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勤華
上世紀(jì)60年代,年輕的王開羅是個狂熱的音樂愛好者,他會用笛子、口琴、二胡、手風(fēng)琴、吉他、小提琴等樂器演奏曲子,是遠(yuǎn)近聞名的音樂天才。
有一天,王開羅從廣播里聽到了一種聞所未聞的美妙音樂——鋼琴曲。如電光火石般,他感到了一種穿透心靈的力量,一種震撼靈魂的力量。從那一刻起,他做夢都想擁有一架鋼琴。
1968年,25歲的王開羅結(jié)婚了。一年后,大女兒出生,三年后,二女兒出生。聰明伶俐的兩個女兒一天天長大,王開羅也醞釀好了培養(yǎng)女兒的計劃,他要讓她們學(xué)鋼琴。可他們夫妻倆每月的收入只有60元,買一架鋼琴則要1200元。王開羅盤算著,照自己的存款速度,至少要等20年才能買一架鋼琴。于是,王開羅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自己做鋼琴。
一架鋼琴,有8000多個零件,主要工序有100多道,專業(yè)的生產(chǎn)線做一架鋼琴需要100多天時間。一沒技術(shù),二沒設(shè)備的王開羅,怎么可能造出鋼琴?可王開羅就是想試試。有了這個想法后,他經(jīng)常往文化宮、歌舞團等有鋼琴的單位跑,以切磋音樂為名,趁人不注意就打開琴蓋,描畫圖紙。一架鋼琴圖紙,就這樣“偷偷摸摸”地畫好了。
有了圖紙,只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鋼琴的原材料從哪里來?在那個年代,買日用品都得憑票,更何況買木材、鋼板這樣的緊缺物資?而且王開羅也沒那么多錢買??刹还芮щy萬難,1974年初,王開羅的鋼琴動工了。
王開羅用廢舊輪胎里找來的鋼絲,變壓器、日光燈鎮(zhèn)流器里找來的銅絲,做成琴弦;用家里閑置的木板和門條,做成鋼琴的架子。憑著超人的悟性和韌勁,王開羅的鋼琴做得還算順利。可是,當(dāng)做到鋼琴最關(guān)鍵的部分——擊弦機的時候,他犯難了。標(biāo)準(zhǔn)鋼琴擊弦機上有8000多個零件,他一周最多做10個零件,照這樣的速度,僅僅做鋼琴的擊弦機,就得花將近20年時間,到那時女兒都20多歲了,早就錯過了學(xué)琴的黃金時間。為了趕時間,王開羅決定先做架簡易鋼琴,標(biāo)準(zhǔn)鋼琴有88鍵,王開羅的簡易鋼琴只有60鍵。一年以后,一架縮小版的鋼琴終于造出來了。
得知王開羅做了一架鋼琴,人們都跑來看熱鬧。手工做的鋼琴還能彈出這樣好聽的音樂,沒有不佩服王開羅的。當(dāng)然,最佩服王開羅的是他的兩個女兒,在她們眼里,爸爸是無所不能的。
1975年,王開羅的三女兒出生了。王開羅又動了做標(biāo)準(zhǔn)鋼琴的念頭,他開始重新繪制標(biāo)準(zhǔn)鋼琴的圖紙。用了近一年時間,圖紙終于繪制好了。
圖紙有了,接下來依然是材料的問題。這次王開羅下定決心要用好料,為此他專門到徐州市木材市場搜尋到幾塊好木頭,又托朋友買了點兒廢舊鋼材,一共花了35元。這在當(dāng)時,可是夠王開羅全家吃上大半年肉的錢啊。
4個年頭過去了,王開羅又到了該做鋼琴的核心部分擊弦機的時候了。8000多個零件,他用了一年時間才做出了幾百個。他的一雙手,做得傷痕累累,連骨頭都露了出來。
眼看三個女兒一天天長大,還在用簡易的小鋼琴練琴,王開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一個變通的好辦法:把木頭做成木條,截成長短一樣的88段,這樣,鍵盤就做好了。安裝擊弦機時,要用一種有韌性且耐用的帶子,王開羅靈機一動,用解放鞋帶來替代。鋼琴里面的榔頭針,要用純毛的尼氈,王開羅就弄了條毛毯,裁剪開來,一層一層合在一起。核心部分都做好了,只要再來個漂亮的外殼,就大功告成了。沒有木料,王開羅就拆下家里的一扇床板。經(jīng)過幾百遍的油漆打蠟,床板變成了漂亮的鋼琴外殼。
1981年3月,用了近7年時間,花了大約600元錢,王開羅的這架標(biāo)準(zhǔn)鋼琴做好了,發(fā)出了美妙的聲音……
三個女兒親眼目睹爸爸那么辛苦地做鋼琴,因此,學(xué)琴都很刻苦認(rèn)真。在父親的培養(yǎng)和感召下,她們都彈得一手好鋼琴。大女兒從藝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后在澳門一所學(xué)校專門從事鋼琴教育,二女兒則留學(xué)日本,主修電子音樂專業(yè)。
如今,王開羅已經(jīng)65歲,他用幾年時間嘔心瀝血打造的鋼琴也完成了使命。2008年6月14日,王開羅把這架鋼琴捐贈給了深圳市博物館。打開琴蓋,浩大龐雜的構(gòu)造讓在場所有人看得頭暈?zāi)垦?,眼花繚亂。最后一次撫摸這架凝聚著自己血汗和幾千個不眠之夜的鋼琴時,王開羅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鋼琴被博物館收藏了,同時被收藏的是深沉的父愛。這架鋼琴將成為歷史,并讓人們記住,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父親,他用夢想、用沉甸甸的父愛、用鍥而不舍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手工傳奇。
(司志政摘自《莫愁·天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