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法院禁止長城精靈轎車在歐盟銷售,否則將面臨高額處罰;而在河北,菲亞特兩次落敗
似乎是風水輪流轉,與五年前通用大宇訴奇瑞QQ抄襲SPARK形成鮮明對比,第一例中國汽車公司狀告跨國汽車集團侵犯商業(yè)秘密的官司,正在長城汽車(02333.HK,下稱長城)與意大利菲亞特集團(下稱菲亞特)之間上演。
“十一”前夕,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向位于上海的菲亞特中國商務有限公司(下稱菲亞特中國)送達了起訴狀,內容是“長城汽車狀告菲亞特侵犯其商業(yè)秘密”。長城汽車有關負責人稱,菲亞特曾以“商業(yè)間諜”的方式,私自到長城廠區(qū)的研發(fā)場地,偷拍了第一款轎車“長城精靈”在研發(fā)期間的照片。
這已經不是長城與菲亞特之間的第一起官司了。
從2007年起,圍繞著長城生產的精靈轎車,是否“抄襲”菲亞特熊貓轎車,在意大利都靈和中國河北,兩家企業(yè)已經打了兩年的跨國官司。結果是,在意大利,法院禁止長城精靈轎車在歐盟銷售,否則長城公司將面臨每輛車1.5萬-5萬歐元(約合15萬-50萬元人民幣)的高額處罰;而在河北,菲亞特兩次落敗。
被拒收的訴狀
中國汽車公司與跨國巨頭之間,商業(yè)恩怨從來沒有斷過。
今年9月底,菲亞特中國收到一份來自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件,收信人是意大利菲亞特集團下屬的汽車股份公司。菲亞特中國以不是意大利菲亞特汽車股份公司為由拒絕簽收,要求法院送回意大利。
“這就像兩個兄弟,一個兄弟是不會拆法院送給另一個兄弟的信的”,接近菲亞特高層的人士李孟(化名)如此解釋菲亞特中國的理解。
出于種種原因,菲亞特中國并不愿公開說明此事。
10月10日,此事開始在媒體上曝光,并很快被冠之以首例“汽車間諜案”。長城發(fā)布一份公開稿件稱:“菲亞特作為競爭對手,通過假扮成長城汽車的客戶或采用其他虛構身份,以‘商業(yè)間諜’的方式,偷偷潛入長城汽車研發(fā)場地,刺探到了長城精靈的研發(fā)進展、研發(fā)方向,這對于長城精靈的競爭車型來說具有極大的商業(yè)價值?!辈⒄J為,“菲亞特這種以不正當手段竊取他人研發(fā)信息的行為侵犯了其商業(yè)秘密?!?/p>
而在歐洲,有媒體表示此消息是“令人震驚和侮辱性”的,并認為技術實力雄厚的菲亞特是不可能去偷長城汽車技術的。
10月19日,迫于“間諜門”的說法,菲亞特中國發(fā)表聲明稱,“菲亞特(集團)汽車公司目前尚未接到媒體報道中所提及的法律文件,因此我們并不了解導致這項訴訟產生的理由?!蓖瑫r,菲亞特強調說,“在110年的歷史長河中,菲亞特從沒有抄襲或仿效過世界上任何其他汽車生產商的外觀設計或風格造型?!?/p>
對此,長城汽車長期法律顧問劉宏凱坦言,此事與最近兩年內兩家企業(yè)的官司有關。“我們沒有狀告菲亞特抄襲我們,我們狀告的理由很單一,那就是偷拍?!?/p>
目前,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正準備通過司法途徑向意大利菲亞特送達起訴狀。
劉宏凱稱,“長城發(fā)現,菲亞特在意大利都靈和中國起訴時,所提供的證據中,很多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到廠房,尤其是研發(fā)中心偷拍的,我們感到很震驚。原因是,長城的保安措施非常嚴密,連我進入廠區(qū)都要經過檢查,他們是怎么進來的?到底又偷窺到我們多少研發(fā)秘密?于是,從今年6月起,我們開始著手搜集資料,并提起上訴?!?/p>
“任何國家都不允許競爭對手到廠區(qū)里私自拍照?!眲⒑陝P強調,他最關注、也最想通過這場官司弄明白的是,菲亞特是如何進到廠區(qū),如何偷拍的。如果證實長城汽車里有菲亞特買通的“內鬼”,不排除起訴菲亞特涉嫌“商業(yè)賄賂”。
站在菲亞特的角度,李孟稱,長城采用的是“低檔、庸俗的手段”。
他提出了兩點質疑。首先,如果長城汽車覺得自己有理,為何不在意大利起訴菲亞特,而是選擇在已經判定其外觀知識產權官司獲勝的河北法院;其次,在這兩年間的官司里,長城若認為菲亞特提交的證據是非法獲得的,為何不當庭提出來,而是在河北法院宣布其勝訴后又爆出所謂“間諜門”的消息。
李孟還解釋說,長城所說的偷拍,其實指的是取證。而此前菲亞特與長城的官司聘請的是一家中國的律師事務所和一家在中國有辦事機構的國際律師事務所。取證是由律師負責的,菲亞特自己是不會去取證的。長城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對此,劉宏凱則明確表示,菲亞特及其律師方,沒有與長城進行過任何溝通,完全是在長城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廠偷拍。估計偷拍的時間應該是在2007年上半年,菲亞特起訴長城汽車之前。
“菲亞特除了偷拍照片,完全有可能還刺探到我們的其他商業(yè)秘密,這次一定要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決不手軟。”長城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商玉貴表示。
“逼和”菲亞特?
