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斌 周清華
鮮加兼用型線椒新品種長辣7號
張海斌 周清華
長辣7號是長沙市蔬菜研究所以不育系903A為母本,恢復(fù)系7122為父本選育的三系線椒新品種,豐產(chǎn)、抗病、優(yōu)質(zhì)、耐運、商品性好、適合鮮食與加工,現(xiàn)已在貴州、湖南、湖北、陜西、重慶、云南、海南等地大面積示范推廣,受到種植者好評。2008年12月通過了貴州省非主要農(nóng)作物新品種認定(黔認椒2008020號)。
中熟,始花節(jié)位12節(jié),株型緊湊,株高67 cm,開展度68 cm×65 cm,小葉片,分枝性強,側(cè)枝多,節(jié)間較密。果實細長羊角形,果長19~22 cm,果肩寬1.2~1.4 cm,肉厚0.22 cm,單果質(zhì)量18 g左右。青果深綠色,紅果色澤鮮艷,順直少皺,整齊一致,果皮光亮,耐運,貨架期長。辣味香濃,空腔小,質(zhì)脆,品質(zhì)優(yōu)。種子千粒質(zhì)量6.5 g左右。抗病毒病、炭疽病,耐疫病,較耐濕,耐旱。單株結(jié)果數(shù)60個以上,667 m2產(chǎn)量為3000~3500 kg。
2.1 培育壯苗
長江流域1月至3月中旬,大棚或小拱棚育苗,667 m2用種40 g。選肥沃疏松、排水良好、3年以上未種過茄果類的地塊作苗床。床土選園土5份、有機雜肥3份、草木灰1份、細沙1份,加入適量鈣鎂磷肥拌勻過篩堆制。提早作好苗床,整平整細,床寬1 m,上鋪6 cm厚營養(yǎng)土,壓實刮平,澆足底水,每5~7 m2隨水施敵百蟲50 g防地下害蟲,每1 m2再用50%多菌靈8~10 g消毒土壤,稍干后播種。播前用溫水加藥劑消毒種子,洗凈后催芽播種。將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在苗床上覆營養(yǎng)土約1 cm,覆膜保濕保溫。
當(dāng)一半左右種子出苗時揭去地膜,齊苗后及時間苗。幼苗3葉1心時移苗假植,要求帶藥、帶肥稀植,苗間距10 cm左右,邊移苗邊澆定根水。移苗最好移到營養(yǎng)缽中,并搭好小拱棚。間苗后及移苗前要分別追施1次5%清糞水,小苗期要多通風(fēng)見光并防暴雨傷苗,整個育苗期防治猝倒病、灰霉病和蚜蟲,可用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殺菌劑和10%吡蟲啉1500倍液等防治。定植前一星期,加強通風(fēng)見光并控制水肥進行煉苗,促幼苗健壯。
2.2 適時定植
當(dāng)秧苗7~8葉1心時,選晴天定植。定植前7~10天,667 m2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 kg、三元硫酸鉀型復(fù)合肥50 kg、腐熟菜枯肥75 kg,結(jié)合土壤翻耕增施100 kg石灰。再整地作深溝窄畦,畦寬1.3 m(包溝),并在畦面上噴2.5%金都爾芽前除草劑,蓋地膜后即可定植,每畦雙行,株行距40 cm×45 cm,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可在每50 kg定根水中加70%敵克松或50%多菌靈10 g,預(yù)防根部病害。
2.3 大田管理
緩苗后用0.3%~0.5%復(fù)合肥+適量稀糞水追肥1次,以利促苗。苗期一般不再追肥,在第1檔果開始膨大時,施1次催果肥,667 m2用復(fù)合肥10 kg,以后每摘1~2批果要及時補施1次肥水。要求田間畦溝保持暢通,對生長旺盛的植株,及時抹去門椒以下側(cè)枝,以利通風(fēng)透光。封行前,視梅雨遲早,做好畦面鋪草工作,以有效防止雜草,利于保肥保水、降溫防旱。
2.4 病蟲害防治
①疫病 雨季來臨前1~2天開始用藥,定植前用25%瑞毒霉或75%甲霜靈800倍液噴霧。定植后,發(fā)病初期用64%殺毒礬500倍液、77%可殺得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交替噴霧。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②病毒病 播前進行種子處理,先浸種3~4 h,然后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 min,或用0.1%高錳酸鉀浸種30 min;從苗期開始,經(jīng)常噴施0.5%波爾多液(濃度由低到高),并可使用葉面肥(0.2%磷酸二氫鉀),以增強植株抗性;及時清除感病株、防蚜蟲;發(fā)病田塊可用20%病毒A或20%病毒靈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
③炭疽病 發(fā)病初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加75%百菌清1∶1混劑1000倍液、10%世高800倍液等防治,10天1次,連噴2~3次。
④蚜蟲 20%蚜克星乳油1000倍液、25%菊樂合酯2500倍液、10%吡蟲啉3000~4000倍液防治。
⑤煙青蟲 幼蟲3齡前,用2.5%天王星乳油、20%殺滅菊酯乳油、2.5%敵殺死3000倍液、2.5%功夫5000倍液等噴霧。
張海斌,長沙市蔬菜研究所,410003
周清華,長沙市蔬菜研究所
20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