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華 字師忱,1956年生于北京。現(xiàn)為國家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理論研究部主任,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一年一度的由《中國校外教育》(美術)雜志社承辦的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又要揭開帷幕了,關注本大賽的群體,既有作為參賽主體的廣大學生,也有更廣大的指導教師,在某種意義上講,或許教師更著急。所急者,不在乎參加人數(shù)的多少,而在乎獲獎人數(shù)的多與少,尤其在乎獲得高獎人數(shù)的多少。指導教師看重獲獎人數(shù)的多與少,不僅僅是個數(shù)字問題,其實更反映其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問題。就此,我在這里想針對廣大指導教師如何正確對待各種比賽,如何正視自身水平的提高,以及如何提高指導學生參賽的輔導質(zhì)量等幾方面,談幾點個人建議,供廣大指導教師參考。
第一,指導教師如何正確對待各種比賽
正確對待各種比賽,要重質(zhì)量,輕數(shù)量。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比賽,從組織者的角度來說,就數(shù)量而言,當然希望是多多益善。但是,如果作為權威的有質(zhì)量的書法比賽,還是以質(zhì)量為重。如果不是直接與經(jīng)濟利益掛鉤的商業(yè)性比賽,通常不是以數(shù)量取勝,而是重在質(zhì)量。展覽和比賽僅僅是一種對以往教育教學水平的檢驗,并非最終目的。因而,希望和要求盡量組織參與那些高質(zhì)量的正規(guī)比賽和展覽,尤其是在全國極具權威性的,對于教育教學有直接幫助和有助于提高藝術表現(xiàn)力的展覽和比賽,比如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
第二,教師應當正視自身水平的提高
1.指導教師的水平?jīng)Q定學生的水平。從全國近年來的青少年書法比賽來看,許多榜上有名的學生,其背后總有一位有著較高水平的書法教師,或是一位書法家之類的人物。否則,學生的獲獎幾率就會稍低些。
2.如果作為指導教師,現(xiàn)在還不具備一般書法家的技能和水平,就應當先去深造和提高關于這方面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與水平。
3.書法藝術指導教師首先應當是一位高水平的書法藝術表現(xiàn)者,亦即必須在書法藝術表現(xiàn)能力方面,能達到省、市級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的水平。無論在書法實踐上,還是書法基礎理論與書法常識方面,都應當高于一般書協(xié)會員的水平。因為你不僅是一般的書寫實踐者,更應當能依據(jù)書法的基本理論,有效地指導你所指導的學生,讓他們不僅能學習漢字書寫的技巧,更能從書法審美的高度,去接觸和學習漢字書寫的審美規(guī)律。因此我主張,凡身為書法藝術指導教授者,必須得先具備一般書法家所擁有的漢字基本常識,和所會的書法基本技能。應當首先是書法家,然后才是書法藝術指導教師。
4.學生參展參賽,實際是在檢閱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指導教師在平時,應當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而在參展參賽之際,則是對指導教師平時教學水平的一次檢閱。這種檢閱,不是在你所在的學校或學區(qū)甚而所在的縣區(qū)市的小范圍進行,而是要放到全國各省市這樣的一個大平臺上來檢閱,所以,指導教師的指導水平,在大賽大展的大平臺上才能一決高低。
指導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書法展覽或比賽活動中,應當注意哪些方面的指導工作呢?在此僅提出幾點供指導教師參考:
其一,要幫助參賽學生抓住和扣準大賽主題。指導教師要根據(jù)參賽要求,抓住主題,確定相應的內(nèi)容,切忌盲目準備,更不要所謂的以不變應萬變,即不要總是千篇一律的簡單書寫一兩個成語,或一兩句警句與格言,也不要總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或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之類的詩句。這樣的內(nèi)容,雖說沒有什么問題,可也不一定都合乎參賽的主題和基本要求,因此,要求指導教師們得斟酌一下,在抓住主題,緊扣主題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們選擇一些切題的內(nèi)容,然后再讓學生們?nèi)蕚?。這項工作,就如同我們作文寫作,先要弄清楚文章的文體類型,再對所出的題目的基本含義加以理解,然后再確定寫作的中心思想,再組織相應的材料寫成文章,進行表達。
書法比賽同樣要求審題,然后再去具體選擇與大賽主題相吻合的詞句去寫,對此,指導教師務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切不可掉以輕心,等閑視之。
其二,要幫助參賽的學生選擇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亦即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所長,去確定和采用適合他的“款式”:是擅長寫大字還是長于寫小楷;是善于寫大篇幅還是精于小篇幅;是長于橫批,還是寫豎式條幅有把握,等等。總之,要因人而異,因人制宜,而不要簡單一刀切,統(tǒng)一格式。在參加評比過程中,一旦某單位團體的參賽者,只采用了簡單的一種格式,往往在海選的初評階段,就會遭遇互相比較,自相殘殺的悲慘局面,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三,還要幫助參賽選手選擇其最為擅長的書體,要揚長避短。從書體而言,大類可分為篆、隸、草、行、楷幾種。各擇其長,分門別類,讓表現(xiàn)形式和內(nèi)容上豐富多彩。
在多數(shù)少年兒童書法展覽和比賽中,就書體而言,多以楷體為主,其次為隸書,再其次為篆書和行書,至于草書,則不要輕易用于參賽,否則易被先行淘汰。
其四,指導教師要幫助參賽學生在準備作品的過程中,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漢字。在創(chuàng)作作品中,不要使用不規(guī)范的錯字和別字。
其五,幫助參賽學生拿出完整的作品,切忌用不完整的作品參賽。
作為指導教師,如果能在指導學生參賽時,把握住在這些方面不出問題,則對于參賽者在參展和參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提供了較為充分的保證。
本刊在此推薦由李鑫華老師主編的適合于以課本形式來組織教學的三套叢書:
李鑫華主編與編寫的《漢字書法藝術》,學生用書與教師用書共4冊。
李鑫華主編與編寫的《書法藝術》課本1~9冊;教師用書1~9冊。
李鑫華編著的《楷書基礎》《行書基礎》與《篆隸草書與篆刻基礎》共1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