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建平等
生:老師!
師:什么事讓你這么氣呼呼的?
生:他們根本不聽你的話,又叫我綽號了!
師:誰呀?
生:癩蛤蟆、水泡眼,還有大頭!
真是“人生煩惱識字始”呀!
剛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為我們?nèi)『昧嗣?有大名也有小名。大名,無論是雅是俗,都寄托著父母的祝福和期望;小名,不管怎么叫怎么聽,都透著一股子親昵與可愛。我們就渾渾噩噩地接受了這個代號,快快樂樂地成長了。
后來,我們學會了說話,學會了寫字,進了學校讀書……這時候許多人開始有了新的“名字”——綽號!于是,煩惱開始了,故事也開始了……
綽號“考古記”
“你有綽號嗎?”
不一會兒,校園記者們已經(jīng)搜集到了好幾籮筐綽號,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有些仔細想想還能猜出它的來源,有些則絕對能讓不熟悉情況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經(jīng)過一番“考古”研究,大家逐漸摸出了一點綽號生成的規(guī)律。
源于姓名
據(jù)說現(xiàn)在大人們給孩子起名字已經(jīng)很小心了,生怕以后會衍生出什么難聽的綽號來。但再怎么小心也架不住“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姓名還是成了綽號的第一大來源。例如,張雨被叫做“八爪”(章魚嘛),黃佳成了“芥菜”(因為在當?shù)胤窖岳?“佳”和“芥”都念ga,這叫地方風味),名叫“珍珍”的綽號是“假假”(這是什么修辭手法?)……
不光是中文名。Jeff硬是被同學們叫成了“姐夫”,也不管人家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樂意不樂意。
字形里也能出綽號。例如一位同學名字里有個“翔”,結(jié)果被拆成了“羊習習”,后來受那部著名動畫片影響,又變成了“喜羊羊”!
[實例一]
我姓費,于是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成了“狒狒”,緊接著“猴子”啊“猩猩”啊之類的都來了。令我無語的是,靈長類動物總能跟我們的學習扯上關(guān)系:英語課提及美國大片,科學課講解進化論,歷史課介紹古猿分布……于是,一大片綽號又微笑著朝我飛來了。據(jù)統(tǒng)計,我是我們班綽號最多的人。而最令我頭痛的,莫過于擁有靈長類綽號的同胞為數(shù)眾多,每當有人在操場上大聲呼喚“金剛”時,轉(zhuǎn)過去的頭不是一顆兩顆……
[實例二]
我叫劉夢桃,挺好的一個名字吧,可是……有一天在上學路上,有位同學在后面叫我:“劉夢桃!”我一回頭,看到他旁邊的一個人問他:“水蜜桃?她的名字真奇怪!”我暈!從此我有了第一個綽號。又有一次,我坐車去上劍橋英語,車上的人可真多啊,忽然聽到:“劉夢桃,來坐我這兒!”我連忙擠過去,這時,旁邊又一個人大驚小怪:“什么?你叫牛皮糖?”唉,第二個綽號!最近,我們班又刮起一陣根據(jù)名字的讀音來起綽號的風,比如董秀秀叫“董QQ”,劉昊天叫“劉海鮮”等。有一天,董QQ湊到我跟前念叨起來:“劉夢桃,劉夢桃,劉……面條!”她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向全班宣布:“劉夢桃的綽號就叫劉——面——條!”
