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有寬
生活實例
周老師今年52歲,因反復肝功能異常在某醫(yī)院治療2年,可收效甚微。心事重重的周老師感覺疲乏無力、飲食無味,一直病休在家。期間,周老師多次檢查乙肝標志和HBV DNA,結果顯示: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陰性,但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e(乙肝病毒e抗體)和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體)陽性,HBV DNA陰性。后來,周老師接受醫(yī)生勸告,進行了肝穿刺檢查。病理檢查從肝組織中找到了HB sAg和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周老師被診斷為隱匿性乙肝、肝硬化。經combas法檢測HBV DNA,結果為陽性。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數(shù)月后,周老師的HBV DNA轉陰,肝功能也恢復正常了。
什么是隱匿性乙肝
隱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為HBsAg陰性的乙肝病毒感染,常稱為隱匿性或沉默性、潛在性乙肝病毒感染,通常會出現(xiàn)抗HBc陽性和(或)抗HBs等血清乙肝病毒標志陽性,也有20%的患者血清乙肝標志物均為陰性。一旦血清HBV DNA陽性和肝功能異常,或肝穿刺肝組織中找到乙肝病毒抗原,肝組織有炎癥反應,應診斷為隱匿性乙肝。
通過敏感的檢測方法,可在患者血清、淋巴細胞和(或)肝組織中檢測到HBV DNA。經肝穿刺檢查,在肝組織中不但能找到HBsAg和(或)HBcAg,還有可能發(fā)現(xiàn)不同程度的炎癥或纖維化。
危害比普通乙肝更大
隱匿性乙肝是原因不明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隱匿性乙肝是原發(fā)性肝癌的重要原因,隱匿性乙肝患者發(fā)生肝癌的危險性比無隱匿性感染的患者高。
隱匿性乙肝患者是乙肝病毒經輸血、血透及臟器移植傳播的潛在危險源。
隱匿性乙肝患者發(fā)生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骨髓移植、肝移植、腎移植等情況時,使用免疫制劑和化療藥物后,可導致乙肝病毒復制,引起肝功能異常,甚至發(fā)生肝衰竭。
單項抗HBc陽性的患者,如果存在隱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能是接種乙肝疫苗無應答的原因之一。
怎樣識別隱匿性乙肝
在臨床上,對于長期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應想到存在隱匿性乙肝的可能。丙肝患者通過治療,HCVRNA已完全清除,但ALT(丙氨酸轉氨酶)仍升高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脂肪肝、藥物肝損害等)者,可能存在隱匿性乙肝。
一般可先查血HBV DNA,但普通PCR血清檢測陽性率較低,Combas法已在臨床中常規(guī)使用,可檢測到較低滴度的HBV DNA,但價格較高。肝組織中HBV DNA定量較血清雖高,但操作有一定難度,不能在臨床中常規(guī)使用。
國內許多隱匿性乙肝是通過肝穿刺證實的。用免疫組化法從肝組織中可查到HBsAg和HBcAg。因此,對原因不明的肝炎和肝硬化,提倡進行肝穿刺檢查。
患隱匿性乙肝怎么辦
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乙肝標志中抗HBs、抗HBe、抗HBc陽性者較多,大部分人屬于恢復階段,可以考慮已經自然痊愈,這三種抗體陽性就像傷口好了留下一個傷疤一樣,基本上屬健康者。但抗HBc多年持續(xù)陽性、HBVDNA弱陽性,應考慮為隱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他們的肝組織無炎癥或炎癥很輕,肝功能和肝臟B超檢查可數(shù)十年正常,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因而不必恐慌。
如果HBV DNA陰性、肝功能正常,可定期隨訪乙肝標志,HBV 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臟B超。
如果HBV DNA陽性,應每3個月復查HBV DNA和肝功能,一旦ALT大于等于正常值2倍,可用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
如果乙肝病毒處于低水平病毒復制狀態(tài)(一般在103copies/ml以下,平均為102copies/ml),患者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傳染他人:如配偶與子女未曾感染乙肝病毒,應接種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