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①近年來,不斷在一些報刊上見到(賈)平凹的字畫。我喜歡他的字,平實單純且意蘊豐富。沒有那種做秀的浮躁和裝腔作勢。我對平凹的畫認識卻遲一些。印象中是一種文人的畫,雖然別有奇思與奇趣,技術上卻似乎沒有“科班”過,有點文人墨戲,甚至還有點漫畫的味道。因此對友人說,平凹的文第一,字第二,畫第三。
②這里之所以說他的畫是“文人的畫”而非“文人畫”,是因為從中國的畫史上說,文人大舉進入畫壇當在兩宋。代表人物是蘇軾、文同、米芾。他們反對當時如日中天、技術精熟、以具象為能事的院體畫,認為“作畫求形似,見于兒童鄰”,主張用筆墨自娛,直接抒寫性情,這種全新而鮮明的繪畫思想,給畫壇吹來一股清風。但他們在藝術上還沒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藝術體系和審美體系。應該說,這期間蘇軾他們的畫,是一種“文人的畫”而非“文人畫”。真正的文人畫的藝術體系是到了元代,經過倪瓚、黃公望、吳鎮(zhèn)等人的努力才建立起來,即講求文學意味。主張抒寫心性,追求筆情墨趣,并樹立起以詩書畫印為一體的獨特的藝術形態(tài)。文人畫不同于文人的畫,是因為文人畫是一種特定的藝術概念,必須在審美上有自己明確的一套,還得立得住,才能成立。
③然而,現(xiàn)在翻看平凹的畫書,令我吃驚,并且立即認定他不只是“文人的畫”了。
④他的畫看似粗糲,實際很精致。精致的在于他那些詩性、哲思與妙想。這些奇思妙想使他的畫挺浪漫。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畫給人的不是一種清晰的感受與認知,而是對天地奧妙與人間玄機參悟的過程。這也正是他的魅力之所在。可是,人間的玄機不是時時處處都能發(fā)現(xiàn)的,所以他的畫不多。其實,真正的文人畫都不多。因為文人的筆聽命于心靈。而非不停地復制同一種視覺美。所以。文人畫很少重復。
⑤從平凹的畫書中我還發(fā)現(xiàn),他對形式和筆墨很考究。比如他對畫空白十分在意,中國畫的空白是留給觀者去創(chuàng)造的,也是對畫中景象與意味的延伸,這便是他常常只畫形象的一半的緣故。至于他那幅《鵝》,則可以看出他用筆的洗練與造型的能力。他畫這只_______的發(fā)情的鵝,總共用了三筆,又都是神來之筆。我忽然想,這些訣竅不是從明清時代那些大寫意畫家那里“偷”來的嗎?
⑥平凹雖然沒有科班學過畫,他超人的悟性卻彌補了這種先天不足。他很明白從古人那里拿什么和怎么拿。一次和黃胄談書法。黃胄先生說他只讀帖,但不臨帖。我說我也是。他說出句頗有真理意味的話:臨帖取其形,讀帖取其神。我說。臨帖的結果,常常是用別人的手束縛了自己的性靈。平凹從古人那里拿得最多的是腦袋里的方法而非手上的技法。
⑦依我看,平凹的畫有三個背景。一是古人,比如金農、羅聘、朱耷、徐渭等人。這些人都是簡約至極,舍形取神,肆意變形,還有寓美于丑和寓巧于拙。二是民間,平凹的民間情懷已經在他的小說里“暴露無遺”。他喜歡民間。民間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文化,處處真率地洋溢著生活的情趣與情感。因而在平凹的畫里的一條狗、一只雞、一頭牛、一條魚,全像在民間的剪紙、年畫和泥娃娃中那樣會說會唱、有聲有色。這種情懷在中國畫家唯有齊白石和韓美林的筆下可以見到。第三是現(xiàn)代,平凹的畫有很鮮明的現(xiàn)代感,這是我不曾料到的??雌桨嫉漠?,并不老舊。這里不是指他畫的那種穿什么牛仔褲的少婦或長發(fā)少女,而是在形式感和審美上。看得出,他對現(xiàn)代感是有明確追求的。
⑧從這些背景上說,平凹的畫當之無愧是“文人畫”。盡管他筆墨的精湛與豐富尚待修煉。他已經有自己自覺的繪畫主張與個性極強、品味甚高的審美體系。他所謂“萬法歸一,為我所用”,不但是其藝術的宣言。還一定促使其成為當今畫壇上文人畫之大家。
⑨此刻,一定有人問我,現(xiàn)在你怎么給賈平凹的文、字、畫排隊。哪個第一,哪個第二和第三?我承認,先前我給平凹的詩文書畫排前后乃是一個錯誤。文人們都是這樣:畫如其字,字如其文,文如其畫,皆因其人。他喜歡干什么,或者說他干什么的時候,什么就是第一吧。
思考與練習
1、請結合語境,解釋第①段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語哪一個填入第⑤段的橫線最為恰當?(
)
A、瞻前顧后
B、神氣活現(xiàn)
C、左顧右盼
D、趾高氣揚
3、判別“文人的畫”和“文入畫”的根本標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作者“認定他不只是‘文人的畫了”。請問作者的依據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蘇軾等所反對的院體畫其實還不是文人畫藝術體系中的一種。
B、《鵝》畫總共三筆,可見賈平凹十分在意畫空白。
C、賈平凹畫中的狗、雞、牛、魚等藝術形象學習借鑒了民間的剪紙、年畫和泥娃娃等。
D、文人畫的藝術體系元代獨有,到了明清出現(xiàn)了大寫意畫。
E、文中寫到黃胄和“我”讀帖不臨帖,是為了說明書、畫之理相通,平凹是學人腦袋里的方法而非手上的技法。
6、文章首尾兩次談到給賈平凹的文、字、畫排隊,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