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軍
借助2008奧運會之契機,中國的高清是真正的火了一把,2008年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高清年,玩了近半年的中大三合一高清接收機SCT-3688M,的確也過足了高清癮,地面、有線、衛(wèi)星上的高清節(jié)目一網(wǎng)打盡,當然不付費的前提下只能收看一些免費的高清節(jié)目。通過對三合一錄像文件格式的研究,做到了將其它高清(包括標清)節(jié)目放入三合一的錄像文件夾中,利用高清接收機加以回放,這樣就擺脫了電腦的束縛。盡管我們已經(jīng)做到了幾乎將所有格式的文件都能播放,但畢竟只有少數(shù)節(jié)目能直接播放,而其它從網(wǎng)上下載的大部分高清節(jié)目都需轉(zhuǎn)碼,才能符合三合一高清接收機的播放要求。
大家都知道,既然是高清節(jié)目,其文件動輒就是十幾或幾十個G,即使能轉(zhuǎn)碼也要耗費大量時間,且有時又破壞了原來文件的音軌和字幕,尤其是原有的DTS音軌,三合一是不能兼容的,而恰恰DTS音軌又是眾多高清文件所必備的,去掉實在可惜!當然三合一的這些問題用電腦是可以輕松搞定的,即HTPC電腦就是為播放高清音視文件而生的。筆者在去年底也配置了一套,用起來還是不錯的,至今也不算落伍。其實若只播放高清音視頻文件,還是高清播放機來的方便,前幾年趕時髦也曾買了一臺。如今的高清播放機可謂日新月異,發(fā)展得相當成熟,SMP8635芯
片的高清播放機到處可見,價格也比原來便宜了許多,而功能方面則較原來的機器大大加強,通吃所有的高清音視頻格式,趕在國慶特價期間,筆者又購入了一臺。
深圳的開博爾是較早生產(chǎn)高清播放機的廠家之一,本人的第一臺高清機器也是購的這個品牌,那時還是采用Sigmadesigns的EM8620芯片,支持的音視頻格式也不全面,并且是用光驅(qū)讀盤的形式來播放高清文件的,現(xiàn)在的高清播放機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做得非常小巧,且采用了大容量硬盤做為載體,在現(xiàn)今硬盤如此廉價的前提下是相當實惠的。本人這次買到的是開博爾(KAIBOER)的最新型號K005,其實它是早些時候推出的K009的簡化版本,省去了前面板的顯示屏及后面板的一些不常用的輸出端口,使體積更加小巧,而功能上絲毫沒有縮水,但價格便宜了不少,如果另加500塊,即可買到一塊640G的串口硬盤,當然里面已拷好了相當多的高清電影,真是相當?shù)膶嵒?。K005較以前幾款機型有了很多突破:DTS音頻解碼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既可以模擬輸出,也可以數(shù)字輸出,HDMI升級到了1.3版本,使DTSHD、lpcm7.1聲道音頻能有效輸出,次世代功放也有了用武之地。SATA硬盤內(nèi)置,MP3播放、圖片效果更加完善、1080P電影無縫播放,一氣呵成看到底,并且可以任意選取播放時間。字幕效果和電腦上一樣,矢量顯示隨意改變字體的大小及顏色。
K005外觀如圖1所示,鋁合金拉絲一次成型,前面板上有三個USB接口,其中兩個標準接口是用來插U盤或外接移動硬盤的,而小口的USB則是用來連接電腦,將整個播放機做為電腦的一個外設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前面板上還有一個風扇,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一個全密封的結(jié)構(gòu),它與后面板上的散熱孔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散熱通道,這樣就可以保證整機長期穩(wěn)定地工作。大部分的接口都安排在了后面板上(圖2):HDMI接口很顯眼,光纖輸出也是必不可少的,除網(wǎng)線、電源插口外,還有兩個類似耳機插孔的輸出,上面的標識很清楚,一個是色差輸出,另一個是模擬音頻輸出及數(shù)字同軸輸出。這是因為后面板空間有限,只能通過隨機所配的轉(zhuǎn)接線來完成(圖3)。雖然沒有常見的S端子和AV輸出,但這兩種輸出對高清來說毫無意義,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使設計更加簡潔。當然隨機附送品除兩條轉(zhuǎn)換線外,還有光纖線、HDMI連接線及USB連接線等。
