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越 劉 煒
摘要:英語語言學習中心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網絡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然而,這種新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并不必然消除學習倦怠。本文探討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環(huán)境下可能產生學習倦怠的新因素,從而明確教師在語言中心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倦怠。
關鍵詞:學習倦怠英語語言學習中心教學模式
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學業(yè)壓力、學業(yè)負荷或其他心理因素,以至于有情緒耗竭、泛人性化以及個人成就感低落,從而對學校課業(yè)持負面態(tài)度的一種情感現(xiàn)象。國內的英語教學過程漫長,從幼兒園一直到研究生教育,英語都是主干課程,這種長期課堂教學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與實際生活中英語的應用范圍落差巨大,在英語的自然語境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多數(shù)學生迫于考試壓力才學習英語,這就導致英語學習倦怠現(xiàn)象普遍存在。為了克服學習倦怠的負面影響,普遍的想法是改善教學環(huán)境,更新教學手段,轉換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主張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倡導自主語言學習,于是很多高校建立了英語語言學習中心。語言學習中心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材料,模擬真實的語言情境,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過分依賴教師,從而逐步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語言學習中心革新了教學手段,改變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但必須注意的是,這種新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并不必然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學習倦怠現(xiàn)象依然存在。
一、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環(huán)境下學習怠倦形成的外部因素
1.網絡環(huán)境下的電腦疲勞
語言中心按其功能通常劃分為以下六個區(qū):(1)學生閱讀和寫作區(qū);(2)多媒體電腦區(qū);(3)視聽區(qū);(4)咨詢室;(5)討論室;(6)教師閱覽區(qū)。由于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在這六個區(qū)都由網絡連接,依靠學生在終端上的人機對話、師生間的網絡交流實現(xiàn)其功能。這大大增加了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長期使用電腦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時下電腦疲勞綜合征是保健業(yè)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長時間在電腦屏幕前工作明顯的感覺是眼睛疲勞,頭痛、背痛以及肌肉緊張等都是現(xiàn)代工作帶來的疾病癥狀,而這些癥狀與身體對眼疲勞所做出的補償有關。美國驗光協(xié)會估計,由于電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近視患者急增,光是在美國就有1500萬人尋求與電腦有關的視力問題的眼保健,這比10年前增加了50%。學生在電腦上的學習過程精神高度集中,學習壓力會導致姿勢的改變、血液循環(huán)的改變、肌肉緊張以及關節(jié)問題,這些問題日積月累會出現(xiàn)電腦疲勞綜合癥。一周上網40小時,這一正在擬定中的網癮標準,可以說是對學生健康的一個重要警示。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并非總是那么完美無缺,其所帶來的健康代價將越來越受到重視。除了在語言中心,學生在其他場合還會接觸電腦,當網絡失去新鮮感覺時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對電腦的疲勞從而演變成學習倦怠。
2.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困難
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的建設初衷是改革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習效率低,學生容易產生學習倦怠,并且出現(xiàn)“啞巴英語”的尷尬結果。英語語言歸根結底是人類的交流工具,它是在真實的語境中不斷訓練而逐步達到熟練應用的,必須轉變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中過分依賴教師的情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概念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關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技能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的討論中逐漸產生的。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在存儲、加工和傳遞信息方面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技術條件已經具備,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的創(chuàng)建順理成章。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語言中心具有以下優(yōu)點:首先,它突破了英語課堂學習中的時間、空間限制,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直觀、真實的語言材料,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其次,圖、文、聲、像并茂的材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參與學習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它使教學形式個別化成為可能,計算機網絡的普遍應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學生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和地點,學習他們需要的內容。這種教學模式的變革,是教學觀念的改變,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必然會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方式,不僅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對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大學英語在一、二年級開設,學生在由中學時代跨入大學時,存在學習方式上的不適應,因此,自主學習習慣有一個逐漸培養(yǎng)的過程。語言環(huán)境的改善可能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同時也帶來了自主學習的壓力。自主學習能不能堅持下來,最終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尚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考驗和磨煉。畢竟國內的英語使用范圍受限,語言中心的語境是小范圍的,真實的自然語境還沒有形成,自主學習習慣還存在養(yǎng)成困難,學習倦怠的問題還會繼續(xù)存在。
