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軍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其科學性、先進性、生動性、直觀性等特點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最佳選擇。在教學實踐中有效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能加大課堂容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并富有藝術性。然而,如果過多地濫用多媒體教學,就會喧賓奪主,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使學生在課堂上走馬觀花,只看熱鬧,不重內容,使課堂教學流于形式,也就談不上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多媒體運用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 多媒體課件風格和教師教學風格應一致性
課件必須充分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風格,選用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組織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思想更深刻地體現(xiàn)在教學中。因此,在設計課件時,教師應親自創(chuàng)作,把自身獨有的風格融入課件之中,既體現(xiàn)了自己的教學思想,又讓學生易于接受。不能使用多媒體了,就要把本來簡潔明了的教學內容,搞得花里胡哨、枝繁葉雜。這樣只能使學生霧里看花,不知所云,也就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輔助”的本意,弱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二、 避免把英語課變成單純的課件展示課
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刻意地追求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把英語課變成單純的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教師就成了“放映員”,學生就成了“觀眾”,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缺乏交流。為避免這種情況,我們應注重以下兩點:(1)教師要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多媒體僅僅是教師教學手段中的一種,只能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換言之,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多媒體處于被支配地位,它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輔助設施,不能反客為主;我們?yōu)榱私虒W而使用它,并非為了使用它而教學。是否使用多媒體,應取決于教學的需要,恰到好處地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2)多媒體使用的頻度應恰如其分。有些教師為體現(xiàn)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在一堂課中盡可能多地使用多媒體,他們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的參與率就越高,所教授的教學內容越易于讓學生掌握,因而課堂效率也就越高。事實上,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的無意注意過多,在有限的課堂上缺少語言訓練的時機。不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使用多媒體,教師都應明確:我們之所以要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用英語交際。
三、 注重多媒體和其他教學手段的結合使用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所起的作用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但這并不等于說,多媒體可替代其他一切教學手段,只有結合使用,才能取長補短,發(fā)揮最大的教學效益。(1)避免只重多媒體而忽視常規(guī)教學手段。確實,一些教師在初嘗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甜頭后,便改變了自己多年來形成的鮮明的教學風格,卻不知多媒體固然有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但其他媒體和教學手段的許多特色功能是它無法完全取代的,如實物、簡筆畫等在課堂教學中的功能不容忽視。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有做課件的必要,而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和手段,合理使用多媒體與常規(guī)媒體和手段,發(fā)揮各自長處,達到完美結合。(2)避免只看投影屏幕而忽視黑板的作用。在英語課堂上,我們應隨時根據(jù)教學進展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操練,從而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而且,優(yōu)秀的板書不僅精練,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疑問隨時調整、修改板書內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代替黑板,就會影響學生視覺感知的一貫性,使學生對本課重點、難點的把握受到影響,也因屏幕上內容一屏一屏稍縱即逝。這樣,學生對教材內容只有一個模糊、大概的印象,不能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也會影響學生記課堂筆記。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會影響多媒體在幫助我們解決教學疑難問題方面優(yōu)勢的發(fā)揮。
四、 體現(xiàn)“人本思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是“促進英語學習的條件是什么?我們如何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多媒體的使用,為我們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英語學科很多用 Flash、Power point 或 Author ware 制作的課件,往往側重于有聲動畫的制作,把教材中的素材通過動畫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增強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效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對文章或對話內容的理解。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多媒體只是把文中的情景和有聲語言展現(xiàn)給學生,但它無法取代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用英語進行的句型操練、交際對話,更無法取代學生的思維訓練。所以,我們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教師設置的情景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視聽器官、腦的想象活動、手的書寫都參與教學活動。也就是應當以促進學生手、腦、口并用,積極參與為著眼點,切不可為了追求一點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而不加選擇地使用課件。
總之,英語是一門實踐課,我們在制作課件時,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作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因此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開發(fā)其自主意識。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老師走。在制作課件時,我們不妨進行換位思考:一是把老師置于學生的感知角度,體會他們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訓練語言交際能力,以此來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從而落實教學目標和重點;二是把學生置于課件主人的地位,使學生在不斷的語言訓練中理解并掌握教材,進而運用,達到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境界。
(通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