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漢
摘要:從自己的一次親身經(jīng)歷中真正感受到學生確實需要自主的空間,我們老師應把他們看成生命的個體,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關鍵詞:自主啟示
那是一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我來到了我們八(二)班教室,一看,大多數(shù)同學都在那兒忙著做作業(yè)、看書。只見有四五個同學在那兒正說著什么,其中有一位同學背對著我,沒有發(fā)現(xiàn)我的到來,聲音特別大。我不由地停住了腳步,想聽聽他們在說些什么?于是我便聽到了這樣一番對話:
“老師說話怎么不算數(shù),光在欺騙我們學生!”
“可不是嗎?在全校集合時都講好了的,晚上第二節(jié)自習由我們自主安排的??衫蠋焸兌紦屩鴣砩献约旱恼n?!?/p>
“你說我們每天那么多的作業(yè),哪有時間去完成?”
“逼急了我們只好抄襲上交了事嘛!”
“這樣下去我真不知道能學到什么?”
“老師們只顧自己帶的那一科成績能夠上去,卻完全不顧我們的感受……”
學生們雖然不是在抱怨我,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回憶起老師平時上課的情景,確如同學們所說。不光正課分秒必爭。而且還把學校留給學生們的一節(jié)自習課搶了過來上自己的課,為了能上這節(jié)課,有的老師甚至提前四五分鐘站到教室門口,面對此情此景,好幾次我也躍躍欲試,生怕別人說我工作被動。有好幾次還因自己去晚了被他人領先而憤憤不平,今天意外地聽了同學們的議論后。又對自己未去趕潮流而慶幸。心想我要是也那樣做了豈不也是吃力不討好嗎?
由此,我強烈地意識到,作為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學生作為主體,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學生之上。要給他們一定的自主空間,不能把他們當成知識的容器,更不能為了個人的成績而不顧學生的感受,我們給他們算一筆時間賬,每天從早到晚七節(jié)正課,兩節(jié)自習,平均每天布置五門課的作業(yè),課外時間還有諸如做衛(wèi)生、校外活動等事宜,學生哪有時間去完成當天的作業(yè)呢?更不用說復習和預習,至于個性特長的培養(yǎng)更是天方夜譚了。
我們天天都在高喊素質(zhì)教育,可我們的老師實際上仍然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桎梏,如果老師不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觀念,小而言之是我們教師的悲哀,大而言之是整個教育的悲哀,甚至是整個國家的悲哀。同行們。請給學生們一點自主的空間,他們應該是一個個生命的個體,不是任我們老師隨意把玩的容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信念。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園地才會呈現(xiàn)出百花爭艷的局面,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擔負起培養(yǎng)祖國未來的重任。
放飛“風箏”
方懷麗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我認為,對待學生。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像放風箏一樣,既要引領又要“放飛”,松緊適度,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古人云:師者人模也。
1.要控制好教師自己的心靈。其主要表現(xiàn)在:責任心、公平心、愛心、細心
責任心。它是放好“風箏”(學生)的前提。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現(xiàn)為自覺地把分內(nèi)的事情做好,也就是上對學校負責,下對學生負責。及時積極地把在班級工作的問題向?qū)W校反饋,做到迅速及時、準確無誤。
公平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班主任看面子行事:成績好的同學犯了錯,輕描淡寫地批評一下。成績不好的同學犯了錯大罵特罵……這是在教孩子學做真人的同時卻在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學生做一個“假人”。此時,放好手中的“風箏”(學生)尤為重要。我們應該知道每個班級總是由優(yōu)秀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組成的,在你不知不覺的工作中寵壞了一半,同時也失去了另一半。
愛心。這是放好手中“風箏”(學生)的途徑。大家知道,沒有愛就不會付出,沒有了付出也就談不上回報。愛勝過一切。只有愛才能產(chǎn)生工作的動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才能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做學生的“家長”“知心朋友”。
細心。在感化學生、教育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的同時,還要做事細心。因為只有細心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的問題,防微杜漸,避免事態(tài)擴大;只有細心才能幫助我們?nèi)娣治鰡栴}和正確處理問題;只有細心才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錯。
2.要盡情地釋放童心
“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蔽艺J為學會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孩子氣絕不是多余的。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將更有助于我們真正地理解學生,從而更有效地引導并教育學生,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fā)展。
3.還要善于隨機應變
學生的心理是千變?nèi)f化的,在一些具體場景中,常會有突發(fā)情況發(fā)生,當學生的心理發(fā)生變化時,教師一定要隨機應變,及時引導,調(diào)整方法,方可牢牢鎖定目標。這也是放好手中“風箏”(學生)的策略。少年的心靈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時也十分多變。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影響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師不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夠洞悉一切,計劃沒有變化快,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引領就更加顯得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