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已經(jīng)走過了8年,回顧新世紀的美國音樂教育,我們會感到,其發(fā)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生存的空間也并不和諧,面臨的挑戰(zhàn)還依然嚴峻?但與此同時,美國音樂教育者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并為美國音樂教育的未來繪制了發(fā)展藍圖?概括起來,這一期間,對美國音樂教育產(chǎn)生積極和消極影響的有三件事:“NCLB”法案?“展望2020”宣言?“美國國歌”工程?
一?“NCLB”法案
新世紀對美國音樂教育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立法是2002年1月由布什總統(tǒng)簽署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簡稱NCLB法案)?2001年布什總統(tǒng)上臺后,高度重視教育改革,他簽署的這部法案,被普遍認為是繼1965年基礎教育法頒布以來的最重要的一部基礎教育法律?NCLB的主要目標是縮小學生成績之間的差距,為所有孩子提供高質(zhì)量的教育?為此,聯(lián)邦教育部要求各州要建立綜合?全面的體系,支持一些學區(qū)的基礎薄弱學校的調(diào)整和改進,努力使得學生每年都取得顯著進步,爭取到2014年,所有學生的閱讀和數(shù)學技能上都能夠達到熟練目標?
NCLB還要求各州建立和實施責任標準,通過對學生的“核心科目”成績的測試,以確定教育是否獲得成功?該法案指明英語?閱讀?語言藝術?數(shù)學?科學?外語?公民與政府?經(jīng)濟?藝術?歷史?地理是“核心學術科目”,但是它并未具體確認藝術學科里的各門單獨課程?不過,絕大多數(shù)的州已經(jīng)確認了音樂?視覺藝術?戲劇和舞蹈是整個藝術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
NCLB的最關鍵舉措是決定為證明學生學術上的成功必須對有關科目進行測試?該法案并沒有要求測試所有的核心科目,除要求必須測試閱讀和數(shù)學外(2007—2008學術年還需測試科學),其余科目是否測試則由各州自行決定,沒有滿足上述規(guī)定的州將失去聯(lián)邦政府的教育財政支持?
這一法案讓音樂以及其他不需要測試的科目陷入了困境?只測試閱讀和數(shù)學,這迫使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常常通過增加這兩門課程的教學時間,并花更多的精力用于學生準備應付測試?而這些增加的時間是從其他的科目那里搜刮來的,音樂課常常是被最先掠取的對象?美國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2006年,用于音樂和其他藝術的教學時間已經(jīng)削減了22%?對于音樂教育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可怕的數(shù)字?
不過,到2006年為止,不顧NCLB的限制,全美除了一個州以外,其余各州都建立了各州的藝術內(nèi)容標準,愛達荷州因地方行政有他們自己的標準,就不再設有州立標準?其中的44個州還特別強調(diào)了藝術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對閱讀和數(shù)學測試的進一步重視,其他科目的老師則常常被要求將他們的教學與這兩門課程聯(lián)系起來,也就是說,其他課程的教學要給閱讀和數(shù)學以促進作用?對音樂教師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趨勢,或許也提供了契機,它給音樂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帶來了影響和啟示?許多音樂教師不得不尋找音樂教學與閱讀?數(shù)學兩門課程相關聯(lián)的途徑?
測試對學生的知識評定并不是必需的,它反映的只不過是學校為學生應付測試所做的準備是否成功,因此,NCLB法案招致了眾多的批評?2006年4月9日,在一檔叫“60分鐘”的電視節(jié)目上,社會評論員安迪?羅尼(Andy Rooney)曾說了這樣一段話:①
新的聯(lián)邦法案《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已經(jīng)改變了學校的許多東西……閱讀和數(shù)學成為全國考試僅有的兩科,這使得學校會拼命地讓學生把這兩科學好……這就出問題了,這將導致任何時候的教學,都只是在幫助學生通過考試,這是錯誤的?教學的目的是提供教育,而不是幫助孩子們考試過關……其他科目如科學?藝術?歷史?音樂的教學,在許多學校已經(jīng)很少了?我們正在培養(yǎng)一代文化白癡——他們分不清貝多芬和莫扎特,也分不清塞尚和梵高,或不知道誰是愛因斯坦誰是達爾文?
