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瑾
待人處事,心中總要有一把衡量尺度的秤?!拔飿O必反”這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向人們訴說著這秤的重要。凡事總要把握尺寸。
謙虛的精神固然可貴,但過分的謙虛便意味著放棄。我們都知道戴震在大殿那段謙虛之詞“固然是老師學問深,只怕他只花了雙眼,看不清題目了吧!”這樣的謙詞不僅為老師挽回了面子,又巧妙的體現(xiàn)了自己的尊師重道之情,可謂是得當合理的謙虛,他把握好了尺度分寸,以適當?shù)闹t虛換來了傳世美名。反觀現(xiàn)在許多求職的畢業(yè)生,在簡歷中謙虛得一塌糊涂,將自身批評得毫無優(yōu)點,過分的謙虛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求職書石沉太海。故曰:謙虛是要有個度的,只有把握好這個度才可名利雙收,否則便如放棄眼前機會的那般可笑。
善良是人生的一大美德,但過度的善良就是愚蠢。日軍侵華后在中國留下了很多日本遺孤,善良的中國人民并沒有因為其父輩的滔天罪行而對無辜的孩子進行報復。這些善良的人們含辛茹苦的將他們撫養(yǎng)成人。這些人們是善良的,是有尺度的善良,這合理的善良喚醒了許多日本人的良知,喚醒了人性。反之,像那救狼的東郭先生,那救蛇的農(nóng)夫,終因自己過分的善良而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正所謂。善良的終端是愚蠢”。有些人總為自己愚蠢的過失戴上“善良”的帽子,卻不知這正是沒有把握善良的分寸而導致的禍端。故曰:善良是需要一個合理的尺度的。
寬容是一種渡盡劫難后直面人生刀光劍影的悠然,但無尺度的寬容一切便是一種懦弱。藺相如寬容廉頗,留下了“將相和”的美名;諸葛亮寬容孟獲,換來了南夷的歸從;周總理的寬容大度開辟了中國與各國人民的友好新紀元。這樣在情理之中,有尺有度的寬容像陽光般普照著大地。但倘若一日我們“寬容”地允許日本忘卻歷史,這便成了世人不可饒恕的懦弱,倘若一日我們“寬容”地面對貪污腐敗分子,這寬容便成了阻礙國家進步的鏈索桎梏。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但不可超出尺度,寬容不可原諒的。故曰:寬容是必須的,但要把握尺度,切不可無止境的寬容。
人生便是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尺度之中,在尺度之下的生話才是正常正規(guī)的?!拔飿O必反”超出了這個尺度,美德也許會成為一種災難吧!
讓我們把握好分寸,面對美好的生活吧!
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高三(14)班(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