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頡
報社經歷為影視開道
2001年,湖南報業(yè)市場的戰(zhàn)火剛剛燃起,硝煙在晚報和幾家都市報之間彌漫。就在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際,時任某日報總編輯的倪鷹卻悄然離開了報社,誰也不知他行蹤何去。
倪鷹領導的這份日報前身是一份周二版的報紙。在那個報業(yè)競爭尚不激烈的年代,倪鷹認識到深度報道很受讀者的關注,于是先后采編了“月中版”和“月末版”。據(jù)統(tǒng)計,這兩版當時在全國發(fā)行量達到160萬份,每一期的利潤可達3萬元。經過十余年的拼搏,2000年初,這份周報脫穎而出,成為當?shù)剌^有影響力的日報,倪鷹帶領團隊前往《華商報》、《成都商報》和《深圳商報》等報社學習,運籌帷幄。網羅人才,革新版面,自辦發(fā)行,一時間竟讓當?shù)仄渌麕状髨笊缛缗R大敵。半年時間里,倪鷹主導的這份報紙嶄露頭角,激活了當時相對沉寂的報業(yè)市場,而他激流勇退,懷揣夢想奔赴了遙遠的北方。
2003年,電視劇《男才女貌》在央視播出.立刻風靡全國,投資創(chuàng)作這部電視劇的是北大星光集團。重出江湖的他華麗轉身,出任這家影視公司的董事長。并先后出品了《女才男貌》、《男才女貌2》等電視劇和《男才女貌》、《情人結》和《革命到底》等電影。
從報社總編轉變成影視老總,倪鷹說這并非偶然,“我從小就喜歡電影,一直在關注和了解影視行業(yè),后在文學雜志、時政雜志和報社工作多年,鋪墊了基石,從文學到新聞再到影視業(yè),都是大文化領域,因此運作起來相對熟悉一些?!?/p>
在影視行業(yè)打拼數(shù)年多,倪鷹對傳媒的關注從實踐者轉變成投資者。據(jù)了解,北大星光集團旗下?lián)碛袃纱髽I(yè)務,分別是影視投資制作和傳媒產業(yè)股權投資。倪鷹告訴記者,北大星光集團已先后和國內多家新聞出版企業(yè)進行股權投資洽談。
“投資傳媒產業(yè),可為影視業(yè)務的發(fā)展提供大量優(yōu)秀的人才和資源,又能反哺傳媒產業(yè),做大做強文化產業(yè)。”倪鷹如是說。
投資影視戰(zhàn)略轉型
北大星光集團自開山之作《男才女貌》一炮走紅后,北大星光集團在青春時尚系列題材上高歌猛進。先后拍攝了《女才男貌》、《現(xiàn)代美女》、《男才女貌2》和電影《男才女貌》等影視劇,在國內引起了不俗反響。目前,“男才女貌”品牌價值評估高達11.42億元,有幾家企業(yè)擬洽談獲取該品牌的經營權。
據(jù)了解,近年來隨著古裝劇、年代劇及悲情劇收視走高,以“男才女貌”品牌系列為代表的青春時尚劇遭遇到一定播出與收視阻力,面臨這樣的現(xiàn)實,北大星光集團一方面執(zhí)著堅持青春時尚劇投資創(chuàng)作,一方面實行戰(zhàn)略轉型,投資制作大題材大視野同時又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主旋律作品。倪鷹說:“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面貌都煥然一新,青年人的工作狀況、婚戀狀況等最能折射出泱泱中華的勃勃生機,用青春劇來詮釋年輕人的狀態(tài)是我們的堅持。是我們的責任。而以建國六十周年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重大人物或歷史背景為題材的影視精品大戲,是對原有青春時尚劇的豐富與補充?!?/p>
在這一戰(zhàn)略思想指導下,2008年,北大星光投資了電影《袁隆平》、電視劇《北大荒》、《去延安》等一系列以建國六十周年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重大人物或歷史背景為題材的影視精品大戲。“我們投資拍攝的《北大荒》、《袁隆平》、《去延安》和《革命到底》等主旋律影視作品,并非單純地圖解政治。而是實現(xiàn)觀賞性、藝術性和商業(yè)性的統(tǒng)一。”倪鷹如是說。
金融危機將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2009年1月11日,第66屆美國金球獎頒獎盛典舉行。笑對金融危機,頒獎嘉賓半帶戲謔半帶希冀地說:“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造就了好萊塢,現(xiàn)在,我們的機會再一次來臨了”。
