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被國民黨逮捕。在此后的5年鐵窗生活中,他不但沒有屈服,而且也沒有出賣人格。
陳獨秀被捕之初,蔣介石企圖利用他作為反共的政治工具。除了在《社會新聞》上,說陳獨秀“是共產(chǎn)黨的取消派”、“是反對共產(chǎn)黨現(xiàn)行暴動政策者”、“只要他繼續(xù)反共,似可以不至于死”,甚至可以“化險為夷亦為可知也……”。還派國民黨特務頭子徐恩曾主持陳獨秀一案。徐恩曾對陳獨秀用了多種威逼利誘后感觸很深,難過地向蔣介石報告說:“開始以為可以使他放棄過去的政治主張,可是談話之后,我的信心動搖了,我發(fā)現(xiàn)他的態(tài)度相當倔強……他雖已被中共開除黨籍,但仍以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命?!?/p>
1933年4月14日至22日,江寧地方法院開庭公審陳獨秀,檢察官以“危害民國罪”提起公訴。陳獨秀從容答辯:“我承認反對國民黨和國民黨政府,卻不承認危害民國,反對政府并非危害國家?!彼庳熓Y介石“對日本侵略東三省采取不抵抗主義”,“‘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竟成為國民黨的金科玉律,兒皇帝將重見于今日,亦不哀乎?”并反駁道:“如以反政府即危害國家,孫中山、黃興反對清政府和袁世凱政府而被后者斥為國賊豈篤論乎!”陳獨秀自撰的辯訴書洋洋數(shù)萬言,有許多痛斥國民黨禍國殃民的慷慨陳詞,而且情文并茂,一時轟動全國。國民黨當局以不許為共產(chǎn)黨張目為名而禁止各報登載,唯有天津的《益世報》搶先刊登了。
陳獨秀不僅在法庭上與國民黨當局面對面的斗爭,而且在獄中寫下了50余首抨擊國民黨腐敗政府的詩詞。
放棄燕云戰(zhàn)馬豪,胡幾醉夢倚天驕;
此身猶未成衰骨,夢里寒霜夜渡遼。
這首詩是以五代時石敬瑭投降契丹,割讓燕云16州的故事,喻蔣介石九一八事變以后“絕對不抵抗”政策而放棄東三省,使日本侵略軍恃勢驕橫,侵占東北大好河山。詩人雖然身居囚室,只要此身未成衰骨,夢里亦想北上抗敵衛(wèi)國。
長城以外非吾土,萬里黃河慘澹流;
還有長江天險在,貴人高枕永無憂。
日軍1933年侵入長城以內(nèi)。平津危急,華北危急,萬里黃河為之慘澹,而國民黨政府卻夢想依賴長江天險不作抗敵準備。陳獨秀又作這首詩諷刺。
健兒委棄在疆場,百姓流離半死傷;
未戰(zhàn)先逃恬不恥,回鑾盞典大鋪張。
由于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士兵潰散棄尸疆場,百姓流離失所,而國民黨要人出巡、回歸卻如封建帝王一樣大肆鋪張,耗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詩人義憤填膺,痛斥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xié)投降,對內(nèi)盤剝百姓的罪行。
貪夫濟濟盈朝右,英俊凋殘國脈衰;
孕婦嬰兒甘并命,血腥吹滿雨花臺。
嚴刑重典事唐皇,炮烙凌遲亦大方;
暴虐秦皇絕千古,未聞博浪狙張良。
這首詩中陳獨秀以暴君秦始皇喻蔣介石,對其用嚴刑酷史,屠殺革命黨和進步人士表示極大的憤慨。(石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