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蒞驪
“1954年,薩岡以一本菲薄小說《你好,憂愁》出道,在經(jīng)歷了令人愉快而又草率的一生和一系列作品后,她的消失只是一個對她自己而言的丑聞?!?/p>
你喜歡薩岡嗎?
我喜歡。去看《薩岡》的那天,一直在下雨。電影散場,走進(jìn)濕漉漉的夜色里,心里竟然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長久以來,我第一次把對于淋濕的褲腿和外套的擔(dān)心拋在了腦后。如果薩岡可以毫不介意地度過愉快而草率的一生,那么我至少可以享用這愉快而草率的一刻。
1954年,一本關(guān)于青春、愛情和憂傷的小說《你好,憂愁》讓18歲的薩岡成為了法國最年輕的暢銷書作家。當(dāng)她掙到有生以來的第一個500萬時(不包括賭場上贏來的800萬)時,她打電話問父親應(yīng)該怎么花這筆錢。做父親的非常體貼地建議道:在你這個年紀(jì),最好的方式是把它們揮霍掉。揮霍,也是薩岡有生之年對金錢、對名譽(yù)、對健康、對才華、對人生的一貫態(tài)度。
對愛情也是這樣。兩個小時的電影只來得及展示她的兩次不成功的婚姻:第一次婚姻讓她第一次有了心碎的感覺,讓她領(lǐng)悟到“人只有千分之一的機(jī)會獲得幸福的婚姻”;而在和第二任丈夫離婚后,她居然不可思議地和他以及他的同性戀男友共同生活了好幾年,只因情人比丈夫更迷人。在現(xiàn)實(shí)生活里(或者也在被剪掉的另外兩個小時的電影膠片里),薩岡的愛情生活還要精彩得多,人們一直念念不忘當(dāng)年她那封公開發(fā)表的《給讓-保爾·薩特的情書》,還有她和總統(tǒng)密特朗一起去哥倫比亞旅行的事實(shí),自然還有她因?yàn)樯鷼獍芽偨y(tǒng)晾在門外的橋段……
一個迷人的小魔鬼——世人這么稱呼她。這個稱呼卻比不上她自己的陳述來得坦率:“作為理想,我打算過一種下流的、丑惡的生活?!边@是一種沉溺于吸毒、賭博、賽馬、飆車、聲色和宴飲的生活,離經(jīng)叛道、揮金如土;直到生命的最后,毒品和酗酒令她貧病交加,可她也依然叫嚷著:我有權(quán)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毀滅自己。
每一個以自由意志追求自由的人,到頭來都要發(fā)現(xiàn)自己為自由付上的昂貴代價,發(fā)現(xiàn)自己所謂的自由,很可能只是一個精美卻更狹小的牢籠。
“你喜歡勃拉姆斯嗎”,這是薩岡早年一部小說的名字,一個年輕人以此為開場白向一個比自己年長14歲的婦人發(fā)出了邀請,一次蹩腳的約會邀請,一場愛情的邀請。愛情最后草草落幕,年輕人負(fù)氣地宣告:我控告您無視愛情,一味逃避,唯唯諾諾,我判處您終身孤獨(dú)!
“你喜歡薩岡嗎”,這個套用的句子在《你好,憂愁》誕生的半個世紀(jì)后,隨著這位天才女作家的謝世,成為了一種流行,一種多少帶著些無奈、卻引人想入非非的流行——不論生命中有多少輝煌的時刻,有多少圍繞身邊的朋友和食客,有多少段轟轟烈烈的情愛韻事,薩岡也仍然須面對死亡以及和死亡一樣堅強(qiáng)的孤獨(dú)。
寫作固然是一種拯救,可即便是在最鼎盛的時刻,薩岡也敏感地抱怨道:沒有真心關(guān)心我的作品,他們只是好奇我的生活。像所有女人一樣,她也試圖在孩子身上尋找安定和歸屬感,可是這種感覺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也一天天地在消失;甚至在臨終前,她都拒絕見兒子一面。寄人籬下的晚年無可避免,女導(dǎo)演Diane Kurys要一件三天未換的上衣輕描淡寫地點(diǎn)出了這個傳奇最終的落寞。
你喜歡薩岡嗎?
我很喜歡。不是因?yàn)樗砸詾槭堑纳罘绞?,而是因?yàn)樗还芫秤鋈绾?,始終如一地堅持這自以為是的生活態(tài)度——她早就心平氣和又無不調(diào)侃地為自己寫好了墓志銘:
“1954年,薩岡以一本菲薄小說《你好,憂愁》出道,在經(jīng)歷了令人愉快而又草率的一生和一系列作品后,她的消失只是一個對她自己而言的丑聞?!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