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梅
蒼茫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沉寂千年的“死亡之海”,自上世紀90年代伊始,伴隨著塔里木勘探爆破,又一次震撼塔中大漠。
1989年黑色的石油使沉寂了千年的“死亡之?!鳖D時喧囂起來,兩萬多名優(yōu)秀兒女匯集到大漠深處。
2004年從中國石油大學碩士畢業(yè)懷揣“想成材就到塔里木,做個響當當?shù)乃锬臼腿恕钡膲粝?,毅然選擇塔里木的陳利新,從一名學生成長為塔中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油藏評價所工程師,塔中油田的籌建凝聚著他和伙伴們的心血,如今已在沙海堅守了4個春秋。沒有綠色,沒有飛鳥、沒有走獸,惟有的是燥熱的陽光、肆虐的沙暴、狂暴的大風。
陳利新的研究工作是從塔中碎屑巖開始的。
接著,陳利新又來到塔中勘探室工作,從事碳酸鹽巖研究的艱辛之路。一次,領導讓其進行塔中26井區(qū)礁灘體的井位研究和匯報工作。當時他非常興奮,但一進入工作就必須收集相關的資料,觀察20余口井的巖心,分析薄片。經(jīng)常在巖心庫一呆就是一整天,接著是地震資料的解釋和失利井的分析,最后是區(qū)塊評價和目標優(yōu)選,常常加班到深夜兩三點鐘。在
孫陽洋,這位2005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的塔中采油隊隊長。2008年5月16日,TZ169井集輸管線刺漏。當他到達現(xiàn)場后,緊張有序地的按照安全標準執(zhí)行搶險步驟。炎炎烈日炙烤著浩瀚的沙漠,地表溫度達55℃,依然有條不紊地放空泄壓、挖操作坑、堵漏補焊、安全監(jiān)護、收落地油……汗水如雨一般淌,衣服和臉上留下了道道白色的印記。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刺漏處理完畢。為了安全是才,孫陽洋和同事們一道日夜馳騁沙海,用青春和熱血點燃無垠的沙海。
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荒漠,如同陳利新、孫陽洋這樣情注沙海的青年人還有許多。
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孕育了一簇簇絢麗的鮮花,簇擁著塔中年輕的油田開發(fā)者:“國家高效開發(fā)油田”、“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杰出青年文明號”……黨和國家領導人吳邦國、溫家寶、王兆國等先后來到塔中與年輕的開發(fā)者分享成功的喜悅。
默默流淌的塔里木河可以作證,依然奮戰(zhàn)在塔克拉瑪干沙海的年輕石油人,用自己的青春、血汗乃至生命,以閃耀著時代光芒的偉大創(chuàng)新精神,譜寫著西部大開發(fā)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