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蓉
閑暇之余,總是喜歡翻翻那些情節(jié)離奇曲折的小說。最享受的時刻并不是隨著情節(jié)落幕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輕松,恰恰相反,是隨著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一起凝神、屏息的過程。這種“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讓我在其中陶醉不已。
“花未全開月未圓”,讓人享受的是一種未知的快樂和過程的美好,是一種朦朧、隱約的含蓄之美,更是一個給人留有余地的幻想空間。一部小說的結(jié)局或許只有一個,但是在你的心里可能設(shè)想了千種萬種。就像人們喜歡猜謎一樣,人們對未知的好奇與向往從來都不曾減弱,因為未知,所以神秘,因為神秘,所以美得不可企及。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超乎完美之上的另一種年輕富有的辰景,是一種純潔安寧的隱藏,更是一種可以把握的契機。比起花開滿枝、月色盈夜的張揚,含苞待放、新月如鉤的謙卑更值得人們欣賞,它們沒有攀比,沒有炫耀,比起花開月圓之美,它們美得更加靜謐。這是它們最年輕,最具有生機活力的時光。為了最終的完美而蓄勢待發(fā),它是我們?yōu)榱嗣篮枚^斗的最佳時機。它的美是一種蓬勃積極的動態(tài)美。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可以留守住的永恒,是離完美最近,離殘缺最遠的瞬間,更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分寸?;ㄩ_則敗,月盈則食,我們的內(nèi)心沒有了期待與憧憬,所謂的美好也就隨之消逝了。比起這樣的稍縱即逝,那種朦朧的期望要來得更加長久。這樣的尺度,多一分太濃,少一分太淡,達到了恰到好處的平衡。
西湖因月而嫵媚,泰山因云而壯闊?!蔼q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讓白居易充滿遐想,“草色遙看近卻無”讓韓愈領(lǐng)略到了距離之美。這種朦朧之感可以讓我們忽略那些因過于追究而產(chǎn)生的不完美,它使我們感受到的是生命對愛美之人的饋贈,是觀賞水中月、鏡中花的寧靜與從容。
何必要極力追尋與擁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學會欣賞和珍惜真切而長久的過程才更加重要。這種“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哲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