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絹
摘要無論是在普通高中學校還是職業(yè)高中學校的信息技術(shù)課中,計算機語言的教學都是重要的一部分,應(yīng)用軟件的學習是功能性運用的實踐活動,而計算機語言的學習是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活動,我們在計算機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關(guān)鍵詞計算機語言 教學 流程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
1 克服畏難心理,增強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計算機語言信息技術(shù)課中最為枯燥而難學的一部份,它本身就是應(yīng)用一系列的語句序列來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wù),并非像其它的應(yīng)用軟件一樣只要點幾下鼠標就可以完成一個任務(wù),這就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與其它已學過的軟件界面、功能等進行對比教學,是克服學習計算機語言畏難心理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已學的軟件中找到與之相類似的界面、功能、編輯方法等,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在計算機的語言學習方面更容易上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Visual Basic的引入過程中,可以通過Windows自帶畫圖軟件的界面(左側(cè)工具箱、菜單欄)和Visual Basic界面類比,它們都是位置和功能相似,特別是工具箱,畫圖軟件可以從工具箱中點擊,在畫布畫出所選的圖形,VB也是從工具箱中點接拉出想要的按鈕或其它控件,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VB世界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采用語句與圖形(動畫)相結(jié)合方式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Logo語言是以作圖為主的計算機語言,小學生對這種語言興趣十分大,這就是圖形與語句結(jié)合的巨大魅力。在高中階段我們可以在面向?qū)ο蟪绦蛟O(shè)計中以插入圖形對象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編制小游戲軟件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原則
計算機語言是非常嚴謹?shù)?所以邏輯思維的要求十分高,如果僅僅運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會大大限制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獨立的有個性的邏輯思維。例如在講到數(shù)據(jù)排序時,如果老師把冒泡排法思想一開始就講給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再讓他們思考其它的排序方法就比較困難了。如果教師采用引導方式,先讓學生思考各種排序的方法(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他們的思維活躍,可以想出大部份的排序方法。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又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牢牢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編程與上機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寫程序,不能只憑空想象,只有將程序結(jié)構(gòu)與流程分析清楚,并落到紙上,在學生大腦中“走”上一遍或多遍,養(yǎng)成程序設(shè)計的良好習慣。在學生上機操作時,教師應(yīng)耐心細致地輔導,特別是在學生編寫的程序多次編譯出錯時,這時他們的放棄心理特別嚴重,教師更要耐心指導。但教師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常常會分身乏術(shù),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大膽啟用班上小計算機能手,讓他們在正確完成上機練習之后,用剩余時間擔任輔導員。這樣不但其他學生在編程過程遇到的小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而且大大提高了這部份學生的編程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3 計算機語言教學的手段
復雜問題簡單化,使學生易學。如在講交換兩個變量值的時候,學生不容易理解其中的交換過程,教學中采用舉例子的方法:現(xiàn)有一個紅杯子和一個藍杯子,紅杯子里裝滿雪碧,藍杯子里裝滿可樂。如果要把紅杯子里的雪碧倒入藍杯子里,而藍杯子里的可樂倒入紅杯子里,你該怎么辦?“再拿一個杯子!”學生馬上會想到這個辦法。通過第三只杯子進行過渡,將雪碧和可樂進行交換。同樣的道理,在程序中,我們也可以通過第三個變量來進行變量交換。經(jīng)過如此類比,學生很容易理解為什么要引入第三個變量,而且對于交換過程也輕而易舉地理解了。
增加學習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例如,可以把問題巧妙地“包裝”一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有這么一個數(shù)列:求1、2、3、5、8……第10項是多少?可把它編成:有一只猴子第一天吃1個桃子,第二天吃2個,第三天吃3個,第四天吃5個,第五天吃8個……如此下去,問小猴子第10天應(yīng)吃多少個桃子?通過對題目的“包裝”,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愿意主動探究,增加了學習趣味性。
對于一個問題要采用多種解決算法,一題多解尤為重要,不要禁錮學生思維。如求多項數(shù)列前20項之和。在分析該題各項關(guān)系后,學生可能會想出多種解法。有的學生看出每一項分子是前一項的分母,而后一項的分母是前一項分子與分母之和;還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只要把第一項的分子和分母看成兩個量,分別用變量M、N來表示,并且反復交換分子、分母的值即可。通過一題多解,學生們積極展開討論,尋求編程最佳方案,達到殊途同歸,既溫故知新,又開闊了解題思路。
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樂學。將計算機語言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與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相結(jié)合,并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學習中的問題,學生會覺得學習語言很有趣也很有用。要經(jīng)常把學生遇到的問題拿到課堂講,讓他們通過編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到學習計算機語言的好處和應(yīng)用計算機這個現(xiàn)代化工具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