源于行為性格
很多時候,性格決定行為,然后再決定綽號?!八浴钡膼酆檬鞘裁?一看便知;“小辣椒”的脾氣肯定有點火暴,發(fā)點小飆是免不了的;“陳景潤”如果不是數(shù)學天才就是經(jīng)常走路撞到樹……
有的綽號初看起來不解其意,如果對該綽號的主人多些了解,你就會撫掌大笑:傳神,太傳神了!因為它簡直就是該主人公行為和性格的最精辟概括嘛。
[實例一]
我這個人吧,說得好聽點叫熱情,說得難聽點叫多事,特想幫助別人,常常愛心泛濫。有人調(diào)侃我:你怎么這么像居委會大媽呀!因此,我便有了綽號“大媽”。這個綽號伴隨我從小長到大,雖然身邊的同學換過好多,學校也換了幾所,但是這個綽號一直如影隨形,直到初中畢業(yè)。
[實例二]
睡在我上鋪的那個兄弟,內(nèi)向,喜歡一個人呆著,下課回到寢室就爬上床做自己的事。一日有人找他,問他人呢,我用手往上指了指,隨口說了句:“呶,在頂上?!焙芸?“山頂洞人”的綽號便不脛而走。班里還有一男生,有點憤世嫉俗,經(jīng)常批評這個批判那個,偏偏他名字里有個“雷”,于是人送雅號“雷劈(批)”。令我不解的是,內(nèi)向的“山頂洞人”和憤青“雷劈”倒是很談得來。班長一句話點破:“因為住在山頂洞,所以習慣了挨雷劈!”
源于出言不慎
在這個綽號高發(fā)的年紀,說話一定要小心,以免“一失言成千古恨”。不信?
[實例一]
有一天,我們班的某男生把三國人物“荀彧”(xún yù)讀成了“茍或”,于是我們班多了一只“小狗狗”!其實坦白講,我們都不認識這兩個字,估計誰看見了都會在心里默默地讀成“茍或”,只不過不敢輕易當眾念出來而已,只有他一馬當先,于是“幸運”地獲得了這一“殊榮”。
[實例二]
一開始,別人叫我“魚”。對一個女生來說,這樣的綽號沒什么不好。要命的是我特愛臭美,有一天我說自己是條美麗的魚,是“美人魚”。沒多久,忘了是什么課上,老師講到古代船員們在海上看到的美人魚實際上是儒艮。完了,我的綽號變成了“儒艮”!大概是嫌“儒艮”太術(shù)語了,有人又翻著資料宣布:儒艮=海牛。可憐我從此竟以“海?!敝Q了,嗚……
源于偶然事件
因為學農(nóng)的時候偶然扛了一下釘耙,便被人喚作“二師兄”;因為上講臺表演了課本劇《兔子與月亮》,從此就成了“兔子”;因為胃不舒服在食堂里只打了半兩飯,于是被喚作“陳半兩”……綽號會在什么時候降臨在頭上呢?答案是:天曉得!
[實例]
新學期,新課程,新老師,可惜碰上一個異常炎熱的天氣,應該有的一份新鮮感和興奮感似乎都被蒸發(fā)掉了。老師講得滿頭大汗,我們聽得心猿意馬,就盼著下課鈴早點響起好去小賣部買瓶冰可樂。正在這時,老師提問了:“這個問題,哪位同學來回答?”無人響應。老師皺了皺眉,用手往我這邊指了指,說:“第三排的,你,就是那個……粉紅……女郎,請你回答一下!”全班同學的目光齊刷刷地朝我射來,因為只有我穿著粉紅色衣服。驚愕之余,全場爆笑,連我都忍不住了……原本還暗自慶幸還沒被人取過綽號的我也有了綽號,而且還是老師給起的!
源于外貌特征
胖的叫“滾滾”,瘦的叫“排骨”,高的叫“路燈”,矮的叫“根號2”,那位叫“媒婆”的不一定是個女的,肯定也沒做過媒,八成是因為面頰上長了一顆痣……
如果誰長得有特點,拿它來取綽號最方便不過了,而且據(jù)一位同學說,“丟了好找”!
不過以這種方式取綽號令很多同學反感,因為它常常在有意無意間揭了人家心里的傷疤。
[實例一]
我們班有個男同學,眼睛超小,鼻子也小小的,耳朵也不大,但兩個鼻孔特大特明顯,而且他很胖,走起路來肩膀前后擺。我第一眼見到他時,就覺得他長得很像一種動物,像什么呢,又一下子想不起來。有一天,一位同學在課間閑談時說,你們看某某像不像河馬?對呀!大家都一個勁兒地點頭。于是,他的綽號“河馬”就此誕生啦!
