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是成書于1240年的蒙古族歷史、文學名著,是研究蒙古族古代歷史、社會制度、哲學政治思想以及古代蒙古語的極為寶貴的歷史文獻。據(jù)研究,《蒙古秘史》一書原來是用畏兀體蒙古文寫成的,然而原蒙文本早已散失,流傳至今的是明代四夷館為滿足蒙文教學之需而用漢字音寫的《元朝秘史》各種版本。這種漢文音寫本主要有3種,即收入永樂大典的十五卷本、十二卷本(亦稱顧廣圻本)和葉德輝本(亦稱觀古堂本)?!睹晒琶厥贰肥茄芯棵晒攀纺酥裂芯棵晒艑W的必讀之書。
在我國,從明末清初開始,學者們依據(jù)漢文“總譯”對《蒙古秘史》進行研究。19世紀中葉以后《蒙古秘史》傳播到海外,引起了國外蒙古學者的極大興趣。國外學者除根據(jù)漢譯本進行研究外,為了恢復其蒙文原貌,進行了許多音寫《蒙古秘史》的工作。比較著名的有上世紀30年代海涅士的拉丁音寫本、40年代柯津的音寫本、白鳥庫吉的拉丁音寫本、伯希和拉丁音寫本和李蓋提的拉丁音寫本等。但是作為用古代蒙古文字寫成的著作,其蒙古文還原工作直到1917年才由達斡爾族學者成德完成。
成德(1875—1932年),因在中華民國時期被授于“鎮(zhèn)國公”爵,所以一般稱成德公,達斡爾族,呼倫貝爾索倫左翼正白旗人,清朝末年曾任呼倫貝爾副都統(tǒng)公署筆貼式兼索倫左翼正白旗佐領。1915年成德到大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結識了蘇聯(lián)蒙古學家扎木查拉諾,并從他手中得到葉德輝本《蒙古秘史》,開始對這部書進行研究并用蒙文進行還原。在當時外蒙古的學術文化環(huán)境中,對《蒙古秘史》進行還原工作,成德公是最合適的人選了。成德公自幼勤奮好學,通曉滿、蒙古、漢、達斡爾語言,精通漢、蒙古、滿三種文字,完全具備了用蒙古文音寫《蒙古秘史》的條件。成德公于1917年在大庫倫完成《蒙古秘史》蒙古文還原本后,將原稿交與扎木查拉諾,希望他帶回蘇聯(lián)予以出版。不幸的是扎氏回到蘇聯(lián)后,受到政治沖擊,身陷囹圄,此書的出版事宜也隨之擱淺。其后這部手稿一直收藏于蘇聯(lián)科學院列寧格勒東方學研究所圖書館。蒙古著名學者達木丁蘇榮曾閱讀并研究成德公蒙文還原本的一個抄本,并在其1947年用蒙古文翻譯出版的《蒙古秘史》序言中對此進了評價。達木丁蘇榮寫道:“關于《秘史》,世界學者,尤其是蘇聯(lián)學者多作努力研究、翻譯、印行,但是適合蒙古人民大眾的閱讀本,至今沒有出版。不但這樣,而且也沒有能拿得出的蒙古文本,僅有一本成德公譯的原稿,現(xiàn)藏于科學委員會?!庇纱丝梢?,達木丁蘇榮先生在翻譯出版《蒙古秘史》時,是參考了成德公譯稿的。因此,學者們認為成德公對《蒙古秘史》的研究,對于后人的蒙古文還原和翻譯《蒙古秘史》工作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
經(jīng)過了80年的漫長歲月,成德公之女罕達蘇榮于1997年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影印出版了成德公《蒙古秘史》蒙文還原本,使這部《秘史》研究的開拓之作進入了公眾的視野。在今天看來,成德公的蒙古文還原本尚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作為第一部用蒙古文還原的完整著作,其學術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成德公之子額爾登泰(1908—1981年)先生早年在莫斯科東方大學、蒙古烏蘭巴托市黨校學習,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內(nèi)蒙古歷史語言研究所專門研究“蒙古秘史”,是著名的《蒙古秘史》研究專家。