不過,作為律師,劉宏凱認為,“官司也不一定雙方非要通過法律較量個高低,不排除雙方坐下來談判的可能。也就是說,通過談判,使雙方達到各自利益最大化?!?/p>
“說實話,企業(yè)最不希望的就是打官司,動輒上億元的訴訟費用,耗時耗力?!眲⒑陝P說。而這話被解讀為長城求和的一個信號,目標是“各自利益最大化”。
目前,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其最大化的利益是意大利法院能夠允許長城精靈轎車在歐盟銷售。長城一直都把進入歐盟市場作為其海外戰(zhàn)略重頭戲。
今年9月,長城有四款車型(不包括精靈轎車)通過了歐盟認證,在產品技術、品質上掃清了在歐盟銷售的障礙。但是受累于與菲亞特的官司,長城遲遲不敢貿然進入歐盟。
而精靈這類小型車,又恰恰是歐洲市場最熱銷的類型。
但根據意大利都靈法院頒布的禁令,因長城精靈轎車與菲亞特熊貓的車型外觀相似,禁止其在歐盟宣傳、推廣、許諾銷售、進口及推銷長城精靈。意大利進口商首次進口一輛精靈轎車將被罰款1.5萬歐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如果進一步違反該命令,最高可獲5萬歐元(約合5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對于菲亞特來說,也在苦苦尋找進入中國的機會。
今年7月,菲亞特與廣汽集團簽署了一份基礎性協議,宣布投資4億歐元建立整車合資企業(yè)。
目前,此項目正處于政府審批的關鍵期。盡管劉宏凱和李孟都表態(tài)此官司不會影響廣汽菲亞特項目的審批,但顯然,菲亞特此時并不愿節(jié)外生枝。
因此,李孟分析稱,長城汽車此時拋出“間諜門”,目的有二。一是,嚇唬菲亞特,最終逼迫菲亞特坐下來談判,象征地給菲亞特支付點外觀專利使用費,讓菲亞特同意其在歐盟銷售;二是,即便雙方達不成和解,長城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媒體關注,提高知名度。
劉宏凱則表示,“這只是兩個企業(yè)間運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較量”“不是報復性行為,我更愿意把這看做是長城汽車的反擊戰(zhàn)”“透過長城狀告菲亞特,顯示出國內企業(yè)開始成熟,學習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p>
同時,劉宏凱堅決否認長城汽車是在利用廣汽菲亞特合資項目審批關鍵期來威脅菲亞特,“我們是在6月就開始著手準備,那時候還不知道他們與廣汽組建合資公司的事情。再者,此次訴訟,與菲亞特在中國合資項目沒有任何關聯性,審批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事情,我們做不了任何文章?!?/p>
不過,劉宏凱強調其個人認為,“國外法院在判決過程中,不排除會受到貿易保護等各種干擾。菲亞特的定位是小型車企業(yè),其在全球小型車市場非常出色。而長城未來在轎車上的定位也是小型車,但中國汽車獨有的性價比等優(yōu)勢,一旦長城汽車的小型車大量出口,對菲亞特可能會是一種沖擊。因此菲亞特之前提出的訴訟都可以理解,可能是害怕中國的產品和企業(yè),不希望有競爭對手?!?/p>
而李孟則從菲亞特的角度擔心此案被過分政治化、民族化,進而與近期歐美諸多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案件結合起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由外觀侵權而引發(fā)的企業(yè)間官司,完全上升不到貿易保護的高度。”
同時,李孟強調,菲亞特的立場是尊重中、意兩國的法律和法院判決。
難言的結局
在長城與菲亞特糾紛之前,通用與奇瑞、豐田與吉利也曾因知識產權而打過官司。這些官司中,所涉車型外觀的相似程度更高,但最終,通用、豐田等跨國公司還是選擇了和解。因此,一些汽車業(yè)內人士認為,急于進入中國的菲亞特最終也可能會選擇息事寧人。
