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叫阿聰的應屆畢業(yè)生,跟我講了這樣一段親身經歷。剛畢業(yè),阿聰便被一家公司看中,當別人還在四處為工作奔忙的時候,他卻滿懷信心地上班了。阿聰想,既然公司領導這么看重自己,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績來。
可是,時間一長,阿聰的那股子干勁就沒有了。因為他看到很多同事上班遲到,下班早退,還有人在上班時用電腦玩游戲,這樣,阿聰便成了一個不合群的人。處處被人排擠的滋味不好受,于是阿聰也慢慢地學會了跟同事們一樣,遲到、早退,上班打游戲。同事們果然不再排擠他了。就在阿聰覺得自己已經完全融入到團隊中的時候,他突然被公司辭退了。
阿聰只得再找工作。第二份工作跟第一份差不多,剛開始也遭到了那些老員工的排擠,可是,只要阿聰學老員工的樣,老員工便不再排擠他了,但時間不長,他又被公司辭退。這樣跳了好幾家公司,阿聰還是沒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眼看那些比他遲好久才找到工作的朋友卻比他干得好,阿聰苦惱極了。
阿聰的經歷讓我想起一位公司領導的抱怨:現(xiàn)在的人才真是難找。原因是找來了好多看似不錯的新員工,過不了多久,便跟老員工一樣,變得毛病多多,就跟愛模仿的卡拉卡爾獰貓似的。于是,只得辭退再找。一家公司之所以要招聘新員工,就是想彌補老員工的不足。如果新員工不能給公司帶來一股新的力量,而是跟老員工一樣長了一身的臭毛病,那還需要這些新員工干什么?不如就用那些老員工好了,盡管老員工毛病多,畢竟對業(yè)務熟練,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
阿聰其實就像卡拉卡爾獰貓??ɡ枺挥诹_馬尼亞南部的一個城鎮(zhèn),屬奧爾特縣。在那里的平原上,生存著一種貓,叫做卡拉卡爾獰貓。
卡拉卡爾獰貓喜歡捕食貼近地面的飛鳥。它們特別喜歡吃一種黑色的小鳥,那種鳥主要靠吃麝身上的虱子為生。卡拉卡爾獰貓捕食的方法就是,不緊不慢地跟在麝的身后,既不能驚嚇了麝,趕跑了鳥兒,又要讓自己跟麝保持距離不能太遠,能夠一下將鳥兒捕獲。這種方法是卡拉卡爾獰貓家族一代代傳下來的,既古老又費神。后來,卡拉卡爾獰貓想出了一個新的捕獵方法,那就是將自己裝扮成麝。
麝是一種食草動物,由于卡拉卡爾獰貓的體型跟麝差不多,于是便常常模仿麝的樣子假裝吃草,還將麝的糞便涂在自己身上,等黑色的小鳥尋著麝的糞便氣味來吃它身上的虱子時,它便會突然跳起來將鳥兒捕住吃掉。模仿麝來捕獵,既簡單又省力,卡拉卡爾獰貓就是以這種方式捕得了大量食物。
那里的平原上還生活著一些土著居民,他們喜歡捕麝。主要原因是雄麝的身上有香囊,人們俗稱為麝香,那是一種名貴的藥材,價值不菲??墒?,那些土著居民總是將卡拉卡爾獰貓給捕了回來。因為卡拉卡爾獰貓模仿麝模仿得太像了,以至于連土著居民也誤以為卡拉卡爾獰貓就是麝,結果,很多卡拉卡爾獰貓就這樣替麝葬送了性命。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像阿聰這樣的人并不少。有學者將這種現(xiàn)象定為卡拉卡爾獰貓現(xiàn)象。盡管學習和模仿他人,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一些實惠,但一不留神就會掉進模仿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別人的光輝能夠照亮你的身影,別人的陰影也能將你淹沒。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