圖4是本機的電路板,采用的抽拉式,將后蓋的螺絲去掉,就可以將整個主板拉出來,布局結(jié)構(gòu)都很緊湊,有銅質(zhì)散熱片覆蓋的就是本機的主芯片SMP8635,輔之以外圍芯片,構(gòu)成了完整的播放機電路。本機主板上的硬盤接口為SATA接口,當然也只能內(nèi)置串口的硬盤,硬盤同樣采用抽拉式安裝(圖5),只需將電源、串口線插在硬盤上重新推入,在外面再打兩個附送的固定螺絲即可。當然主板上也有SATA-USB的專用芯片,即一般外置串口硬盤盒的主芯片,不然本機與電腦相連時,不可能將本機識別為一個移動硬盤的。圖6是本機主板主接口的特寫,其中縮微接口這種形式已廣泛應用于體積較小的電子設備上,如我們常見的小電視盒、小直流數(shù)字機等。本機硬件具體配置參見表1。本機遙控器設計也很漂亮(圖7),功能區(qū)劃明確,常用色鍵鮮明。但還有一些功能鍵未能利用上,有些功能還有待開發(fā)利用。
可以內(nèi)置好硬盤再播放,也可以直接通過USB接口外接移動硬盤,來播放外設中的相關(guān)視頻文件、音樂或圖片。接通外置的直流12V,用HDMI連接好播放機與顯示器,按一下遙控器上的待機鍵,機器進入啟動階段,似乎啟動的時間有點長,大約40秒左右,才出現(xiàn)本機的操作畫面,好漂亮好清楚(圖8),其實在這個畫面出現(xiàn)之前還有一個KAIBOER品牌的畫面(圖9)。主界面是按16:9畫面比例設計的,如果是4:3的電視機,則畫面就會變形,主界面共包括5個選項:本機硬盤播放、USB接口外掛硬盤或U盤或DVD光驅(qū)播放、網(wǎng)絡硬盤播放、其它影音(地面數(shù)字電視)播放以及本機設置選項。
一般情況下,無需任何設置就可以播放了,但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還是設置一下為好。將光標選至最后一項,按OK確認鍵就進入設置選項(圖10),包括音頻、視頻和其它選項三個大項,音頻包括數(shù)字、模擬、次世代等三部分。音頻輸出就是指原始數(shù)據(jù)和DPCM數(shù)據(jù)兩項可選,即是否源碼輸出或PCM輸出,與我們DVD或高清數(shù)字中的概念是一樣的,無特殊情況當然是選取原始數(shù)據(jù)了。而音響輸出則是指模擬輸出的是2聲道還是5.1聲道,其實本機僅有兩路模擬音頻輸出。次世代音頻輸出一般情況下選擇“關(guān)”,因為目前大部分人還都不具備次世代的解碼器,這樣像DTS-HD就可以下變?yōu)镈TS輸出而不致于無法解碼。
視頻設置選項則顯得復雜一些,但也包括3個小項(圖11):NTSC輸出下有HDMI 59和高清色差兩項可選,因為我們的視頻輸出接口也只有這兩項,當然優(yōu)選HDMI方式(如果你沒有高清液晶電視,不妨用22寸以上的顯示器,現(xiàn)在也有16:9/1920×1080高清分辨率的顯示器了)。而在HDMI 59.97Hz選項中則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圖12):Auto EDIO/480i/480p/720p/1080i/1080p,如果實現(xiàn)搞不明白,不妨選擇自動這項,高清播放機會根據(jù)與之連接的顯示器的實際情況自動選擇最佳的一項。高清色差60Hz這項則只有480p/720p/1080i三項可選了。
