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婧
夜幕緩緩降臨的貴陽,忙碌而愉快的休閑生活才剛剛開始。走在南明河的岸邊,甲秀樓的夜景讓人不禁駐足觀賞。“啪、啪……”,一連串有力而有節(jié)奏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循著聲音走過去——十幾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同時揮舞著鞭子,鞭子下大小不同的陀螺飛快地轉(zhuǎn)著,成為喧囂的都市里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
退休了,找到了樂趣
正當(dāng)大家為廣場上的“壯觀”場面目不轉(zhuǎn)睛的時候,“啪、啪……”更大的聲音在眾人耳邊又一次響起。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在甲秀樓廣場鞭打著一個直徑約120毫米、重達5斤的大型陀螺,只見老者揮舞著手中1米左右長的鞭子,用上全身的力量,朝陀螺抽去,“啪”的一聲,重重地抽在陀螺上,在圍觀群眾的喝彩聲中,陀螺旋轉(zhuǎn)如飛。
老人向旁觀者展示了如何讓這個陀螺從靜止到轉(zhuǎn)動。他先是將鞭子纏繞在陀螺上,然后將陀螺拋出,使陀螺在地面上轉(zhuǎn)動,然后迅速抽打陀螺。老人鞭子甩得越響,陀螺轉(zhuǎn)得越快,“嗖嗖”的響聲仿佛一曲快樂的歌謠。
“老劉,讓我打兩下?!崩先松磉叺幕锇槿滩蛔∫辉嚿硎帧?/p>
旁人口中的“老劉”,就是這個陀螺隊里有名的陀螺高手。“ 2001年退休后,我便開始打陀螺,起初,打的是一個1斤重的陀螺,不到半個小時胳膊就酸疼?!闭f起當(dāng)時打陀螺時的情景,老劉記憶猶新。3年以后,原本患有肩周炎的他發(fā)現(xiàn),身體完全好了。
“退休了,就要找個樂趣啊”,老劉說,“那個時候,沒幾個人打,就是在一起打也不認(rèn)識?!绷钏庀氩坏降氖?,他的“圈子”人氣越來越旺。從1人到14人,而且人數(shù)還在陸續(xù)增加。
一年四季,只要天氣允許,他們就會在甲秀樓廣場打陀螺?!岸幻@,眼不花,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彼耐姘槔侠罡吲d地告訴記者。
玩中健身
每天都有幾十人到這里打陀螺。參加鍛煉一年多的張?zhí)炝?,今年已?jīng)快70歲了,每天打陀螺1個半小時,雖說運動后大汗淋漓,但從前的肩周炎、關(guān)節(jié)炎現(xiàn)在全好了。 “打陀螺,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得到鍛煉。”他覺得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健身方式。
“你看,每一鞭子抽下去,渾身上下都要運動,只是不像打籃球、踢足球那樣劇烈。打陀螺沒有什么規(guī)則,但你想讓它轉(zhuǎn)得又快又穩(wěn),也需要技巧和經(jīng)驗?!崩蟿⑾蛴浾哒故?。
不僅老年人喜歡這項運動,年輕人也很熱衷。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有許多年輕人也在玩。一位滿身大汗的20歲左右的小伙子告訴記者,打陀螺看似簡單,其實技術(shù)性很強,特別是大型陀螺,沒有一年半載的“功夫”,根本玩不轉(zhuǎn)。
“現(xiàn)在大家都提倡鍛煉身體,但去游泳池、健身房都需要錢,還是這種運動好,買個陀螺,一次投資,既玩兒了又鍛煉了。”退休前是火車司機的李師傅,退休后也加入了這個“圈子”。他認(rèn)為,打陀螺其實是一種健身項目,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看似在玩,卻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jīng)健身了。
小小“陀螺圈”,抽出快樂新生活
除了圈子中的14名成員,每天來這里散步的市民都不有自主地拿起鞭子打幾下陀螺?!斑@是大眾性的運動。”
老劉的玩伴張賢,手里拿著一個木制陀螺,鞭子下還抽著一個鐵制的陀螺,小小的陀螺在他的“指揮”下轉(zhuǎn)得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偶爾還能與其他陀螺來個“火花四濺”的碰撞。
“大家都不知道誰叫什么,只知道‘老張、老劉、老李……,我們不拘泥于形式,只求這個小小的“陀螺圈”能帶給大家健康和快樂。想來玩的,只要在這里抽上幾鞭,和大家交流一下,就能成為我們的‘圈友?!比ψ永锏睦贤跣χf。
“你們聽,這聲音是不是還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貴陽?知道我們這里的老人生活得多么怡然自得?”
鏈 接
“圈子”檔案
成立時間:2000年春天
現(xiàn)有人數(shù):14人
“圈友”年齡:40~63歲
活動地點:甲秀樓廣場、鉆石廣場
活動時間:每天上午7:00~9:00
晚上7:00~9:00(下雨天除外)
“圈友”宣言:以陀螺會友,玩得高興
聯(lián)系方式:到“圈子”活動地點找老劉
圈子成員名單:老張、老劉、老童、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