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征 于 洋
1、目前學校冰雪體育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各地區(qū)氣候差異、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政府重視度較低、場地器材沒有建設、廣大群眾普遍具有的陳舊的“貓冬”思想觀念,都是導致大部分學校的冰雪體育教育沒有開展起來的重要原因。另外,在東北地區(qū)校園冬季已經開設的冰雪運動課程,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沒有發(fā)揮其真正效力,比如說,課程設置單一、學時較短、理論課時較少、安全防護意識缺失、部分冰雪場地距離校園較遠,課程組織較松散、器材不足等等,這一系列制約因素,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在冬季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健康水平。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形勢下的今天,我們應該意識到學生人格意志方面的缺失,充分利用北方各城市所具有的冰雪優(yōu)勢,建立成熟的教育體系,利用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心智,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學校冰雪體育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2、冬季體育社會問題為學校冰雪體育教育帶來的思考
在競技體育中球場暴力、運動員濫用違禁藥物、裁判員舞弊、球迷騷亂等事件都是很難解決的體育社會問題,它也同樣會在冬季冰雪體育運動中出現。這就要求冰雪體育管理部門積極宣傳正確的運動精神以及文明行為,讓參與者掌握在運動中尊重他人意味著會給他人帶來快樂經歷的道理。然而,冰雪運動參與人群中絕大多數以青少年為主,授業(yè)解惑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學校體育教育,從中使他們學會避免傷人行為和暴力行為的出現,并在體育規(guī)則教育的約束下,規(guī)范學生的人生道德準繩,從而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3、體育“冰山”學說對學校冰雪運動教育的啟迪
宋繼新教授的體育“冰山”學說,從全新的角度詮釋了新課標下教學目標五個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我們可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五個教學領域按“冰山”學說劃分,見圖1。
“冰山”上是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三個領域,是知識和技能傳習的器物層面即科學的層面;“冰山”下則是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兩個領域。是理性認識、情感與道德傳習的思想層面即人文的層面?!氨健睂W說所詮釋的目標領域即學校體育教育在重視知識、技能和技術傳授的同時,同樣要重視冰山下起到根基作用的人文思想的培養(yǎng),沒有情感及道德準繩的人,即便運動技能再嫻熟也會被社會淘汰。因此,我們要讓“冰山”下的人文素質教育真正地起到作用,使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德才兼?zhèn)洹?/p>
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冬季冰雪運動的廣泛開展將和夏季運動一樣給學生帶來同樣甚至更高的身心價值。但是它的發(fā)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學校體育應重視冰雪體育教育,在理論上構建人文與科學相融合的冰雪運動教學體系,使學生在掌握冰雪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會做人的道理。正視冬季大自然為他們所帶來的身體和意志品質的礪練。
4、人文與科學融合的學校冰雪體育教學體系的建構
4.1提高對學校冰雪教學改革的認識4.1.1確立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教學思路
為了提高培養(yǎng)質量,學校冰雪教學應切實從素質教育人手,突破以技術教學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變項目教學為項目教育,重視“教育”中“育”的育人效力。新世紀對新型人才的需求是圍繞著市場經濟中競爭與合作并存的趨向發(fā)展的,是以博學為先導,以厚德為根基的完整人。因此,冰雪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建立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目標是結合冰雪運動的特點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拼搏奮進的精神和勇猛頑強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其熱愛知識、科學,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習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其自覺鍛煉的終身體育思想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其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使冰雪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協(xié)同一致,以培養(yǎng)在為祖國進步繁榮和民族發(fā)展中能夠發(fā)揮最大效能的人才。
4.1.2更新學校冰雪體育教育觀念
冰雪體育教學要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和技術,增強學生體質;通過校內課外冰雪群體活動,諸如冬季運動俱樂部、校代表隊課余訓練與比賽、學校組織的冰雪運動比賽活動等形式,變學生過去的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培養(yǎng)自我鍛煉和參加各種競爭活動的能力,發(fā)展和完善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主動發(fā)展。通過對學生多樣化的冰雪體育教育,可以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健康的體魄和開闊的視野,使他們能夠將冰雪運動作為冬季生活的一項內容,積極參與和實踐,盡可能地享受冰雪體育文化為冬季帶來的無限生機和樂趣,從而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
4.2人文與科學融合的學校冰雪體育教學基礎理論的構建
4.2.1冰雪體育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體育課程確立了適應學生健康發(fā)展的目標體系,以課程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三個層次,以及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為主要內容。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目標相比。新課標將人文素質教育納入其中,突出了對學生進行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在冰雪體育教育中,我們同樣要秉持人文與科學相融合的體育教學目標,制定以傳授知識、技術、技能——培養(yǎng)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質三點一線的冰雪體育教學目標,從而為之后的冰雪教學工作把持正確的方向。