羅尼對NCLB的上述批評,既表明了人們對該法案所持的反對態(tài)度,也表明對該法案只重視兩門課程所帶來的后果的擔憂?
當然,該法案對于音樂教育來說也有積極的一面,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它確立了藝術作為核心課程的地位,這是自1965年國會通過基礎教育法以來美國聯(lián)邦政府第一次確認藝術學科的地位?
二?“展望2020”宣言
以音樂教育未來為主題的豪斯賴特研討會,由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MENC)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音樂學院共同主辦,于1999年9月23至26日在佛羅里達舉行?雖然會議召開的時間并非是本世紀,但由于本次會議成果的形成和發(fā)布是2000年,因而我們?nèi)园堰@一事件看作是新世紀美國音樂發(fā)展史上的大事之一?
這次研討會由現(xiàn)任MENC主席瓊?辛綺麗(June Hinchley)構思和指導,她受32年前的坦格伍德研討會的啟發(fā)而決定召開這次會議?隨著美國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她感到有必要回顧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同時要為未來幾十年的音樂教育奠定基礎?研討會的最終成果《展望2020》(Vision 2020)這個標題本身既表明了研討會的前瞻特征,也表明了會議指向的目標時段?研討會的名字則表達了與會代表對MENC前主席(1968—1969)威利?豪斯賴特(Wiley Housewright)的敬意,他是坦格伍德研討會(1967)的第二年任MENC主席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他領導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落實坦格伍德研討會的各項建議,他也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音樂學院前院長?
豪斯賴特研討會組委會每位成員受指派對每一個發(fā)言都要進行認真深入的思考,并對每一篇提交的論文做現(xiàn)場答復?有超過150位音樂教育者和企業(yè)?社團的代表參加了會議?研討會最終形成豪斯賴特宣言,并達成以下12條共識(Hinchley 2000,3)②,這12條共識便是宣言的主要內(nèi)容?
1.所有的人,不論其年齡?文化背景?能力?所在地或經(jīng)濟狀況如何,都有權也需要充分地獲得盡可能最好的音樂體驗?
2.音樂學習的完整性必須受到保護,音樂教育者必須朝有意義的音樂教學和音樂體驗的方向發(fā)展?
3.各級學校正常的音樂學習時間必須得到保證,以便綜合的?有序的?以標準為依據(jù)的音樂教學方案得以落實?
4.所有音樂都應該在課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僅西方藝術傳統(tǒng)需要保護和傳承,音樂教育者還要有意識地將人類經(jīng)驗中其他民族的音樂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5.音樂教育者需要熟練掌握科技進步的新成果,以便隨時準備將其作為恰當?shù)慕虒W用具運用于未來的音樂教學,同時也要認識到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創(chuàng)作和分享音樂的重要性?
6.音樂教師應借助音樂產(chǎn)業(yè)?個人與社會音樂機構等外界資源,來提高音樂教學質(zhì)量和效益?這項工作應通過準確定位這些資源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在各地方社區(qū)得以啟動?
7.隨著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音樂教育者目前的角色定位應當予以擴展,專職音樂教育者在協(xié)調(diào)學校音樂活動以整合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方面,必須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8.充實未來音樂教師隊伍,是包括音樂教育者在內(nèi)的各方面人事的責任?未來音樂教師應當來自于不同背景,盡早確定,引導他們發(fā)展自身的教學能力和音樂才能?同時通過繼續(xù)職業(yè)培訓將他們穩(wěn)定在音樂教師隊伍中?此外,應當探索多樣性的教師資格認定,以拓展音樂教師資源?
