情懷方面的貧乏和蒼白。季先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皓首窮經于與公眾相距遙遠的偏僻學問,“窮經”至晚年,則進入“達”的境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走出書齋,進入公眾視野?!凹玖w林熱”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是公眾渴望大師的出現(xiàn),時代需要一個須仰視才能看得見的文化符號。
2009年第21期
《南都周刊》
多所高校安裝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
論文剽竊丑聞頻頻見于報端?,F(xiàn)在,一套名為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在各大高校悄然現(xiàn)身。這個“反抄襲”系統(tǒng)是世界首個用全文文獻為比對資源來檢測學術不端行為的系統(tǒng),耗時三年,在2008年12月底研制成功。
2009年第30期
《瞭望東方周刊》
民族團結教育新教科書9月啟用
民族團結教育課程被列為我國地方課程的重要專項教育,納入小學階段考查、中高考及中職學校畢業(yè)考試范圍,試題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數(shù)的15%。新教科書由教育部和國家民委組織統(tǒng)一編寫,而且需要經過教育部的審查。
2009年第14期
《南風窗》
中國“黑客”培訓學校調查
龐大的現(xiàn)實利益早已擊潰了互聯(lián)網世界的道德底線?!靶茇垷恪卑讣氖甲髻刚呃羁【褪莻€極其典型的新一代“黑客”。中國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已經使網絡安全人才匱乏到相當嚴重的地步,人才的培育至少滯后于社會需求5到10年,職業(yè)培訓將彌補這個社會缺漏?!昂诳汀迸嘤枌W校主要開設四項課程:編程、網絡安全、電腦技術、“網上賺錢”。很多人對“黑客”培訓學校的未來抱有樂觀態(tài)度,這些學校也將致力于打造受人尊敬的網絡安全培訓基地。
2009年第7期
《中國改革》
中國教育體制亟待改革:由行政壟斷轉向自由教育
在談到教育改革時,不妨借鑒上世紀80年代的經驗。當時的體制改革模式是經濟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并駕齊驅,中央同時頒發(fā)了三個體制改革的“決定”,而不是經濟體制改革一枝獨秀。這是非常有遠見的。
(責任編輯 鄧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