在其它選項中設置的項目較多(圖13),電視標準:NTSC(60Hz)/PAL(50Hz)/23P(23Hz)/24P(24Hz)/25P(25Hz)/29P(29Hz)/30P(30Hz)可選,其實前兩項才是最常用的,但不排除其它各種非標準的視頻文件,這正是高清播放機的智能之處。電視形狀實際是畫面的比例:4:3/16:9。語言可支持中文(簡體、繁體)/英文/羅馬尼亞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語種(圖14),可通過后續(xù)固件升級支持其它語種。關(guān)于網(wǎng)絡設置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會設置電腦,這項也就很簡單了(圖15),但可惜的是目前這項功能并不能正常使用,期待下一版本能解決。與之同樣命運的是地面高清接收這一項(圖16),據(jù)說已測試成功了USB的國標接收功能,但不穩(wěn)定,期待下一版本有更大的突破,不過目前仍是原始版本。
如果你已正確地連接了播放機和電視機,但始終不見操作界面的出現(xiàn),顯然是設置有問題,最大的可能是視頻輸出不匹配,因為沒有顯示,也進入不了菜單去調(diào)節(jié),這時我們可以按遙控器上的視頻格式鍵,它就會在所有顯示格式中循環(huán)切換,總有一種模式是適合電視機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高清節(jié)目吧,選擇內(nèi)置硬盤或外置移動硬盤,就進入了節(jié)目列表(圖17),這是本人在購機時添置的一塊西640G硬盤,里面已拷入了部分高清文件,這些文件一般都是以一張D5光盤為單位的,分割成若干個片斷,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只是一個文件夾的名稱而已,選中進入下一層,才看到真正包含的高清文件(圖18),按一下確認鍵就進入播放狀態(tài)了。如果要查看當前文件的相關(guān)信息,只需按一下遙控器上的信息鍵,就會在畫面的下方以半透明方式疊加一個信息菜單(圖19),上面的信息顯示很全面,包括文件名、文件大小、播放模式、封裝模式、輸出模式、播放時間、分辨率、視頻格式、音頻格式等。如果正在播放的文件含有多個音軌或字幕,可以按遙控器上的相應按鍵進行切換,其結(jié)果顯示在屏幕的右上角。
K005高清播放機播放的視頻格式和音頻格式很全面,幾乎涵蓋了目前所有的流行格式,具體格式見表2所示。原來在三合一還需轉(zhuǎn)碼的高清文件,或不能完美播放的文件,在這里無需任何轉(zhuǎn)換,直接放入文件夾就可以播放(圖20)。在播放過程中,如果在設置中選擇了無縫播放,則原分割的文件也可連續(xù)播放,也可以隨時選時播放、更可以快進、快退至某一位置(圖21),也可以隨時用遙控器上的設置鍵調(diào)出模擬量菜單,對圖像的亮度、色度、對比度進行調(diào)整(圖22),直至將圖像調(diào)到自己滿意為止。
K005高清播放機上顯示的電影字幕效果,可以和電腦上矢量顯示一樣,隨意改變字體的大小及顏色。圖23是一幅正在播放的高清螳螂截圖,外掛字幕效果是機器默認的白色,但有些時候白色字顯示的并不理想,這時就可以按遙控器上的字幕鍵,調(diào)出字幕菜單(圖24),在這個菜單中就可以對字幕的大小、顏色、背景、延時及多字幕進行切換。我們最常用的則是對字幕的大小的顏色進行調(diào)節(jié),如對字幕顏色的選擇就有7種之多,我們選擇另一種較為通用的顏色——黃色,其顯示結(jié)果如圖25所示。
無論是外掛移動硬盤和內(nèi)置的SATA硬盤,其播放效果都是令人滿意的,如果使用USB光驅(qū)效果又如何呢?當然識別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在播放碟片上并不是那么完美,本機目前只能以文件方式讀取VOB文件(圖26),這樣就不能選擇原有的多語言伴音和字幕,而且不能讀取DAT文件,即VCD文件,不知是何原因?按常理說是完全可以向下兼容的,其產(chǎn)品宣傳上也是說可以兼容的,雖然廠家說本機只是以播放高清為主,但也要兼顧一下為數(shù)不少的DVD碟片。