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爭
2008年,出生于1990年的學生們,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當這些“寫火星文、穿露背裝”的“新人類”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理想、張揚青春時,作為他們的輔導員也要抓緊趕上時代的步伐,千萬別讓“土包子”的稱呼砸得“頭破血流”。
我們可以做朋友
去年9月,我接了一個2008級新生班,班里有一個男生特別喜歡標新立異,理著時尚新潮的發(fā)型,這讓我對他印象十分深刻。有一天,我買了一雙“喬丹”籃球鞋,自己覺得蠻有型,但下午該生就發(fā)信息給我:“現(xiàn)在不時興這個,流行不系鞋帶直接塞進鞋子里去……而且某某已經(jīng)買過這款了,后買的人是要被鄙視的?!?/p>
沒想到他竟然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發(fā)信息“鄙視”老師。難道“90后”大學生對老師的“敬”,是以“不敬”來表現(xiàn)的?
看來想要成為他們心目中可敬的人,還真要下一番工夫。為了和他們有更多的共同話題,需要親身體驗一下他們的生活,多設身處地去感知他們的想法,這樣他們的一舉一動方能成為輔導員做決定時的直接參考,學生的一言一行方能成為輔導員思考問題時的出發(fā)點。我認為,為了達此目的,深入學生宿舍是最有效的途徑。每次去我總發(fā)現(xiàn)他們在玩網(wǎng)絡游戲,學生們倒是沒把我當外人,硬是拉著我一起玩……經(jīng)常去學生宿舍,最起碼知道學生在想什么、做什么,至少和學生有話可說了。當他們開始接納我的時候,做起引導工作也就會相對容易一些。
博客里的“火星文”
年齡上的差距為溝通帶來不少麻煩,如果新時期的輔導員學會用飛信、QQ等溝通工具,工作會便利不少。
對輔導員來說,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被學生理解是最不幸的事。開學沒多久,有個學生要請假,我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沒有批準,于是這名學生在辦公室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很不好。當時我沒有太多理會他,后來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在了博客里,結果很多同學留言贊同我的做法并表示理解。如果當時和這名同學發(fā)生言語沖突,不但會降低自己的威信,也不利于事情的解決,不如“發(fā)揚民主”,是非大家自有公斷,更重要的是這樣做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輔導員工作的難處。
網(wǎng)絡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輔導員可以隨時了解到學生的想法,也可以讓學生了解輔導員的想法。很多工作上的事情我都會放到自己的博客里供大家討論,是學生的問題學生改正,是老師的問題老師注意。我逐漸養(yǎng)成了看學生博客的習慣。有一天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在博客里表露出對我的“兩個太陽”級別的QQ非常羨慕,于是我在此文后面戲謔了一句話,“兩個太陽也不能當飯吃,工資也不給我漲一毛錢”,沒想到這句話竟被很多同學轉載。很快,他們便公開喊我“老大”……剛剛入學的新生,不但敢給老師起“外號”,而且還敢直接用來稱呼老師。雖然我覺得有些不妥,但是畢竟這個“外號”也讓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體會網(wǎng)絡便利的同時也感到有不少麻煩,學生在博客里留言用的是“火星文”,而且寫法不止一種,用學生們的話說,能讓“老大”琢磨半天自己在說什么,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笑談人生
偶然,在一個女生的博客里看到她選擇男友的標準:“帥是必須的,房是必須的,車是必須的,而且人要老實,不花心,還必須博學多才,有女人緣,最好是人見人愛的那種?!彼脑捴鴮嵃盐覈樍艘惶肫鹞覀冏x大學那會兒,似乎都很單純,大多都是為了努力學習找個好工作,至于愛情嘛,水到渠成,一切隨緣。在網(wǎng)絡時代成長起來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們的思想更為成熟,他們儼然是用“非主流”的思維思考問題。
然而,“90后”大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表現(xiàn)出來的信心和理性遠超過了我們當初,他們很清楚目前大學生就業(yè)形勢十分嚴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妨引用學生博客里的一句話:“在命在天更在自己……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許人生真會出現(xiàn)戲劇性的改變,越變越好。”
“90后”大學生的想法、膽識、氣魄遠比我們同齡時成熟許多。面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我們也沒必要仗著“老師”的身份去嚴厲批評他們,我們也曾年少輕狂過,我們也曾懶惰和無知過,要相信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是純潔的,對他們我們應該有更多的尊重和寬容,或許只需要給他們一點點提醒或者指導,他們就會做得更好。
有句話說,輔導員在工作中要遵循“管無定法,關鍵得法”,“80后”輔導員都很年輕,比“90后”大學生也就年長幾歲,我們應該多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才不至于“不合時宜”,才不會在“90后”的浪潮沖擊下迷失方向。
(作者單位:商丘科技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