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英
價值教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培養(yǎng)和造就未來社會主義事業(yè)積極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是當前整個教育系統(tǒng)包括基礎教育領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特別是學生發(fā)展質量的重要工作。
首先,中小學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從提高校長和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開始。校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態(tài)度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態(tài)度和理解;教師能否正確認識和積極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開展針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建議有關培訓機構或學校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為主題的培訓活動或學習活動,提高廣大校長和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性認識和情感認同,結合社會發(fā)展要求和學校發(fā)展實際認識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其次,結合中小學的實際情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中小學校價值教育的具體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非常豐富,如何根據中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社會經驗特點,把這些比較一般的價值目標和道德要求轉化為具體的價值目標和道德要求,是在中小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例如,“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在小學階段可能應該緊密結合小學生個體的日常生活來進行,教育他們說實話、做實事、重承諾;到了初中階段可能就應該引導學生討論個體誠實守信的價值追求和社會制約因素,幫助學生理解誠實守信不僅是一種個體美德,而且是一種社會公民素養(yǎng);到了高中階段,有關誠實守信的教育可能就應該從個人立場擴展到組織、制度、政府或其他專業(yè)領域,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組織誠信、制度誠信、政府誠信、學術誠信等更加復雜的制度安排。沒有這種具體的轉化工作,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一方面可能會顯得抽象,沒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可能會原地踏步。
再次,開展以校為本的行動研究,摸索中小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規(guī)律和有效方法。價值教育和價值形成的過程,不僅涉及到認知的因素,還涉及到情感、意志、行為、信念等各種心理因素。一個人從觀念上“知道”了某一個價值范疇,但是內心卻并不認可它,實際生活中也缺乏意志力去實踐它,那么根本不能說這個人形成了這種價值素養(yǎng)或具備了這種價值品質。所以,價值教育不能完全訴諸于認知主義的路線。而且,在中小學進行某一種價值教育之前,學生可能已經接受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念,所以,如何有效地開展價值教育就更加需要深入探討。
最后,中小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重在堅持、貴在創(chuàng)新。中小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期,需要經過認識上的反復強化,態(tài)度上的反復比較,意志上的不斷較量,實踐中的不斷證明。因此,小學、初中、高中應該相互銜接,學校和家庭、社區(qū)應該相互配合,形成縱向和橫向兩方面的合力。同時,中小學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還面臨著形勢復雜、經驗不足、理論支撐缺乏、教師素質不是完全能夠達到理想標準等制約,因此,中小學校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過程中,應該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大膽地發(fā)揮校長和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驗,逐步探索有中國特色、反映中國國情、凝聚中國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新模式?!?/p>
(作者簡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基本理論和教學哲學。)
編輯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