不得已筆者只好將多年珍藏的一些VCD碟片重新編碼為MPEG-2文件,放入內(nèi)置的硬盤中(圖27),也有部分碟片直接將幾張合為一張DVD,重做片頭播放菜單,反而增添了幾分新意,播放效果也不錯(圖28)。在測試DVD文件夾播放的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DVD(包括DVD碟片、DVD文件夾及DVD.ISO)都不能完美播放,這里的完美播放是指能像普通DVD播放機一樣,能正常顯示播放菜單、多字幕、多語言、多音軌。確實有極少數(shù)的DVD的ISO鏡像文件可以直接播放,或直接選擇DVD文件夾中的VIDEO_TS.IFO文件,就可以完美播放DVD,但只有極少數(shù)才能這樣做,這也說明本機不是不支持ISO鏡像播放,也不是支持不了DVD的完美播放,而是兼容性做得不好,因為DVD文件夾都是標準的,非常期待下一版本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手中的DVD也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目。
關(guān)于對音樂及圖片的支持也是很不錯的,這里要注意的是本機默認瀏覽的是視頻文件,如果要聽音樂或看圖片,必須用遙控器上的圖片或音樂鍵進行切換,否則在默認文件夾中是找不到相關(guān)文件的。如我們?nèi)粢榭磮D片,則先按一下遙控器的圖片鍵,切換至圖片狀態(tài)下,就會看到圖片文件夾及名稱,只有進入最里層的文件夾后,才能以約略圖形式顯示小圖片(圖29)。用方向鍵選擇一個要觀看的照片,按OK鍵選中,就會出現(xiàn)滿屏的圖像預覽,非常清晰,同電腦上觀看一樣(圖30),查看方式可以是幻燈片方式,也可以手動瀏覽,還可以對圖片進行旋轉(zhuǎn)或放大,非常方便。尤其是播放的清晰度確實非常好,遠比那些所謂的高清DVD播放(也用HDMI輸出)好得多。
聽音樂效果也不錯,常見的MP3、WAV當然不在話下,最令我驚喜的是竟然能播放DTS-CD音樂。這種CD同普通CD的格式是一樣的,只不過編碼采用了DTS方式,使得播放還原時有5.1聲道的環(huán)繞聲效果,近幾年制作的DTS-ES,使得聲道數(shù)達到了6.1聲道,效果又上了一個臺階?,F(xiàn)在本人手中已有此DTS-CD近五百張,還有一些DVD-Audio碟片,加上一些自制的DTS-CD和DVD-Audio就更多了,如此多的碟片只能將其保存在硬盤上。在硬盤上播放DTS-CD,以光纖數(shù)字方式輸出至外接的解碼器解碼,是發(fā)燒友們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因為一直沒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雖然有變通的方案,通過終極解碼將原文件解碼后再編碼以AC3/DD5.1方式數(shù)字輸出,但效果已經(jīng)打了折扣。沒有料到今天在這款播放機上獲得了成功。
最初還是將DTS-CD碟片中的音樂文件以軌道方式抽出的,保存為一個WAV文件,想必這個大家都會吧,用我們的常用刻錄軟件Nero就可以實現(xiàn):將CD碟片放入電腦光驅(qū)中,打開Nero的主界面,在“其它選項”的下拉菜單中選擇“保存軌道”(圖31),再選擇相應的光驅(qū)(你的電腦上可能還裝有虛擬光驅(qū)),就可以看到碟片中所有的音軌了(圖32),這里信息很詳細,文件的播放時間,起止時間等都有,輸出格式設置為WAV,全選或選擇部分音軌,就可以將CD碟片中的音樂文件保存為單個的WAV文件。雖然與普通雙聲道CD文件看似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查看其屬性則是包含5.1聲道信息的文件。但這種文件放入高清播放機中播放,雖然可以聽到聲音,但只是雙聲道立體聲的,即使用光纖輸出,也同樣是顯示44.1KHz的普通CD。
