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果
20歲那年,曹祥云成了格力電器公司的一名搬運工。
他不僅在這個艱苦的工作崗位上堅持住了,而且憑借努力,屢屢獲得季度評比的優(yōu)秀獎。
終于,曹祥云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2003年5月,各項考核指標都名列前茅的曹祥云被推薦去學習開叉車。公司對叉車工的要求比對搬運工要高很多,其職業(yè)技能也必須大大提高:12臺空調裝在一個木制托盤上,叉車的兩支鐵臂必須準確無誤地伸進托盤下不足10厘米高的縫隙里,稍不留神就會將包裝里的空調插壞。
開始,曹祥云把握不準方向,叉車的車輪直打晃,但他不甘落后,每次作業(yè)完畢,別人休息了,他仍然在車上練習起步,升降,停車……曹祥云的技術突飛猛進,笨重的叉車在他的操縱下變得像繡花針一樣靈巧——轉彎,升降,分合,貨物沒有損壞一件。在全廠四十多名叉車工中,他的準確率位居第一。
一次,曹祥云負責新型號的空調裝送作業(yè)。他發(fā)現底站叉板很窄,叉車叉進去很容易刮到邊緣。用什么辦法可以提高叉車操作的準確度呢?晚上,曹祥云與工友外出吃飯,在找工具打開啤酒瓶時,一位工友開玩笑說:“你那么牛,開臺叉車來開啤酒瓶吧。”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對呀,如果能達到用叉車開啟啤酒瓶的水平,正常作業(yè)時就不怕刮到底站叉板了。第二天,曹祥云果然買來幾箱啤酒,練習起用叉車開瓶蓋,直練到每瓶啤酒都被精準地打開而沒有任何破損!
2004年底的一天,因為停電,整個倉庫的裝卸作業(yè)被迫停下,但該批次出口空調集裝箱馬上要報關,情急之下,有人建議使用叉車試一試。集裝箱貨車離發(fā)貨平臺區(qū)有1米的距離,6臺幾噸重的中央空調被這1米的距離給斷開了,而集裝箱里空間有限,空調的間距最多10厘米。好幾個老司機都不敢接這個活。
曹祥云接受了這個任務。他把叉車分別換上10米長的貨叉,同時讓兩個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站在集裝箱里通過對講機隨時報告空調的位置。隨著清晰的報告聲,一臺臺空調準確到位,順利地裝了上去。曹祥云用自己嫻熟的技巧為公司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從此,“叉車王”的美名在公司傳開了。
2005年9月,曹祥云應邀來到央視《想挑戰(zhàn)嗎?》大型互動類競技性節(jié)目的舞臺上,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上海分部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下,他駕駛叉車在3分鐘內完成了開啟30個啤酒瓶的任務,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由此誕生!
當他載譽歸來后,公司拿出5000元對他進行獎勵,珠海市則給予了曹祥云更高的榮譽——“珠海十佳優(yōu)秀員工”獎。2007年,曹祥云獲得了“第九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
只要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任何人都可以有驚喜的成功。
(摘自《做人與處世》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