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戈議
我有二三十塊橡皮。你聽了定會發(fā)笑,要這么多橡皮干什么?當飯吃?你別笑,是幫助人的。也正是這二三十塊橡皮給我和我的同學帶來了友誼和快樂。
這些橡皮有大有小,有方有圓,有胖有瘦,有軟有硬,形態(tài)各異,功能齊全。怎么會有這么多橡皮呢?還不是我丟三落四的習慣,拿了這塊,丟了那塊。媽媽經(jīng)常給我買橡皮,但我還是缺橡皮,大概是看到我的壞習慣,這些橡皮都躲起來了吧。
一天數(shù)學測驗,我打開鉛筆盒,又不見了橡皮的蹤影,卷面上有好幾處錯誤需要橡皮幫忙修改,怎么辦?正當我束手無策時,好朋友李梅把自己的橡皮扔給了我。真是雪中送炭,幫了大忙了!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突然領悟到橡皮不僅能幫助學習,還是友誼的橋梁,我也要像小梅一樣助人為樂。回家后我翻箱倒柜,找出了幾塊橡皮,時刻準備著為別人服務。
一天,我發(fā)現(xiàn)課堂上蔣震軍在找什么,一定是橡皮!我毫不猶豫地打開鉛筆盒,拿了一塊橡皮扔給他。他感激地對我笑笑,那微笑像一股暖流流入心腹,我的心里甜甜的。打那以后,我只要一發(fā)現(xiàn)有同學缺橡皮,就立刻把可愛的橡皮送上前。
在寫語文作業(yè)時,老師要求我們用鋼筆寫作業(yè),這下要求高了。用鋼筆寫作業(yè)寫錯了是很難擦的,做作業(yè)時必須特別專心、細心,但寫錯還是很難避免的,同學們都犯難了,就紛紛向我借沙橡皮。我二話不說,馬上分給大家。當他們歸還時,都不忘感謝我。
自從我學會用橡皮幫助同學后,也不知怎么的,弄丟的橡皮全冒出來了。我現(xiàn)在有了二三十塊橡皮了,它們正在為我班的友誼大廈增磚添瓦呢!
[點石成金]
小作者一下子有這么多橡皮,不禁讓讀者嚇一跳,要這么多橡皮干嗎?
習作一開頭就設置了懸念,隨著作者把事情經(jīng)過一一道來,人們終于明白了,原來小作者是以橡皮傳遞與同學之間的友誼,因為他在考試“危急”之際,小小的橡皮“幫了大忙”。小作者寫同學李梅在考試時送給他橡皮,及時幫助他渡過難關,使他由此及彼,推及他人,想到自己也要為他人做點好事,同學間的互助關系實際上是友誼的聯(lián)結。小作者從細小的事情中想到助人為樂的“大事”,使習作的題意豁然開朗。
習作巧用小中見大的寫法,用小事情說明大道理,從這一點講,本文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