9.繼續(xù)支持包括智力的?情感的?生理的等有關音樂活動各個方面的研究工作?關于音樂的輔助社會功能的研究也需要進一步探索,同時還要加強對提高有意義的音樂聽賞問題的研究?
10.音樂實踐是音樂學習者認識和理解音樂與音樂傳統(tǒng)的一條最基本途徑?音樂實踐應當包括表演?作曲?即興創(chuàng)作?聆聽和識讀樂譜?
11.音樂教育者必須和其他人一道,為所有的人提供接受有意義的音樂教學之機會,以便人們能夠盡可能早且能持續(xù)終身的享受音樂的快樂?
12.音樂教育者必須認清阻止實現(xiàn)上述所有目標的障礙并努力加以克服?
上述豪斯賴特宣言有著雙重目標?一方面它進一步確認了1967年坦格伍德研討會的各項建議,其內(nèi)容是對坦格伍德研討會成果的深化和擴展;另一方面它也認識到了從那之后的30余年里美國音樂教育所出現(xiàn)的諸多新問題,包括音樂教師的短缺,音樂教學時間的不足,音樂教育與社會發(fā)展?與技術革新的不同步,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美國音樂教育者拿出具有前瞻性的解決問題的戰(zhàn)略措施?
三?“美國國歌”工程
這是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舉措,也是21世紀初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的一項主要工程,目的是“通過音樂教育恢復美國的聲音”?一個多么響亮的口號,它足以讓美國大眾都來關注音樂教育,自然也是音樂教育為美國民族所做的一件實事?這項工程的實施方式主要是在全美50個州進行巡回表演,各州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以便讓美國人民更加熟悉美國國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30年,美國國會正在考慮是否采用“星條旗永不落”作為正式的美國國歌時,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那時叫音樂管理者全國大會)采納了一個反對該法案的決議?當時《紐約時報》還報道了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的聲明?聲明說:“這首歌是一個孤立的歷史事件的產(chǎn)物,而且從音樂專業(yè)角度看,要讓學校的孩子以及非正式集會或公眾大會準確演唱它難度很大,而這種場合恰恰是需要演唱國歌的?”為此,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更傾向于用“美麗的美國”取而代之?但國會還是于1931年批準了“星條旗永不落”作為美國正式的國歌?
為什么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要發(fā)起這樣一個活動呢?2004年,美國權威網(wǎng)上民意調(diào)查“哈里斯民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能記得住美國國歌的歌詞,而了解國歌歷史的人則少之又少?于是,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與一個旅游教育項目合作策劃了這次活動,通過活動讓美國民眾了解和熟悉國歌?前第一夫人勞拉?布什(Laura Bush)擔任該活動的榮譽主席,深受美國大眾歡迎的橡樹嶺男孩(Oak Ridge Boys)擔任音樂大使,Jeep商標是這次活動的總贊助商,另有十余家單位贊助本次活動?其中一家名為聲音精選(Sound Choice)的合作企業(yè),研制了聲頻跟蹤器,可以供在教室里?運動會上或其他鄉(xiāng)村集會上的個人和團體使用,國歌可以隨時免費聲像下載播放,或作為手機鈴聲?這項活動還得到了一些國會議員的支持,如共和黨的丹尼斯?摩爾(Dennis Moore),他就在國會為這項國歌工程爭取到了290萬美元的資金?這項工程原計劃實施一年,但由于該工程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使得它的終極演出一推再推,直到2008年才正式結束?
上述三件事表明,在應試教育于美國也開始受到重視的大背景下,音樂教育在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樣并不樂觀,同時,美國音樂教育自身所存在的問題,與我國音樂教育極為相似?這表明,音樂教育有它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存在的許多問題是帶有普遍意義的,而并不是某個國家的特定情形?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一味怨天尤人,抱怨音樂教育生不逢時,根本不行?需要的是如何面對困境和挑戰(zhàn),采取像美國這樣強有力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舉措,來不斷提升和完善音樂教育自身水平,以音樂教育者的真誠和音樂教育的成果來為音樂教育營造良好的和諧的生存環(huán)境?
