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雛是指出殼后,雛禽精神欠佳,縮頭閉目,站立不穩(wěn),反應遲鈍,腹部膨大,臍部愈合不良,叫聲微弱或尖叫不停。要提高其成活率,可采取如下技術措施:
1.弱雛由于臍孔閉合不全,易被腸道細菌侵入而引起臍炎。因此,弱雛移進育雛箱前,最好每立方米育雛箱用福爾馬林14毫升,高錳酸鉀7克熏蒸消毒處理后才育雛。
2.弱雛要求較高的溫度,頭3天為35℃,且溫度要穩(wěn)定,不能時高時低,為防止雛雞脫水,促進卵黃吸收,還要保持70%左右的濕度,育雛箱應多放飲水器。
3.弱雛要早飲水,早開食。出殼后16~24小時開食,開食前3小時先喂生理鹽水或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然后用5%葡萄糖水連喂10天。3日齡開始每天早晨加飲1次酸牛奶,以促進消化,不能自飲的,可以滴喂。開食的飼料要易消化,適口性好,新鮮,愛吃,每天喂4~5次。3天后可喂一些蛋黃、酵母片等,連喂3~5天。
4.弱雛開食后5~7天,可喂配合飼料,可按以下配方配制:玉米粉45%、麥粉12%、谷粉、花生麩、炒熟黃豆粉、淡魚粉各10%,生長素1%,貝殼粉或骨粉2%。
5.弱雛伏臥休息的時間較長,伏臥時多以胸部支撐,因此墊料要軟、厚、干燥和清潔。若墊料過硬、不潔,常使雛雞胸膛受到壓迫,發(fā)生胸部囊腫而影響生長。
6.弱雛在第3周齡時常出現(xiàn)維生素缺乏癥,主要是維生素B2、維生素K和E的缺乏,因此在第3周齡末,應在配合飼料中添加這些維生素,連喂3~5天。
7.弱雛要多曬陽光,出殼7天后,在天氣晴朗時,可放曬15~30分鐘,以后隨雞齡逐漸延長放曬時間。放曬能使弱雛從陽光中吸收熱量,使組織和血液溫度增高,加強血液循環(huán),提高雛雞的生活力;同時陽光能刺激食欲,幫助消化,還可促進生長。
8.為防止弱雛發(fā)生腸道和呼吸道疾病,可在雛雞開食3天后進行預防性投藥,可用0.1%的磺胺噻唑或用0.02%呋喃唑酮拌料喂,用藥量必須正確,否則易發(fā)生中毒,連用4~5天,如需要,停藥4~5天,再重復一個療程。■
(廣西獸醫(yī)研究所530001劉子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