但李孟認為,與之前的官司不同,長城最終目的是想到歐盟去賣車,而不是僅僅在中國賣車。這是菲亞特所難以接受的。因此,李孟猜測,菲亞特總部很難接受和解。
劉宏凱并不這樣認為,“長城與菲亞特在都靈的官司并沒有判決,相關的禁令只是一個訴前禁令,是初步裁定結果。即在官司結束前,由菲亞特提出對爭議車型進行禁令,由菲亞特繳納保證金。目前的真實情況是,國內的兩起訴訟均已結束,以長城獲勝為結果。而在都靈一審還在進行中,明年3月會再次開庭。可以說,一切結果都還未定?!?/p>
而李孟則認為這是商業(yè)道德的問題,長城的做法實際上是采用一個非道德的手段,抄襲了菲亞特花費了巨大人力、財力設計出來的優(yōu)秀產品,最終達到了在短期內馬上擁有一款新品的目的。
這種做法是意大利消費者所難以接受的。從長遠來看,對中國汽車發(fā)展和形象也是不利的。
劉宏凱的解釋是,精靈這款產品早已在中國申請了外觀專利,不存在菲亞特說的侵犯外觀專利事實。
劉宏凱說,他現在正在集中精力做的事情是,搜集各種資料,包括菲亞特和社會各界的相關觀點,“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抗辯的理由。以往都是跨國公司狀告中國企業(yè),尤其是在汽車行業(yè),長城狀告跨國公司還是第一個案例,我們可參考的依據并不多?!?/p>
這注定將是一個復雜、難以辨清的官司。在法律界內也有共識,外觀知識產權官司非常難打。原因是各國把握的尺度不一樣,有些國家可能認為相似度達到10%就算侵權,有些國家可能認為達到90%才算侵權。
在中國汽車業(yè)內,很多車企在私下里已將模仿視作快速發(fā)展的一個必經階段,理由之一是日韓車企此前也曾這樣做過。近兩年,奇瑞、吉利等主流民族汽車企業(yè)經過了近十年發(fā)展后,也紛紛加大正向開發(fā)的力度(汽車業(yè)內將模仿視作逆向開發(fā))?!?/p>
背景:案件溯源
2006年,長城汽車生產的首款轎車精靈參加意大利車展。目標很明確,長城希望通過車展預熱,將這款車引入意大利市場,并由此延伸到整個歐盟市場。
但菲亞特認為,長城的精靈轎車抄襲了其經典產品熊貓,并在2006年12月宣稱會對長城汽車采取法律行動。2007年4月和6月,菲亞特汽車分別在意大利和中國對長城汽車提起了訴訟。
2007年6月,意大利菲亞特公司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長城汽車的精靈轎車侵犯了其在中國的新熊貓汽車外觀設計專利權。
7月26日,長城汽車收到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該判決駁回了菲亞特汽車對長城精靈轎車侵權的起訴。該法院認為,依據菲亞特外觀設計專利所展示的圖片,與長城精靈車型比較,其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均與菲亞特熊貓轎車外觀設計專利具有明顯區(qū)別,尤其是一般消費者關注的車型前臉和尾部的區(qū)別最為明顯,該明顯的區(qū)別不會導致一般消費者對兩車型設計的誤認。判決稱,由判決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菲亞特可就法院的判決提出上訴。
隨后,2008年12月,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對菲亞特公司上訴長城精靈外觀設計侵權一案不予支持,駁回菲亞特上訴,長城汽車勝訴。
就在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做出判決前十天,意大利都靈法院頒布禁令,因長城精靈轎車與菲亞特熊貓的車型外觀相似,禁止其在歐盟宣傳、推廣、許諾銷售、進口及推銷。意大利進口商首次進口一輛精靈轎車將被罰款1.5萬歐元;如果進一步違反該命令,最高可獲5萬歐元的罰款。此禁令,被外界視為長城在都靈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