額爾登泰先生研究《蒙古秘史》,是從版本??敝值??!睹晒琶厥贰烦蓵诿骱槲淠觊g,而明版《蒙古秘史》早已散失,流傳至今的各種版本,是在不同時代、不同人員相互傳抄而形成的版本。因此,現(xiàn)存各種版本的《蒙古秘史》,均有不同程度的錯訛。有感于此,額爾登泰先生認為,在“蒙古秘史”研究中首先應整理出一部“錯訛較少或沒有錯訛的《蒙古秘史》”。額爾登泰先生與烏云達賚先生合作,從1962年開始了對《蒙古秘史》的??惫ぷ?。他們從各種版本中選取錯訛較少的《四部叢刊本》為底本,以錢本和葉本為參考,采用本校和對校的方法,對于《蒙古秘史》所存在錯字、脫落、顛倒、衍文、錯斷等進行了徹底的較勘。這就是現(xiàn)今成為《蒙古秘史》研究者廣泛使用的《蒙古秘史校勘本》。此書出版后受到了國內(nèi)外蒙古學界的普遍好評,在《蒙古秘史》研究領域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額爾登泰先生對《蒙古秘史》研究作出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對《蒙古秘史》詞匯的考釋。額爾登泰和烏云達賚、阿薩拉圖所著《蒙古秘史詞匯注釋》是“蒙古秘史”研究乃至蒙古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在這部著作中額爾登泰先生發(fā)揮其精通多種語言文字的優(yōu)勢,對于《蒙古秘史》中的古語、疑難詞進行了考釋。在詞匯的考釋上除利用中外多種語言的著作、詞典、論文外,利用了達斡爾語、滿語、鄂溫克語、突厥語以及蒙兀爾、布利亞特等方言資料,對于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古語、疑難詞,作出了言之有據(jù)、合理精當?shù)慕忉?,從而為“秘史學”研究的深入作出了重要貢獻。額爾登泰先生對《蒙古秘史》古詞匯的研究,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人難以企及的。這不是恭維之詞,暫且不論額爾登泰先生的家學淵源,就其掌握的語言種類,以及對民族語言、方言土語的熟悉程度,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額爾登泰先生除了對《蒙古秘史》進行研究,還發(fā)表了許多高水平的論文,其中《滿語中的<蒙古秘史>詞匯》、《海涅士<蒙古秘史詞典>正誤》等在學術界有重要影響。他生前還進行了《蒙古秘史》蒙古文還原和注釋工作,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而先生這些未竟之業(yè),最后由其子阿爾達扎布先生完成。
額爾登泰之子阿爾達扎布先生,也是著名的《蒙古秘史》研究專家。阿爾達扎布生于1936年,1960年畢業(yè)于蒙古國國立大學。阿爾達扎布子承父業(yè),在《蒙古秘史》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他父親逝世5年后,于1986年出版了他們兩代人研究的重要成果《<蒙古秘史>還原注釋》一書。本書的第一部分全面介紹了國內(nèi)外蒙古學學者研究《蒙古秘史》的情況及主要成果;第二部分是《蒙古秘史》的蒙古文還原及注釋。由于這部書既是額爾登泰先生多年研究《蒙古秘史》的結晶,又是阿爾達扎布先生運用近年來國內(nèi)外最新研究成果予以充實、提高的成果,是迄今為止《蒙古秘史》各種還原本中注釋最為詳細的一個版本。除本書外,阿爾達扎布先生還同斯琴高娃合作,于1991年用蒙古文翻譯出版了《<蒙古秘史>詞匯選釋》,此書出版后受到《蒙古秘史》研究者特別是蒙古國學術界的普遍歡迎。阿爾達扎布還撰寫了有關《蒙古秘史》研究的論文,主要有《<蒙古秘史>中與達斡爾語相同的詞》、《關于成德公蒙文還原翻譯<元朝秘史>》、《成德公還原<元朝秘史>讀后感》等。阿爾達扎布還注釋出版了蒙古史重要史籍《寶貝念珠》,同納古單夫合作校注出版了清代蒙古史書《蒙古博爾濟吉忒氏族譜》,均為治蒙古史者必讀之書。
在學術界,后人繼承家學,致力于學術事業(yè),形成家學淵源的不乏其人,但三代人研究同一部書并且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恐怕不多。成德公一家三代研究《蒙古秘史》,并取得如此成就,可謂是一個獨特的學術文化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