4.2.2冰雪體育教學內容
擺脫冬季體育項目單一對學生冰雪運動興趣的束縛,根據學校的地域性及經濟條件,有選擇性地開設豐富多彩的冰雪運動項目,諸如,較為傳統(tǒng)的滑冰、滑雪、冰雪游戲等,也有受場地器材限制的冰球、冰壺、冰帆項目等等。體育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材內容與目標,創(chuàng)編更多更好的冰雪運動形式。同時,學校冰雪體育教學,可根據教學對象的技術水平和不同愛好,選擇不同教材,在同堂課中可同時出現不同教材,諸如按不同組別學生可分別選修花樣、速滑和冰球等項目。這種教學內容的安排,可以從學生身心特點出發(fā),因人而異,從真正以實現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為本位,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興趣中發(fā)展自我,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除進行健體強身的技術、技能教育外,我們不能忽視冬季體育保健基本理論的傳授,使冰雪運動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提高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及實效性,加強有關冬季戶外鍛煉的注意事項(如凍傷的預防與治療等)、冰雪娛樂體育的鍛煉方法及冬季增強體質的有關生理學特點的理論教學,使空洞的說教和抽象的理論知識逐步轉向更具實用性的知識教育,進而加強
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自我意識,提高學生的冰雪體育文化素質。良好的教學內容選擇,以及該內容對人生哲理的滲透,會對學生產生非同小可的激勵作用,從中感悟到的成長理念會影響他們的一生。4.2.3冰雪體育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冰雪體育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是貫徹人文與科學相融合的冰雪運動教育規(guī)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學方法要改革??朔酝皩W”的被動性和“教”的權威性的冰雪體育教學狀況,注意引用教育領域及其他體育學科的先進教法,實施最優(yōu)化的教學模式。要使冰雪體育課堂由以往過分強調教學秩序變?yōu)閷W生的主動發(fā)展,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地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改變因單純教動作而設定的枯燥的練習內容和練習負荷,側重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和提高。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廣泛采用情景教學法、游戲法、競賽法等適合學生冬季運動學習的教學方法,避免因教學方法的枯燥使學生僅僅感受寒冷的現象。
其次,教材的選定要更加適應學生的需要。在冰雪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以學生為主體來施教,發(fā)掘能夠更多地啟發(fā)學生興趣和人格成長的冰雪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他們在練習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人生哲理,既提高了健身能力又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也就是說應該讓教材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教材。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我們可以加大教材的選擇余地,或根據實際情況自編教材,從而加強學校冰雪體育教材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冰雪運動成為學生健身強心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4.2.4冰雪體育教學評價在冰雪體育教學考核、評價方面,應打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考評模式,不應僅以體育技術水平高低,知識掌握程度,運動達標等級作為考核的依據,應結合學生出勤,學生體質與原來水平的提高程度,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冰雪運動的實際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做出全面評價。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公平、公正、公開”地實現健身、健心和娛樂的教學效果。因此,建立人文與科學相融合的素質教育評估體系,是目前學校冰雪體育教學改革重中之重。
4.3建立人文與科學融合的學校冰雪體育教學體系對體育教師的要求
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肩負著發(fā)展身體素質的重任,要靠體育教師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培育來實現。因此,體育教師的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在推陳出新的教學改革新形勢下,始終處于低谷的冰雪教育承擔者們尤其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隨著冰雪體育信息的擴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引進,體育教師的視野亟待更新。
4.3.1教師應全面提升業(yè)務能力
為適應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需要,當代冰雪體育教師和其他項目教師一樣應該具備復合型人才的素質,即知識結構多元化,有跨學科的多種能力,涉及主、輔專業(yè)有關的知識和“邊緣”知識,有較寬的知識面,并能將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實踐。因此,從事冰雪教學的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充實,在提高業(yè)務能力的同時,還應使自身具備教學研究和體育科研的能力。這就需要全面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yè)素質,以適應體育教學改革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4.3.2教師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育人”角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博學大愛的人才,教師應當首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時時刻刻要求自己用處事行為和人生態(tài)度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秉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敬,以學生的每個細微的進步作為衡量的尺度,使學生在鼓勵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