[實例二]
女孩子誰不希望自己長得白一點,漂亮一點,偏偏爹娘把我生得黑黑的,我又能怪誰呢?可恨的是班上幾個討厭的男生給我起了個“猩猩”的綽號。好在這么叫我的同學不多,我也覺得這只是少數(shù)人的惡作劇,隨他們?nèi)グ?。有天上音樂課,老師給我們放非洲歌曲,一個男生忽然沖著我大聲喊:“猩猩,你同族的歌!”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一下子就流下了眼淚……后來,好友告訴我,當時好多同學一開始都覺得挺可樂的,可是一見我哭了,大家都覺得尷尬極了。
綽號“攻防計”
既然有綽號,就必然有給人取綽號的和被人取綽號的——當然,也有既給人取綽號也被人取了綽號的,“敬人者人恒敬之”嘛!在這場綽號“攻防戰(zhàn)”中,雙方都有什么樣的想法和感受呢?
我本善良——取綽號者說
小D:我不是惡人
我承認,我給別人取過綽號,還因此把人氣哭了。不過,那個同學反應這么大,我確實沒想到。剛進中學,分好班,我就注意到她了,因為她脖子看上去要比一般人短,好像是故意藏在領子里一樣。因為這個“藏”,我不知怎么就聯(lián)想起了長頸鹿,正好她名字里還有個“露”,于是就想到了“藏頸鹿”。我越想越覺得形象,自己都偷著樂。
有一天她值日,名字寫在黑板上,我就用粉筆在她的名字下面寫了“藏頸鹿”三個字,這個綽號一下子就傳開了。我寫的時候她正好沒在場,大概是我想強調(diào)一下我的“著作權(quán)”,就跑去跟她說,我給你取的“大名”怎么樣?沒想到她瞪著我,眼圈都紅了,然后眼淚就噼里啪啦地掉下來,搞得我都有點措手不及。唉,其實我沒有惡意的,只是為了好玩,娛樂一下而已,她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
某男:取綽號是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
我覺得我還是有點文學天賦的。剛剛認識的同學,還有老師,我能很快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點,然后創(chuàng)作一個有水平的綽號出來。像姓朱的叫“豬頭”之類的都太沒水準了。
我班有個男生,暗戀別班某女生,又沒勇氣找人家說話,老是在課間站在樓道里遠遠望著人家,我給他取名叫“旺(望)仔”;我們有個老師,成天要我們背這背那的,還老說背得多了就能考出高分,所以我叫她“貝多芬”……我取的這些綽號基本上立刻就能廣泛流傳,成為“經(jīng)典”,我心里當然也有點小得意,或者叫“成就感”。
少尉:我也怕被起綽號
有一次踢球的時候,隊友一腳沒踢到球,卻踢飛了地上的一塊小石頭,正中我的眉心,鮮血直流。在縫針的時候,我最擔心的就是留下疤。不是我愛臭美,而是我擔心別人因此給我起綽號。我一直自恃自己名字和外形都沒啥漏洞,放心大膽地給別人起過不少難聽的綽號。這次輪到我了嗎?我甚至連可能是什么綽號都想好了:美人痣?楊貴妃(我姓楊)?天哪!
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問陪我上醫(yī)院的球隊隊長:“我會留下疤嗎?”他想了想,說:“疤痕是男人的勛章嘛,別擔心了?!比缓笥中χf:“你要是有了勛章,我就升你為少尉!”這就是我現(xiàn)在這個綽號的由來,我喜歡它。
[小編點評]
我相信大多數(shù)給別人取綽號的同學都像小D同學一樣只是為了“好玩”,我甚至欣賞某男同學的“文學天賦”,我更為曾給別人取過難聽綽號的少尉同學得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綽號而高興。最重要的是,希望所有熱愛取綽號這種“娛樂活動”的同學不必像“少尉”這樣經(jīng)過頭破血流,才體會到他人的感受,能夠分清“有趣”和“惡俗”以及“傷害”之間的區(qū)別。
兵來將擋——被取綽號者說
聽到別人叫綽號,你怎么辦?不少同學從一開始就選擇欣然接受,并把它當成自己的“昵稱”。但在接受我們采訪的同學中,將近80%卻沒那么瀟灑,總是心生反感和抗拒。那么,怎么辦呢?
