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穆 伍
三月的貴陽,草長鶯飛,綠樹成蔭。記者帶著滿腔敬仰走進了位于貴陽市花溪區(qū)的汪汝衡老人家里,在汪汝衡老人大女兒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這個空間不大卻干凈明亮的屋子。剛一進屋,汪汝衡老人便熱情的過來招呼我們,老人滿頭銀發(fā),看起來儒雅有禮,精神碩健。
三定的長壽之道
在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汪汝衡口齒清晰、思維靈敏。汪奶奶(汪汝衡女兒)在一旁笑著說:“他現(xiàn)在還自己洗衣服,臨睡前還打掃衛(wèi)生,活動筋骨。”記者問老人的長壽秘訣,老人笑笑說道:“沒有什么長壽秘訣,要說有的話,我認為就是我自己定時定點定量的作息、定時定點定量的飲食、定時定點定量的活動。”老人每天都是早上7點鐘左右起床。然后早餐是牛奶和一片面包,吃完早餐后天氣好就到外面走走,天氣不好就在自己家走走;12點吃午飯;6點吃晚飯。每頓二兩米飯,餐餐都有湯,炒菜的油多用植物油。菜以時令蔬菜居多,定時定量,從不挑食;中午吃過飯以后進入午休;3點左右起床;閑暇時看看書報;每晚必看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和電視劇,10點左右上床睡覺。按老人自己的說法就是基本每天上廁所都在同一個時間。
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年前,有同事因為照顧女兒上學不方便就與老人商量能不能換房子。老人二話沒說,不講條件,便把房子換給了人家。后來有人說他的房子比同事的房子大多了,但是老人卻說“自己幫到別人了就很開心!”老人說這么多年來他一直一個人住的原因也是想與兒女們方便。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住在一起麻煩。在生病的時候老人也是不給兒女們添麻煩。年前老人感冒造成肺部感染。兒女們都勸老人去住院,但是老人不愿住院,用老人自己的話說就是:“生了病不想麻煩別人,住院他們還要來照顧,太麻煩了?!钡莾号畟儞乃纳眢w還是堅持讓老人住進了醫(yī)院。白天大女兒照顧,晚上兒子照顧。住院兩天后老爺爺再也住不下去了,他覺得給兒女們添了很大的麻煩。兒女勸他,他堅持出院并自己拔掉了輸液針,家人無奈之下只好隨了他。
就是這樣樂于助人的心態(tài)讓老人心靜如水。老人說要保持身心健康只要思想集中,不羨慕什么,不去想太多,人的一生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要能夠滿足就行。
心系國家的慈愛之心
1936年,汪汝衡在商人胡文虎的捐助下籌資創(chuàng)辦了花溪小學和高坡小學。回想當時的情況老人很是感嘆:前半生國家困難重重,人民生活困苦。后半生國家穩(wěn)定了、好了!進入太平盛世,生活有了保障,覺得現(xiàn)在這樣的生活跟以前相比是天與地的差別。所以很感謝黨和政府讓他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感謝黨和政府對他的關(guān)心和對他們一家的照顧。同時,老人還有一個心愿:希望自己每天都好好的,保養(yǎng)好身體不生病,盡量不麻煩別人;祝愿國家太平,世界沒有戰(zhàn)爭,看到世界上很多國家還很貧困,希望中國現(xiàn)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能影響到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也像我們國家一樣,人民幸福生活,安居樂業(yè)。
現(xiàn)在,汪汝衡已是一位百歲老人,曾經(jīng)教過的學生也大都當了爺爺。他當初建學校,當老師、校長等職可以說對花溪、對貴陽的教育事業(yè)有著非凡的貢獻。
姓名 汪汝衡
性別 男
民族 漢
生日 1909年11月18日
住址 貴陽市花溪氏成蔭巷54號
文化程度 浙江湘湖師范
職業(yè) 退休教師
病史 90多歲因貧血住過一次院;2008年因感冒住院,期間摔壞了手,住了5天院?,F(xiàn)在血壓正常,心臟也很好。
生活習慣 早上7點左右起床,散步;早餐是牛奶和一片面包;12點吃午飯;6點吃晚飯。每頓二兩米飯,菜以時令蔬菜居多,定時定量,不挑食;午休;喜歡看書報;每晚必看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和電視劇,10點左右睡覺。
脾氣 性格溫和
喜愛活動 看書讀報、看電視、散步
長壽秘訣 思想集中,不羨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