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一種逐漸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壞性肺部疾病,它包括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經常在氣候變化比較劇烈的季節(jié)發(fā)病,冬季的大霧天氣較多,污染空氣較重也是誘發(fā)該病的危險季節(jié),所以提醒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及早進行預防。
現(xiàn)狀:近七成慢阻肺病人被漏診
有很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感覺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爬幾級樓梯就要停下來喘粗氣,有時甚至連穿衣、刷牙也透不過氣來……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這是很正常的衰老現(xiàn)象。實際上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由于老人乃至醫(yī)生對慢阻肺認識不足,目前能被確診并接受規(guī)范治療的慢阻肺病人只有30%左右。我國慢阻肺發(fā)病率已達8.2%,估計全國目前有4000多萬病人,每年致死人數(shù)超過100萬,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第四大“殺手”,僅次于腦血管意外、腫瘤和心臟病。
通俗地說,慢阻肺是由于吸煙和有害氣體吸入引起的慢性氣流受限的疾病,病人臨床上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最主要的癥狀就是呼吸困難,活動以后喘不過氣來,很多病人由于活動能力下降,氣不夠用才覺得要看病了,所以一般發(fā)現(xiàn)的較晚。誘因:吸煙、空氣污染、少運動是重要原因
吸煙是慢阻肺的病因之首,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煙與慢阻肺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25%的重度吸煙者最終會發(fā)展為慢阻肺,90%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煙者。除吸煙外,接觸職業(yè)粉塵和化合物、室內空氣污染、戶外大氣污染、被動吸煙、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也都是誘發(fā)慢阻肺的重要因素。
慢阻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果不規(guī)范治療,病情會逐級加重,患者最終將喪失工作能力,導致生活質量降低。其危害性,患病一級時,能進行一般日常工作,平地走路無氣短,但上坡、爬樓比同齡人氣短;二級時,勉強工作,一般慢走無氣短,但按普通人走路速度會氣短,很多患者冬天不敢出門;三級時,一般日?;顒佣紩霈F(xiàn)氣短,生活嚴重受限制;四級時,穿衣、吃飯都會出現(xiàn)氣短,完全喪失活動能力。
防治:戒煙、鍛煉身體、調理飲食
戒煙,是改善肺功能最重要的措施。此外,保持室內空氣潔凈,還應避免接觸各種會使呼吸變得不暢的煙霧、煙塵。呼吸疾病患者,往往運動劇烈點就會氣促、心慌、難受,所以一般不太運動。其實,戶外運動對慢阻肺病人非常有必要。鍛煉的基本原則是,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運動方式、鍛煉強度及鍛煉時間,運動量宜從小開始,量力而行,逐漸增強運動耐受量。方式有步行、慢跑、登梯、踏車、太極拳、氣功等。通過長期鍛煉,使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強壯有力,促進痰液排出。
在飲食上,應攝取有豐富營養(yǎng)的食物,攝取充足的蛋白質、熱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時刻注意“八分飽”,太飽會影響呼吸肌的運動,引起呼吸困難。產氣食物會引起腹部脹氣,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可適當多喝水,有助于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