對策之一:全力抵抗
僅僅因為在教室里放了一個比較響的屁,結(jié)果什么“氣槍”、“禮炮”之類難聽的綽號就全來了。我一個女孩子,又是班干部,是可忍孰不可忍!只要有人這樣陰陽怪氣地叫我,我就輕則怒視,重則回罵。沒想到這幫人氣焰更囂張了,叫得更來勁,甚至幾個人一起隔著桌子喊。無奈之下,我報告了班主任。老師把幾個帶頭的叫去,又是批評又是教育,他們總算消停了一陣??墒呛镁安婚L,沒過多久,他們故伎重演,經(jīng)過我身邊時,或在放學路上,更加惡狠狠地嘲弄我。我絕望了,甚至有了轉(zhuǎn)學的念頭……
[小編點評]
調(diào)查采訪結(jié)果顯示,所有面對綽號進行激烈抗爭的,成功率幾乎為零。這也不奇怪,拍球的人就是看到球跳起來才再去拍的,球蹦得越高他拍得越起勁,很多時候,他們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把你惹爆嗎?
對策之二:你來我往
我姓林,因為有一次穿了一件粉紅色的T恤,就有人給我起了個“林妹妹”的綽號。我氣炸了,我一男子漢,如果這諢名散播開去,我在同學面前還怎么混?行,你給我起綽號,我起個更難聽的回敬你!他滿臉青春痘,我就叫他“膿包臉”。他也急了,回頭就是一句“林公公”,我再賞他個“蛆蟲山”……來來回回,我們互相起的綽號越來越難聽,到了后面簡直是不堪入耳。唉,仇沒報成,反而招來一大批看熱鬧的人!
以暴制暴的效果,往往就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
對策之三:順其自然
我就是上面說過的那個“大媽”。好端端的一個小姑娘被人叫成大媽,你愿意嗎?當然不愿意,所以我最初是很反感的。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轉(zhuǎn)學到另一所學校,本以為就此解放,沒人會叫我“大媽”了??墒翘觳凰烊嗽?沒過多久,大家又以“大媽”來稱呼我了??磥?我果真很“大媽”,于是我就認命了,叫就叫唄,不管它了!
等上了高中,驚奇地發(fā)現(xiàn),身邊沒人叫我“大媽”了,自得其樂幾天后,我竟產(chǎn)生了莫名的傷感,聽到別人叫我大名的時候,總是感覺隔了一層什么,開始懷念那些大家叫我“大媽”的日子。在校園里穿梭,偶爾會碰到舊時的同學,我就會十分期待他們叫我聲“大媽”,而他們也從不讓我失望,一聲聲“大媽”喚出我異樣的情愫,我想,那是感動吧!
[小編點評]
事情常常就是這樣:你越在意它,它越像惡魔一樣揮之不去;你不在意它,它反而云淡風輕,甚至會變得可愛起來。
對策之四:學會自嘲
我有一張圓圓的、比較大的臉,于是得了個“大臉貓”的“雅號”。有一天,不記得是誰又叫我“大臉貓”,我本不想理他,可不知哪根筋抽到了,鬼使神差地沖著他扮了個鬼臉,應了聲:“喵~”
忽然,好像心里放下了些什么似的……不就大臉貓嗎,從此,不管誰叫我的綽號,我都痛痛快快地“噯”,有時還在大家面前扮個貓樣。再后來,事情又發(fā)生變化了,大家開始叫我“貓”、“貓貓”、“阿咪”……好像都把“大臉”給忘啦!