在中國的影視制作格局中,尤其是電影產品,資金主要來源于國際基金和風險投資、金融借貸、企業(yè)資金、政府專項資金、影片預售和置入廣告融資等。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帶來陣陣寒意,影視行業(yè)自然所受沖擊不小,一方面,投資方因為金融危機,收縮投資計劃,另一方面,電視臺廣告收入減少后,會壓低電視劇購買的數(shù)量和價格。
倪鷹說:“由于電視臺的廣告額減少,就會嚴格控制電視劇購買成本,壓縮數(shù)量,壓低價格,影視公司的資金流受到沖擊,并因此淘汰一批競爭力不強的企業(yè)。投資電影的基金和企業(yè),在這一時期出手也相當謹慎?!背酥?,金融危機還影響影視產業(yè)鏈的開發(fā)。據(jù)了解,北大星光集團打造的“男才女貌”品牌,在產業(yè)延伸的路上正等待時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倪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影視的發(fā)展前景相當樂觀,他也拿1929~1933年的美國經濟危機造就了好萊塢舉例說:“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行業(yè)會進行新一輪洗牌,將泡沫擠出來,加上國內各省市加大文化產業(yè)投入,對影視產品的需求量上盡管有所壓縮,但會促進專業(yè)的影視公司在質量上下功夫,制作更多的精品力作。我相信,金融危機是促進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機會,尤其是向國際進軍的機會?!?/p>
品牌化.民族化和國際化的最好時機
《功夫熊貓》、《功夫之王》等好萊塢電影在中國放映的時候,國人感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竟然打上好萊塢的烙印在世界傳播。倪鷹認為,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全球的影視業(yè)受到沖擊,中國電影人應抓住機遇,以民族題材和風格,制作投資品牌影視產品,走向世界,提高我國的軟實力。
一個國家靠硬實力只能成為大國,只有同時具備軟實力才足以稱之為強國。追求美好情感、充滿人文關懷的民族影視作品,可以打破不同種族、不同國度、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固有界限,在觀眾中間產生共鳴,增強國家的軟實力。倪鷹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諳文化精髓的中國人,才能賦予民族題材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審美情趣,才能為民族品牌注入永恒的生命力?!睋?jù)了解,由北京星光國際傳媒投資的大制作電影《花木蘭》將于2009年開機,目前所有的籌備工作已就緒,重大民族題材的電影《長城》亦在運作之中。
中國影視開拓國際市場需要國際專業(yè)人才。在倪鷹的帶領下,北大星光集團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男才女貌》等作品在海外17個國家播映,電影《好大一對羊》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國際化之路走在國內影視公司的前列。他告訴記者:“我們擁有一支優(yōu)秀的海外發(fā)行隊伍,熟悉當?shù)氐陌l(fā)行規(guī)則?!?/p>
“瞄準國際市場,走民族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影視創(chuàng)作之路,是北大星光孜孜不倦的追求,只有這樣,中國的影視產業(yè)才能做大做強?!边@就是倪鷹新的夢想。
“夢想,是黑暗中的一抹曙光,也許永遠沒有結果,也許只是—種奢望;夢想,是墮落的—道屏障,去觀賞火山爆發(fā)的瞬間,才會懂得它的力量……”這首詩是昔日的詩人倪鷹多年前寫的,用在本文結尾,恰為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