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培
【考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10分)
采桑子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很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1)“好夢頻驚”是全詞的點睛之筆,詞中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4分)
(2)這首詞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具體分析。(6分)
【參考答案】
題一: 因流逝的時光、易老的容顏、痛苦的離別、無盡的思念而驚夢;因驟起的西風、慘白的月色、高樓的雁叫而驚夢。
題二:⑴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在詞中借哀景抒發(fā)悲情,驟急的西風、慘白的淡月、高樓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種傷離別、苦相思的悲情。⑵運用襯托的手法。以時光的“只解”“不信”襯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歸襯托人未歸。⑶運用擬人的手法。首句將時光擬人化,說“時光”“催人老”,表達了時光流逝、容顏易老的傷感。
【答題錯誤類型】
1、 答非所問。
兩條問題,一是要求說明“原因”,一是要求說明“哪些”表現(xiàn)手法,可不少同學卻復述或概述詞意。說“時光流逝,我已經(jīng)老了,心中充滿怨恨,只能借酒排遣自己心中的不快。昨夜西風很急,淡淡的月光、大雁的叫聲驚醒了我”?;蛘呤钦f上闋寫了什么,下闋寫了什么,偏離了答題的要求。
2、 表述不當。
對第一道題目,有同學這樣回答:時光不等人,只知道催人年老而不知多情;長亭離別,淚滴春衫;西風中梧桐葉的凋零,淡月縈繞;高樓上大雁一聲驚鳴。這是對原因表述不當。也有同學這樣說:時光流逝,慨嘆人生的滄桑;飽受別離的痛苦;梧桐在風中飄動。其實,引起詞人“好夢頻驚”的原因應該是:流逝的時光、易老的容顏、痛苦的離別以及驟起的西風、高樓的雁叫聲。語序顛倒,就不能和所問的問題合卯。
3、 以偏概全。
這是不少同學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好夢頻驚”的原因至少有:流逝的時光、易老的容顏、痛苦的離別、無盡的思念、驟起的西風、慘白的月色、高樓的雁叫等。相當多的同學只能點出一兩個或三四個原因。對于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也只能說出一個或兩個,所以答題不全面。
4、 缺少闡述。
典型表現(xiàn)是第二條題目。有同學寫出了借景抒情、襯托、擬人等表現(xiàn)方法,但沒有相應的文字闡述,干巴巴的幾個詞,是不能說明問題的。
5、 濫用術語。
答題時,有些同學對詞沒有進行充分的理解,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隨意性很大。詞中除擬人的修辭以外,有些同學就不著邊際地認為還有比喻、對偶等修辭,對于最后一句,不少同學認為是反問句,其實不然。這只是在深秋時節(jié),南飛的大雁凄厲的叫聲讓從好夢中驚醒的人聽起來更覺悲涼,不是反問,意在強調。
【錯誤原因探究】
歸納起來,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我覺得首先對這首詞的理解不夠,只有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把好答題的“脈”;其次是回答問題時思考不夠,只說其一,不及其二;再次完成答案倉促,要么顧此失彼,要么以偏概全。再次就是平時規(guī)范性訓練不夠,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答題方法點撥】
回答題目1,要能縱覽全詞,前后聯(lián)系,全面理解,否則就容易答不全。我們要善于抓住詞中的“意象”,來進行分析,這是答準題目的捷徑之一。長亭表示離別;春天往往是詩人用來表示傷痛時光流逝的;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大雁是侯鳥,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常常牽動游子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大雁抒情,寄予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其實,作者在詞中有意用“離亭”點明別離之意,用“長恨”寫出相思之情,又似是無意中用“春衫”二字交代了時間。上片的“春”別,是為了與下片的“秋”思相連接。抓住了這些,就會知道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題目2,要知道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有哪些。表現(xiàn)手法又叫藝術手法,是指詩歌的章法和技巧。包含創(chuàng)作方法,賦比興;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說明;構思技巧:以動寫靜、樂景寫哀、虛實結合、小中見大、點面結合、想象聯(lián)想、象征寄托等。包括抒情方法、修辭手法等??荚囍?,提問方式多為這首詩(詞)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或者:請分析這首詩(詞)的表現(xiàn)技巧。詩人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表現(xiàn)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所以,這樣的題目,在答題時,就要準確指出用了哪一種手法。然后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這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取得了什么藝術效果。這樣回答起來才能準確、全面。
總之,答題中要注意搞清題意,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識并運用于實際,同時要強化規(guī)范答題意識。
附:
【《采桑子》淺析】
這首詞以輕巧空靈的筆法、深蘊含蓄的感情,寫出了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fā)了嘆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復雜情感。全詞感情悲涼而不凄厲,風格清麗哀怨,體物寫意自然貼切,是晏殊詞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時光擬人化,暗含“多情自古傷離別”和“思君令人老”雙重含義?!岸嗲椤倍?,總攝全篇。三、四兩句寫詞人感時光易逝,悵親愛分離,心中的煩惱無可化解,只好借酒澆愁,然而不久便又“淚滴春衫”,可見連酒也無法使自己暫時解脫。
下片先寫不眠,次寫驚夢。西風颯颯,桐葉蕭蕭,一股涼意直透人的心底。抬頭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朧而又慘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風的威脅?!昂脡纛l驚”寫每當希望“好夢”多留一霎的時候,它就突然破滅了。而且每當一回破滅,現(xiàn)實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齊奔集而來。此時,室外的各種音響,各樣色彩,以及室中人時光流逝之感,情人離別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剛才的好夢全都打成碎片了。這里,“好夢頻驚”四字為點睛之筆,承上啟下,把室中人此際的感受放大成為一個特寫的鏡頭,讓人們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處高樓雁一聲”寫室中人沉抑的情緒正凌亂交織之中,突然飛出一聲高亢的哀鳴。這一聲哀厲的長鳴,是如此突如其來,使眾響為之沉寂,萬類為之失色。這是孤雁的哀唳,響徹天際,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緒提升到一個頂峰了。這一聲代表什么呢?是感覺秋已經(jīng)更深嗎?是預告離人終于不返嗎?還是加劇室中人此時此地的孤獨之感呢?不管怎樣,它讓人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悵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總之,這首詞上片概述時光之無情,下片寫春去秋來,觸景生情,相思難禁。詞中“長恨離序”、“好夢頻驚”等句,用意超脫高遠,表現(xiàn)了一種明凈澄徹而又富于概括意義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