3.海量信息的甄別困惑
語言中心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語言環(huán)境是依靠海量信息庫支撐的。以鄖陽醫(yī)學院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為例,語言學習中心建有網絡學習教室、外語自主學習中心、外語學習網站、英語電臺、外語學習第二課堂及英語俱樂部,連接中心是設在中心的網絡服務器,上面存儲有外語學習資源庫、海量視聽數(shù)據(jù)庫等,每天16小時不間斷開機,并可以適時更新數(shù)據(jù)庫??梢钥闯?,語言學習中心有兩個主要的功能:一是提供自主學習的語言學習資源,以滿足自主學習者需求;二是通過鼓勵學習者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反思學習過程,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但在學生實際利用語言學習中心學英語的時候,還面臨信息素養(yǎng)的培植過程,如果沒有一定的信息發(fā)掘能力,那語言中心就會被當成一個資料室或資源中心,學生被淹沒在大量的語言材料之中,影響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自然就成了空中樓閣。所以,學生在使用語言中心的時候,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在海量信息中選擇資源、處理資源以及利用和評價資源的能力還亟待提高。
4.學習成本的負面效應
因為資源限制,以及高校的教學成本考量,學校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僅僅基于學時的英語學習顯然是不夠的,但課外時間使用語言中心通常需要計時收費,自主學習的過程一般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因此,語言中心的建立必然會增加學生的學習成本,加重學生的經濟負擔,這對經濟條件相對困難的學生來講,并非容易。出于經濟上的考慮,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承擔上機成本而選擇不去語言中心。這種資源的不公平配置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感,影響學習積極性,傷害學習興趣,其負面影響是很大的。
二、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環(huán)境下克服學習倦怠中的教師角色
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的建立,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但并不會因此削弱教師的導向作用,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范圍擴大了。教師將引導學習者走向自由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環(huán)境下的學習倦怠問題依然存在,教師在這種新環(huán)境和新教學模式下還需認真研究學習倦怠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倦怠,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由于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的變化,教師在語言中心的角色也會發(fā)生改變。
1.學習資料庫的管理員。教師了解學生在真實語言交際中應該具備的各種語言能力的信息,盡管英語語言學習中心存儲有大量的聽覺和視覺感知語言材料,但資料庫是動態(tài)的,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生活的新材料。需要教師從專業(yè)視角進行補充。另外,通過組織學生輸入語言材料。在資料庫的建設活動中反復操練、消化、加工,使之進入長期記憶系統(tǒng),內化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梢员苊鈱W生一味地聽和看,在建設動態(tài)資料庫的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有效克服學習倦怠。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負有管理資料庫的職責。
2.學習活動的設計者。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最重要的成分,一旦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必然會提高學習效率,并在興趣的支撐下持久學習。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的正面引導。并能夠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參與。所以,自主學習并不是老師完全不管不問,而是要幫助學習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資源、制定學習計劃、管理和評價自己的學習認知能力。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支持和幫助,充分利用能使學生產生或增強學習興趣的條件來激發(fā)學習興趣。比如:提供新鮮、實用、對比明顯的具體形象的語言材料;開展促進學生內心滿足、愉快的活動等,讓學生在自然愉快的環(huán)境中不自覺地學習語言。學習活動的生動活潑,可以抑制學習倦怠的形成。
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學習,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不會自然消除學習倦怠。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心這個新技術環(huán)境下,部分克服了課堂教學的弊端,但也衍生出了新的學習障礙。關注學習倦怠現(xiàn)象,從教師組織教學的角度如何盡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倦怠,是以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為主體的教學改革必須深刻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