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鄰村上小學(xué)五年級。
正是三九天氣,潔白的雪花漫天飄灑,分不清天地河山。我頂著狂風(fēng)趕到“家”里,一看,娘不在,鍋冰涼。我的肚子餓得前墻貼后墻,干癟癟的,冷得像鍋灶一樣。我意識到娘一定在那個地方,于是我邊喊邊向熟悉的河岸跑去。
娘經(jīng)常給我講,刮大風(fēng)下暴雪時最是拾柴的好天氣。她說運料河岸上有棵大柳樹,春秋天氣,枝繁葉茂,是小鳥的天堂;到冬天,一刮風(fēng),樹枝就吱啞吱啞地響,一搖晃,干棒就啪啦啪啦地往下掉,拾都拾不及。因此,風(fēng)越大,娘就越高興。
我跑啊,跑啊,想一眼看到火熱的太陽似的。但雪霧迷眼,雪岸漫長,看不到娘的身影。我知道,娘的腳很小很小,那是她小時裹腳時,硬是把幼嫩的腳趾骨裹斷了。她走起路來一搖一晃,但搖晃不掉她的悲慘命運:她六歲時,父親餓死在荒郊;八歲時,母親慘死于肺癆;十四歲時,弟弟被亂軍打死。孤苦伶仃的她,熬到十八歲,由親戚做媒,便坐著父親的小土牛,在這個窮家當(dāng)了童養(yǎng)媳。
娘四十歲時,我來到了人間。娘擠盡奶水養(yǎng)活了六個子女,兩個乳房早已軟塌塌地耷拉下來了;對我的一呼一吸,更是寄予了全部的愛。那時家里窮得丁當(dāng)響,八九張嘴吃著可憐的大鍋飯,一頓飯放上兩碗圓轱轆紅薯干,就算是過大年了。我餓極了,就在稀湯寡水里撈啊,撈啊,撈啊撈,半天沒撈出希望,卻撈出嫂子一頓惡狠狠的咒罵:撈,撈!就你知道死撈,撈你個命!脫光腚下去撈!嫂嫂的大白眼珠子像雪亮的刀子,刺得我的眼淚嘩嘩往下掉。娘聽在耳里,痛在心里,像刀割一樣,淚水只能往肚里咽。因為她不當(dāng)家啊!娘只好看著我拖著沉重的腿向?qū)W校跑,那年,我十三歲。
萬般無奈的母親,為了讓我讀書,怕我挨凍受餓,就在三里外親戚的庵棚里,支鍋燎飯,給我安排了溫暖的“家”,讓我躺在她溫暖的懷里。一年來,送冷迎暖,忍饑熬寒,我從沒離開娘半步啊,可眼下,卻像離我十萬八千里。我邊跑邊喊:“娘——俺娘——”
喊聲壓過風(fēng)叫雪吼,穿透茫茫雪霧。
忽然,我發(fā)現(xiàn)太陽了,我看見娘的身影了。但是她那魁偉高大的身子卻躺在厚厚的雪褥中,昏迷不醒了,身邊只有一大捆干棒無聲地陪伴著她。我發(fā)瘋地喊著娘,似乎被霹靂擊倒,連滾帶爬,抱起一顆冰冷的太陽。原來,娘是想早點兒回家做午飯,但背不起一大捆干棒,大風(fēng)一踅,負重的她,一個趔趄,滑倒在雪岸邊。
朔風(fēng)叫,雪花揚。過了好一會兒,娘睜開昏花的眼,無力站起來,指著身邊的一大捆干棒,拉著我的手苦笑著:“好,乖孩子,今天好了,咱有柴禾了,能燒鍋了?!边@時,我神經(jīng)質(zhì)地覺得娘的手冰涼冰涼,再仔細一瞅,猛然發(fā)現(xiàn):娘粗糙的手已被干棒劃破了,淌出的鮮血染紅了白雪。我哭了,想用力背上柴捆回家,此時,娘閃電般站起,奪過柴捆背到肩上:“走,孩子!甭累著你,下午還要上學(xué),你還沒吃飯呢?!逼鋵崳倚睦锴宄?,娘比我還餓呢。
長長的雪岸線上,娘拖著疲憊的身軀使勁兒拽著我前行,是那樣堅忍,那樣有力!
攝影: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