[小編點評]
“大臉貓”同學用自嘲精神成功轉(zhuǎn)移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加10分!敢于自嘲的人,別人是嘲弄不了的;越是自信心不足,才越聽不得別人對自己半點、哪怕是善意的嘲笑。
對策之五:以“綽”為鑒(這是一位班主任講的故事)
有一天我準備去開班會,遠遠地聽到教室門口幾個學生說:“馬太太來了!”我很好奇,誰是馬太太?我和我老公都不姓馬,又沒看到還有別人。課后,我把班長叫到辦公室,問起此事。他支吾了半天,終于托出實情。原來,學生們背后給我起了個綽號叫“馬列主義老太太”,簡稱“馬老太”,或者叫“馬太太”!
我心頭冒出一股無名火,真想好好整治一下這幫學生!等平靜下來,我想,一定是我給學生講的大道理太多他們接受不了,也可能是“60后”的我為人太嚴肅,不像“70后”乃至“80后”教師那樣有活力。于是,我努力改變工作方法,終于和學生成了朋友。
畢業(yè)前的最后一次班會上,我動情地說:“謝謝你們送給我的綽號,它讓我再也不是‘馬老太了?!闭f罷,我給學生們鞠了一躬。起身的時候,我看到,孩子們哭了。
[小編點評]
有時候,精辟的綽號也能成為一面鏡子,照出我們身上一些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也許是優(yōu)點、長處,也許是缺點、不足。如果真是這樣,請慷慨地向贈予我們這面鏡子的人說聲謝謝吧。
小編老編綽號大起底
(內(nèi)部通報請勿外傳)
本刊編輯翁建平,當年高中入學后的第一頓中飯,眾人準備奔赴食堂時,只見他不緊不慢地從書包里掏出一袋方便面……于是有了綽號“方便面”。又因為姓“翁”,便簡化為“老方”。后來電視劇《圍城》熱播,有人忽指其與主演陳道明頗有幾分相像,某君搖頭曰:我看更像方鴻漸。于是“老方”一名日益鞏固。
畢業(yè)十年后,路遇當年班主任,欣喜上前:“邢老師!”老師手指著他叫不出名來。正要自報家門,老師一笑:“老方!”寒暄過后又問:“和你特別要好的那個‘熊,你們還聯(lián)系嗎?”于是師生以綽號為線索,追憶起當年的青春歲月……
本刊編輯何雪,從小學到大學,從未有過綽號。究其原因,“大概是我太不活躍了吧?!闭f起這個,她又想起一件陳年舊事。上中學時,有一次生病在家,而學校里有一件事情要通知每個學生。班主任問誰可以把消息帶給何雪,同學們面面相覷,因為全班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她住在哪里。
于是她感慨說,沒有綽號的人,要么是完美得無可挑剔的人,要么就是那種平平淡淡地學習、生活,沒什么值得大家特別關(guān)注,也沒有特別好的人緣的人,而她顯然屬于后者?!耙苍S,這也算一種遺憾吧!”
本刊副主編王亞文,因為人長得白,上學時人送綽號“兔子”。對此她毫無意見,照單全收,因為“我長得本來就很白嘛”。將近二十年過去了,每當電話聽筒里傳來“兔子”二字,她都會覺得特別親切。結(jié)婚那天,她正忙著招呼親友時,背后傳來一聲“兔子”,回頭再看已不知是誰,直到今天想起來,仍然有些牽掛。
最后再說說本刊主編金仲兒吧。上學時,她早早戴上了眼鏡,這在學習壓力遠沒有今天這么大的當年實屬罕見,所以理所當然地得了個“四只眼”的綽號。而現(xiàn)在的綽號是一位剛剛學會說話的小小姑娘給起的——同事把女兒抱來單位,讓她叫“金仲兒阿姨”,小小姑娘遲疑了一下,喃喃道:“金……蟲兒……爬爬蟲!”
《中學生天地》建立網(wǎng)上論壇,要求每個編輯注冊ID。起網(wǎng)名從來是件難事,這位金主編想了半天,然后鍵盤一敲:蟲兒爬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