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冬
尊重別人有不同的姿勢。
堪稱“國寶級”的一代大師季羨林,從不倚老賣老。每有客人前來拜訪,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齊地在書案前坐好,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內(nèi)收,坐得規(guī)規(guī)矩矩,端端正正。在他看來,挺胸端坐,是對客人的一種尊重。在客人離開時,他一定送出門外,道別再見。
1995年的一天,白巖松為季羨林做“學(xué)者訪談錄”。當(dāng)時,季羨林坐著,在白巖松掏名片準(zhǔn)備遞給他的一剎那,他就站起來,彎腰等著,令在場所有人感動不已。當(dāng)記者采訪完后,他一定會站在家門口,很有禮貌地目送大家走遠(yuǎn)。曾經(jīng)有不少人贊嘆過,大師就是大師,簡單的姿勢,有幾個人能時時做到?
大名鼎鼎的富蘭克林也有段軼事。一天下班,他和一位同事走下樓梯,來到大廳出口。此時,走在前面的一位女士忽然在光滑的地板上摔倒。富蘭克林的同事見狀,馬上要上去幫忙,可富蘭克林卻一把拉住了他,一起躲到了一根立柱后面。那位摔倒的女士已經(jīng)迅速地爬了起來,一邊打量四周一邊整理衣裙、頭發(fā),走向了自己的汽車。直到這時候,富蘭克林才拉著他的同事從立柱后面走出來。
這一幕讓同事感到很困惑,一個平常對別人充滿同情心的人,為什么在別人摔倒時不及時伸出援手,卻躲了起來?富蘭克林正色道:“有誰希望被人看到自己的尷尬和狼狽相呢?我們躲到立柱后面,是讓那位女士確信,沒有人看到她難堪的一面。否則,她以后遇見我們,一定會感到羞愧。”
富蘭克林的這一停、一躲,就是他對別人心理的極大理解和尊重。躲避不看,也是一種尊重。尤其是在別人尷尬、難堪的時候,比如辦公室里的吵架,夫妻雙方的斗嘴。再比如對待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不要過分關(guān)注,也是一種最好的尊重。身體有缺陷的人心理最敏感脆弱,他們最怕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盯著他們,否則會感到自卑。所以,尊重他們的姿勢,就是“不看”。一次,美國卓越的幽默表演大師卓別林正要登臺演出,一位熱心的觀眾忽然提醒他:“大師,你的上衣紐扣忘了扣了?!弊縿e林一怔,連忙表示感謝,并很快將紐扣系好。當(dāng)那位觀眾走開后,他又悄悄地把紐扣解開。這一幕正好被前來采訪的記者看到了,問卓別林:“您這樣做何苦?”卓別林回答道:“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長途跋涉者,松開紐扣更能體現(xiàn)他的辛苦勞頓,會給觀眾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但對別人的善意提醒,要以感謝的態(tài)度給予回報,去尊重他!”
對于誤解,我們有時是及時的解釋,有時不屑一顧。而卓別林則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接受。自己放低姿勢,不分辨,不回?fù)?甚至感謝他們的關(guān)心,不就是一種尊重嗎?
對別人尊重,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姿勢。不管是端坐還是站立,是躲開不看還是放低自己,都能彰顯閃耀的人格。
(選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