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龍
大作曲家莫扎特還是海頓的學生時,曾和老師打過一次賭。
莫扎特說,他能寫出一段曲子,老師準彈不了。
世界上竟會有這種怪事?在音樂殿堂奮斗多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頓對此豈能輕易相信?看到老師疑惑不解的樣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書起來,很快便將一段曲譜交給了老師。海頓未及細看便滿不在乎地坐在鋼琴前彈奏起來。僅一會兒工夫,海頓就彈不下去了,于是他驚呼起來:“這是什么呀?我兩只手分別彈響鋼琴兩端時,怎么會有一個音符出現(xiàn)在鍵盤的中間位置呢?”
接下來,海頓以他那精湛的技藝又試彈了幾次,還是不成功,最后無可奈何地說:“真是活見鬼了,看樣子任何人也彈奏不了這樣的曲子?!?/p>
顯然,海頓講的“任何人”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鉆進了自己設計的“套子”中?且慢,讓我們沉住氣,仔細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見莫扎特接過樂譜,微笑著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彈奏起來,海頓也屏住呼吸留神觀看他的學生究竟怎樣去彈奏那個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彈出來的音符。
令老師大為驚喜的是,當遇到那個特別的音符時,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彎下身子,用鼻子點了一下。
海頓不禁對自己的高徒贊嘆不已。
莫扎特的這一軼事很有意思。盡管在公開場合他從未表演過用鼻子去彈鋼琴,但故事中的打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變通思想,則在他的不朽作品中處處閃現(xiàn)。
解讀原創(chuàng)秀
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痹賮砜纯茨厥窃鯓印敖馓住钡模寒斢龅侥莻€特別的音符時,他不慌不忙地向前彎下身子,用鼻子點了一下。莫扎特“解套”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難題時,我們往往會受定勢思維限制,如果能變通一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雖然沒能彈出那個音符,但海頓卻給了莫扎特一次機會,并為學生高明的“解套”贊嘆不已,他同樣值得我們敬佩。
超級模仿秀
聰明的莫扎特給自己解了套。事實上,不論你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還是普通人,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夠彈奏出精彩的樂章,演繹出輝煌的人生。很多時候,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固定的思維方式,習慣了說不可能,懶得去換一種思維方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失去了創(chuàng)新的動力!但生活中總有那么一兩次,我們會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新發(fā)明”而激動不已,甚至欣喜若狂,說說其中的一個,好嗎?
(萬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