11.音樂教育者必須和其他人一道,為所有的人提供接受有意義的音樂教學之機會,以便人們能夠盡可能早且能持續(xù)終身的享受音樂的快樂?
12.音樂教育者必須認清阻止實現(xiàn)上述所有目標的障礙并努力加以克服?
上述豪斯賴特宣言有著雙重目標?一方面它進一步確認了1967年坦格伍德研討會的各項建議,其內(nèi)容是對坦格伍德研討會成果的深化和擴展;另一方面它也認識到了從那之后的30余年里美國音樂教育所出現(xiàn)的諸多新問題,包括音樂教師的短缺,音樂教學時間的不足,音樂教育與社會發(fā)展?與技術革新的不同步,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美國音樂教育者拿出具有前瞻性的解決問題的戰(zhàn)略措施?
三?“美國國歌”工程
這是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舉措,也是21世紀初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的一項主要工程,目的是“通過音樂教育恢復美國的聲音”?一個多么響亮的口號,它足以讓美國大眾都來關注音樂教育,自然也是音樂教育為美國民族所做的一件實事?這項工程的實施方式主要是在全美50個州進行巡回表演,各州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以便讓美國人民更加熟悉美國國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30年,美國國會正在考慮是否采用“星條旗永不落”作為正式的美國國歌時,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那時叫音樂管理者全國大會)采納了一個反對該法案的決議?當時《紐約時報》還報道了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的聲明?聲明說:“這首歌是一個孤立的歷史事件的產(chǎn)物,而且從音樂專業(yè)角度看,要讓學校的孩子以及非正式集會或公眾大會準確演唱它難度很大,而這種場合恰恰是需要演唱國歌的?”為此,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更傾向于用“美麗的美國”取而代之?但國會還是于1931年批準了“星條旗永不落”作為美國正式的國歌?
為什么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要發(fā)起這樣一個活動呢?2004年,美國權威網(wǎng)上民意調(diào)查“哈里斯民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能記得住美國國歌的歌詞,而了解國歌歷史的人則少之又少?于是,全美音樂教育協(xié)會與一個旅游教育項目合作策劃了這次活動,通過活動讓美國民眾了解和熟悉國歌?前第一夫人勞拉?布什(Laura Bush)擔任該活動的榮譽主席,深受美國大眾歡迎的橡樹嶺男孩(Oak Ridge Boys)擔任音樂大使,Jeep商標是這次活動的總贊助商,另有十余家單位贊助本次活動?其中一家名為聲音精選(Sound Choice)的合作企業(yè),研制了聲頻跟蹤器,可以供在教室里?運動會上或其他鄉(xiāng)村集會上的個人和團體使用,國歌可以隨時免費聲像下載播放,或作為手機鈴聲?這項活動還得到了一些國會議員的支持,如共和黨的丹尼斯?摩爾(Dennis Moore),他就在國會為這項國歌工程爭取到了290萬美元的資金?這項工程原計劃實施一年,但由于該工程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使得它的終極演出一推再推,直到2008年才正式結束?
上述三件事表明,在應試教育于美國也開始受到重視的大背景下,音樂教育在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樣并不樂觀,同時,美國音樂教育自身所存在的問題,與我國音樂教育極為相似?這表明,音樂教育有它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存在的許多問題是帶有普遍意義的,而并不是某個國家的特定情形?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一味怨天尤人,抱怨音樂教育生不逢時,根本不行?需要的是如何面對困境和挑戰(zhàn),采取像美國這樣強有力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舉措,來不斷提升和完善音樂教育自身水平,以音樂教育者的真誠和音樂教育的成果來為音樂教育營造良好的和諧的生存環(huán)境?
①Michael Mark和Charles Gary合著《A History of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第三版)第453-454頁,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2007版
②Michael Mark和Charles Gary合著《A History of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第三版)第450-451頁,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2007版
郭聲健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導,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責任編輯 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