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平 熊細生 吳成生 彭接輝
茶園間作梨樹對茶樹生長、茶葉產量與品質及生態(tài)影響如何?我們對宜春市的間作茶園進行了調查研究,對茶梨間作的生態(tài)經濟效益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如下淺識,以供各地參考。
1 茶梨間作的好處
1.1茶梨間作能改善茶園小氣候和提高土壤肥力
茶樹原生于亞熱帶大森林里,在長期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形成了耐蔭、喜濕、喜溫的生態(tài)遺傳特性。而梨樹卻是喜光作物,茶、梨間作能較好地利用直射、反射、漫射和透射光,提高系統(tǒng)的光利用率,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總體生物量和經濟產量。由于茶梨樹形高矮的不同,高大的梨樹對茶樹起到了遮蔭的作用,改善了茶園的小氣候。特別是在高溫干旱季節(jié)對茶樹的生長更為有利,在隆冬季節(jié)也能起到保護作用。此外,茶梨間作茶樹、梨樹的枯枝落葉、殘廢根系及包梨的紙袋等埋入土中,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從而提高土壤肥力。
1.2茶梨間作能促進茶樹生長和抑制害蟲危害,提高茶葉產量
茶梨合理間作不僅能改善茶園小氣候,調節(jié)和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提高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利用率。茶樹根系主要在20~30cm范圍土壤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而梨樹的根系能很好地利用30~40cm以下土層的水分和養(yǎng)分。因此,對茶樹的生長發(fā)育是有利的。從調查情況看,間作中的茶樹生長及新梢嫩性比不間作的要好,而且新梢萌發(fā)輪次比不間作的要多1~2輪次。茶梨合理間作為鳥雀棲息和益蟲的生存創(chuàng)造了條件。實踐證明,間作梨樹的茶園害蟲的危害率歷年來都較輕。
1.3茶梨間作能改變光質,提高茶葉品質,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茶梨間作適當遮光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綠茶的品質。據研究,光強度和日照量大,有利于碳素代謝,兒茶素(特別是酯型兒茶素)最大量的形成與積累,不同程度抑制氮化合物的代謝,而遮光比自然光照的強度小,蛋白質、氨基酸、咖啡堿、葉綠素等含量增加。實踐證明,合理間作遮蔭的茶樹,芽葉嫩綠、葉片肥厚,持嫩性好,綠茶滋味鮮醇。這種鮮醇滋味的形成與氨基酸的增加,多酚類化合物的減少(多酚類與氨基酸的比值下降)是分不開的。據日本研究,遮蔭茶園的鮮葉在綠茶初制中能分解出一種叫二甲硫物質,它是綠茶“清香”的重要成分。這種二甲硫物質與微量的青葉醇等共存時,是構成“新茶香”的重要因素。根據不同光質的比較試驗,紫色光是不利于茶樹生長的,而黃色覆蓋物除去藍紫光以后,茶樹新梢生長最快,展葉數最多,葉面積最大。因此,黃色覆蓋物有利于提高茶葉產量,還能有效地提高鮮葉水分,葉綠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對提高綠茶品質也是十分有利的。茶園中間作梨樹能提高茶葉品質(特別是夏秋茶的品質)與這種遮蔭光譜特性有關,因為梨樹葉片一到春秋以后,葉色逐漸的由綠色變?yōu)辄S色。茶梨間作,不僅能提高茶葉產量品質, 還可收獲一定數量的梨子。按667m2間作梨樹15株,每株產梨10~15kg計算,可產梨150~
300kg,收入可觀。
2 茶梨間作技術要領
茶、梨合理間作,對茶葉的產量品質是有利的,但要注意的是:
2.1間作梨樹的密度要適當
一般行距以7~10m,呈三角形排列為好,667m2植8~15株。樹冠的郁閉控制在30%~35%為宜。如果有的梨樹樹冠龐大,枝葉稠密,透光降低,光強度減弱50%以上,不利于茶樹的同化作用,茶樹生長受到抑制,長勢矮小,芽頭稀疏。
2.2加強管理
及時施肥和對梨樹進行修剪,控制梨樹一級分枝1.5m以上。
2.3間作梨樹的排向
以南北向為好,這樣可使早晚陽光斜射茶園中,而陽光強烈的中午前后達到比較好的遮蔭效果。(收稿: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