有沒有辦法讓播放機識別為DTS文件呢?當然有,在電腦中將DVD的DTS音軌分離出來就可以正常識別并播放,即正常播放48K采樣的DTS文件,本人有很全面的自制DTS-CD和DVD-Audio的軟件,也積累了一些制作經(jīng)驗。將DTS-CD還原回DTS文件當然不成問題,只是采樣也要由44.1K轉(zhuǎn)為48K。采用Besliced軟件就可以輕松做到,運行Besliced就會出現(xiàn)一個有老人頭像的界面,將WAV文件拖至界面上,并在出現(xiàn)的菜單上選擇DTS(圖33),就會出現(xiàn)一個編碼界面,速度非???,僅幾秒種后一個WAV文件便處理成了DTS文件,原文件若名為Track No01.wav,則新生成的文件名為Track No01_Fixed.dts(圖34)。實際上,新生成的DTS文件比原WAV文件還小了一點。
將這些新生成的DTS文件按歌本名稱重新用中文命名(圖35),當然也可以不命名,直接將其復制到高清播放機的硬盤中,選擇音樂播放,就出現(xiàn)了文件列表(圖36),選擇其中的一個文件,就進入了播放界面(圖37)。這個界面很簡潔,實際顯示的是播放文件的屬性,包括文件名稱、文件大小、播放時間,總時間和文件播放方式。這里的文件播放方式選擇文件夾循環(huán),即播放完本首歌曲后,自動播放下一首,當然也可以手動直接跳到下一首。此時是通過光纖源碼輸出至外接解碼器,解碼器正確顯示其編碼為DTS,播放成功了,這個老大難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其實我們經(jīng)轉(zhuǎn)換得到的文件仍是44.1K采樣的DTS文件,并沒有轉(zhuǎn)換成48K采樣,但同樣可以被解碼器正確識別,如同DVD正常播放DTS-CD一樣。正因為文件沒有編解碼過程,也沒有采樣率的轉(zhuǎn)換,所以音質(zhì)同原文件是一樣的,效果相當不錯。
以上是本人使用K005高清播放機的一些體會,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功能較為全面,兼容的音視頻格式也比較多,只可惜網(wǎng)絡和地面波接收部分不能正常使用,再者就是DVD的支持還不夠完美,這些都期待下一版本的升級固件上能有所改善和突破。建議廠家再增加一個AV輸出,雖然對高清輸出沒有太大用處,但它至少可以起到顯示作用,萬一沒有視頻輸出,最起碼有復合視頻信號輸出顯示,能進入菜單進行相應的設置,不然只能摸索著調(diào)試。
如果我說本文中所有界面的截圖都是采用S端子輸入的采集卡,你也許不相信,因為本機根本就沒有S端子硬件輸出,但這的確是事實,只不過是間接采用而已。因為模擬采集卡的最高輸入只能是S端子,沒有色差輸入的采集卡,雖然有HDMI的采集卡,但價格實在是太貴了。記得以前給大家介紹過一款性價比很高的DVD+HDD雙刻錄機Firstline的CF-ND928(250G型僅千余元),它擁有目前刻錄機上最全面的各種接口(圖38):前置的AV/S端子/USB/DV輸入接口,后置的AV/S端子/色差輸入接口。輸出接口也非常多:AV/S端子/色差,光纖/同軸數(shù)字輸出,6聲道獨立模擬音頻輸出。從任一端口輸入,便可以從任一輸出端口輸出,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從K005的色差輸出,接入CF-ND928的色差輸入,再從其S端子輸出至采集卡,就這么簡單,而且還可以同步錄像。從這個意義說,CF-ND928就是一個萬能轉(zhuǎn)換器,其實它也是一個質(zhì)優(yōu)價廉的數(shù)字制轉(zhuǎn)器,輸入P/N制式信號,同樣輸出N/P信號,做到N/P數(shù)字互轉(zhuǎn),關(guān)于它的另類用途,將另行文介紹。
如果三合一的高清數(shù)字接收機能做到這些格式的通吃播放,那將是非常完美的,但可惜中大并沒有將此做為重點開發(fā),而K005也沒有將地面國標的接收功能加以完善,也許這也不是它的重點??磥碇挥型瑫r擁有這兩部機器,才是集接收與播放高清節(jié)目功能于一身最完美的結(jié)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