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琪
假日,臺灣埔里“造紙龍”觀光工廠涌進人潮,一看到陳列架上的瓦楞公仔,連連驚呼:“哇!這大象、長頸鹿,還有小狗,都好可愛喲!”又迫不及待買了DIY材料包,打算親手體驗。
正當大人們聚精會神地把一張張瓦楞紙條,黏成紙娃公仔的頭、身體、腳,小孩們已在草地上推著游戲車玩得不亦樂乎?!斑@車子,是利用工廠的紙軸廢料做成的?!睆垜椼懻f。
走進廠區(qū),張憲銘拿起喇叭,對著五顏六色的包裝紙墻,唱作俱佳地解說:“這些都是我們的產(chǎn)品,這張是用埔里茭白筍殼打碎加紙漿做的,這張有洞的叫做云龍紙,法國人都用來它來包紅酒……”
鐵工轉(zhuǎn)型學造紙
“其實,我們做紙已經(jīng)30年了?!眮淼脚f廠區(qū)“埔里造紙廠”,機器轟隆隆運作。張憲銘的哥哥張健福忽然朝旁邊一比:“這是花藝膠帶,全球我們產(chǎn)量最大,每月出口兩個40英尺貨柜?!?/p>
“還有這部機器,40多年了,比工廠還老,當初爸爸買二手貨自己改的……”張健福開玩笑說:“我們本來是做黑的,后來才漂白,改做白的(白紙)……”父親張慶祥原經(jīng)營鐵工廠,上個世紀60年代,張家的鐵工廠生意很好,可惜20世紀70年代,一紙林木禁伐令,張家事業(yè)陷入危機。
“老爸想轉(zhuǎn)型,也曾做過高山蔬菜運輸機?!蹦悄觐^,埔里紙業(yè)正興,因為水質(zhì)好、含鐵量低,做出來的手工書畫紙不易變黃,還引來日本人跨海搶購,“買紙還要排隊?!睆埥「Uf。
而熟悉機械的張慶祥,常被紙廠請去幫忙維修機器,因此看上制紙商機?!澳菚r埔里大多是手工紙廠,機械紙沒幾家。老爸認為人工越來越貴,未來一定會工業(yè)化,決定開機械造紙廠?!?/p>
廠小收賬被羞辱
但張家的轉(zhuǎn)型路,一開始便困難重重,張健福說:“那時環(huán)保意識逐漸抬頭,光工廠執(zhí)照我們就申請了好幾年才下來。人家說,一張公文蓋300粒印章,一點也不夸張!幸好,最后一張執(zhí)照被我們拿到了?!?/p>
1979年,埔里造紙廠終于誕生了。但利潤較高的書畫用紙市場早被占據(jù),“只能先揀別人不做的鈔袋紙、燙發(fā)紙,利潤很低,整整虧了5年,幸好老爸撐下來了?!睆埥「Uf。
紙廠草創(chuàng)的艱辛,陪著父親一路走來的張健福也嘗到個中酸苦,“買原料都要用現(xiàn)金,賣給人都被賒賬,收錢還得看人臉色?!庇幸淮?,張健福跟客戶收款,“對方直接把支票丟在地上?!彼攬鲢蹲?,“要不要揀?這可是十幾萬元(新臺幣,下同),能讓工廠再撐一陣子?!钡且豢趟舶l(fā)誓,要讓紙廠壯大,不再被羞辱。
員工背叛搶客戶
當時埔里手工紙較貴,又常缺貨,張家的機械印刷用紙漸漸打響名氣,好不容易業(yè)務漸有起色,又突遭員工背叛。張憲銘印象深刻地說:“我永遠都記得,那是1987年5月28日,我剛進臺北業(yè)務部上班沒幾天,6月1日,我一到公司,整間工廠空蕩蕩的,只剩下我一人?!?/p>
