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杰
2009年早春二月,寧波大學國際留學生學院來了一位馬來西亞華裔留學生;Wong Wai Khum(黃慧琴),但無論同學還是朋友,都叫她“柏一”或“柏一小姐”?!鞍匾弧笔撬墓P名,原來她在馬華文壇乃至世界華文文壇都頗著名。在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xié)會中已擔任了近20年的理事及副秘書長等職。此前她在《南洋商報》曾任副刊高級編輯,后任《商業(yè)資訊》主編。
其實,即使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qū)的讀者對柏一也并不陌生?!度嗣袢請蟆ずM獍妗贰渡钲谔貐^(qū)報》《新民晚報》《天津日報》等副刊,常有她的短作發(fā)表,《羊城晚報·花地》副刊還曾一度開設了她的專欄。香港《大公報》也曾有她的短作刊登。前些年《澳門日報》辟有小說連載版,柏一也是基本作者之一。199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很有影響的海外華文女作家的《金蜘蛛?yún)矔?其中有一本《荒唐不是夢》的短篇小說集,作者就是柏一。
柏一的祖籍在廣東鶴山,1964年出生于馬來西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她來說是與生俱來、浸潤其中。早在中學時代柏一就在馬來西亞華文報刊上頻發(fā)作品,嶄露頭角,被馬華文壇視為一顆新星。畢業(yè)后即被吉隆坡一家華文大報招納,從見習開始踏上新聞工作道路。在這期間,柏一邊工作、創(chuàng)作,一邊還在職就讀廈門大學中文系在吉隆坡的教學點,完成大學學歷,不久即被晉升為高級編輯。
至今,柏一是馬華文壇出版長篇小說最多的作家。她已出版?zhèn)€人專著15種,除長篇小說外,還有中短篇小說集與散文集,其中5種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出版。其長篇小說《畫城傾情》拍攝版權已售予中國影視公司;《北赤緣》已由中國編劇改編為電影劇本。踏上文壇20多年來,她曾獲國內外文學獎約30項,包括大馬優(yōu)秀作家一等獎,花蹤散文首獎等。成名之后,她頻繁擔任各項文學獎評審工作。她天生麗質、儀態(tài)優(yōu)雅(但她謝絕“美女作家”桂冠),經(jīng)常上電視,作重大活動的司儀,她還是鳳凰衛(wèi)視、8TV等電視節(jié)目嘉賓。
作為華裔,柏一當然首先深愛生她養(yǎng)她的馬來西亞,但也熱愛她的祖籍國——中國。她成名成家后,中馬關系相處良好,雙邊交流不斷,并向縱深發(fā)展,柏一也積極參與其中。她多次隨馬華的文化團體、宗教慈善團體來中國訪問。對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廣州等各大城市都不陌生,并寫出相關的見聞錄,傾注了自己的感情。中國的作家、有關專家訪馬或應邀出席在馬舉行的國際性活動,她總盡可能擠時間或參與接待,或陪伴參訪,或進行訪談,或與會共同研討。包括余秋雨、于丹等文化名人,都對她留下美好印象。于丹還因此成為她的好友。柏一在中國各界都有她的朋友。她以她的筆與行,為馬中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重要貢獻。
盡管已經(jīng)成為一位享有聲譽的海外華文女作家,柏一認為還需進一步充實提高自己——包括學養(yǎng)、視野、創(chuàng)作等各個方面?!皩W無止境”,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重在小說,而當今小說中的人物刻畫,尤其心理活動的描寫顯得越發(fā)重要,這就需要有高超心理學的理論作指導。為此她決定辭去原有工作,出國留學進修心理學;同時她認為留學生活本身也很值得體驗。由于熱愛中國,就到中國留學。她又得知寧波大學的屠文淑、楊心德等教授對心理學頗有研究,課又講得好,于是慕名來到寧波大學留學進修。當然,寧波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的前沿和海港城市,對她也極有吸引力。
在寧波大學,她處事低調,聽課認真,生活樸素,尊重師長,與各國留學生友好相處。除了主修心理學課程,她還選修了中國哲學、英國文學及旅游美學。課余她特別喜歡與各國同學交談,廣交朋友。節(jié)假日,她就約友人共同游覽寧波各地的名勝古跡,深入體察浙東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