而且事情不只是離職那么簡單。張憲銘直到跟客戶請款時,才發(fā)現(xiàn)慘遭員工背叛,“原來員工早預謀跳槽,還反過來削價競爭??蛻粢蠼祪r,否則不再續(xù)約?!被貞洃K痛經(jīng)驗,他不自覺提高音量,“我那時才20多歲,就這樣被逼著在很短時間內(nèi)成長?!?/p>
“要賠錢賣還是要流失顧客?”無路可退的張憲銘,被逼得不得不正面迎戰(zhàn),“部分商品,我干脆半價犧牲打……打到對手受不了,邀我坐下來談……這時,怎么能放棄!一旦坐下來談就沒完沒了……”
赴外參展拓市場
張憲銘“半價綁約半年”的策略奏效,顧客主動上門。沒風光幾年,就碰上上世紀90年代大陸廉價紙品傾銷,埔里紙業(yè)榮景不再。由全盛時期的50多家,銳減到十多家。
張健福說:“以前外銷都通過貿(mào)易商,利潤越來越薄,只能靠自己?!?996年起,除了到臺北世貿(mào)參展,張健福更試著跨出臺灣,隨貿(mào)協(xié)到海外參展接單。
“我一直想去埃及、非洲,團費實在太貴,剛好貿(mào)協(xié)要帶廠商出去,我就報名了。”張健福沒料到竟誤打誤撞,開發(fā)了處女市場,“同行重心都在歐美,非洲沒人要去。我到第一站摩洛哥,就拿到訂單?!?/p>
技術研新創(chuàng)品牌
回臺后,張健福找來工研院協(xié)助開發(fā)新紙材,“像這張有洞的包裝紙,生產(chǎn)過程一體成型,不是二次加工,這技術除了日本,只有我們有。我們還把紙張商品化,像這款吸油面紙,在海外賣得很好,用三角形切面裁割,點子是從保鮮膜來的,我們有專利……”
以前一張半成品白紙只能賣2元,做成高級包裝紙后,一張可賣4元以上。這讓張健福更加確定轉(zhuǎn)型方向。除了提升技術,張健福更積極到海外參展。他指著世界地圖上插滿旗幟的輝煌戰(zhàn)績說:“五大洲、60多個國家,都有我們的客戶?!彼d奮提及剛從朝鮮回來,“對方很喜歡我們的紙,沒錢還打算用魚貨跟我們換,哈哈!”
張家積極擴張版圖,張憲銘卻遺憾,營銷世界各地,卻沒人知道這些紙來自埔里,他認為:“唯有品牌才能永續(xù)經(jīng)營?!迸c哥哥張健福商量后,前年花2000萬元,成立造紙龍手創(chuàng)館觀光工廠。
解說商品攬游客
但張憲銘沒料到,這竟成了他人生的第二大挫敗。他說,從制造業(yè)轉(zhuǎn)為與消費者面對面接觸的服務業(yè),“很難。以前一筆訂單上百萬元,3小時成交;現(xiàn)在要讓顧客掏出1000元,得講一整天?!?/p>
張憲銘不服輸,親自導覽、解說,“這樣才知道顧客反應、流程順不順?!彼€推出紙公仔DIY材料包,讓游客體驗動手樂趣。而瓦楞紙公仔,是張健福利用機器紙切割時丟棄的邊條做成,這幾年熱賣,坊間更出現(xiàn)不少仿冒品。
就像多年前被逼到無路可退,這讓張憲銘燃起斗志,他更積極地開發(fā)新品,與設計師合作,做出可水洗的紙背包,但“還要克服成本太高的問題,才有市場”。
張健福與張憲銘,一個往外擴充版圖,一個安內(nèi)建立品牌,遺憾的是“7年前爸爸因病突然過世,來不及看到這一幕?!鄙頌槔洗蟮膹埥「#患缣羝鹬負拔业募绨蚝苤亍钡艿軓垜椼憚t說:“老大的壓力的確較大?!彼谕旒堼埐缴宪壍溃值軅z攜手壯大父親的紙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