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蜀云
摘要:如何建設一支合格的ESP師資隊伍是提高高職高專院校ESP教學的關鍵。本文論述了某示范高職學院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現狀,討論了專門用途英語教師的素質和能力,重點論述了ESP師資隊伍的建設實踐。
關鍵詞:高職高專
專門用途英語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09)12—0034—02
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作為一門學科它出現于二戰(zhàn)后,并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英美等國的應用語言學家發(fā)展成為一種教學理論。它是將英語視為交際工具而非單純定格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為實現英語學習者從事特定專業(yè)和職業(yè)的研究及執(zhí)業(yè)的目的與需要,圍繞特定專業(yè)、職業(yè)的相關活動,進行的詞匯、語法和語篇教學。學習英語不再被看成僅僅是獲得一種良好的教育,而且還與職業(yè)、學業(yè)和就業(yè)相關的多種需求聯系起來,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多種學習需求。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英語課程的性質和任務、教學要求、語言知識和技能等作了明確描述。并提出“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專門用途英語(ESP)的特性與高職高專以能力為導向的培養(yǎng)目標不謀而合,因此專門用途英語當前受到各高職高專院校普遍重視。
1基于個案的高職高專ESP教學現狀
為推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改革,筆者參與了某示范高職學院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改革課題。課題對1035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采用SPSS軟件進行了相關分析,課題得出如下結論:
學院高度重視ESP教學。調查結果表明:學院8個系在調整基礎文化課程設置對英語課程大量削減的背景下,全部保留了專門用途英語課程。
缺乏一支既懂英語、又懂專業(yè)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師隊伍。調查表明:該學院教授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師幾乎全是專業(yè)課教師。學生普遍反映,專業(yè)課教師教授專門用途英語就是把課文翻譯一遍,練習處理一下,語音語調、語法、句型等方面的基本功則顯得明顯不足。
專業(yè)英語教學效果不佳。表1—1表明:僅9%的學生認為專業(yè)英語課程收獲很大,由此可見專業(yè)英語教學與課程設置預期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2ESP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專門用途英語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一直是語言教學界關注的問題。作為一名ESP教師,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認識到自己是一個語言教師。Hutchinson & Waters把ESP定義為一種語言教學和學習途徑,這一途徑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基礎,把對語言的運用和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ESP并不因其內容的不同而采取與其它任何語言教學不同的教學形式。因此大學英語教學與ESP教學的過程是相同的,ESP并不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或教學法。
同大學英語教師一樣,ESP教師也必須掌握兩種知識:語言知識和語言教學知識。ESP教師必須具有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能靈活運用語言,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教學理論,包括外語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等。一個語言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授課技巧和基本技能。語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而且還要激勵學生通過積極思考、練習和實踐來掌握語言、運用語言。無論是大學英語教師還是ESP教師都應該明白如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ESP本身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學習者有其自身的學習目的,他們需要把英語作為一種手段或工具來學習,以便進一步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二是ESP中包含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因此當一個長期從事普通英語教學的教師轉為從事ESP教學時,常常會因為自己對教學中的專業(yè)內容部分不熟悉而感到困窘。Hutchinson&Waters認為:ESP教師不必深入學習專業(yè)知識,但是他應該掌握該專業(yè)的基本知識,了解其基本的語言特點。ESP教學要求教師在普通英語教學中運用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詞匯、例子、話題和語境對學生進行專門訓練。
因此,專業(yè)英語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是良好的英語水平和必要的專業(yè)知識。
3ESP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由于目前專門用途英語師范院校很少且專業(yè)有限。所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高職學院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還得依賴于學院內部師資。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如何轉化現有大學英語師資為ESP教師將是高職學院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3.1GE師資轉化模式
為規(guī)范ESP教師隊伍建設、保證ESP教師隊伍建設質量,筆者認為應構建一個“多層管理,持證準入”的ESP教師隊伍管理模式(如圖1—1示)。
其中學院ESP專家委員會由各專業(yè)課程專家、校外實踐專家以及大學英語教學專家三方構成。其主要職責全院ESP教師準入標準制定、ESP教師準入考核以及全院ESP教學大綱制定及審核。各系ESP專家委員會由各系專業(yè)課程專家構成,其主要職責就是制定基于各系特殊要求的ESP教師準入的專業(yè)知識標準。作為該模式主體的大學英語教師將根據自身知識結構特點及興趣愛好取向,選擇一個或多個專業(yè),依據相關專業(yè)ESP準入標準進行學習,考核合格后,申請學院ESP專家委員會進行準入考核,通過考核者由學院統(tǒng)一頒發(fā)聘書,即為該專業(yè)合格ESP教師。
3.2ESP師資外訓模式
學院教學管理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對專門用途英語教師的培養(yǎng)。選派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專業(yè)課教師到國外或國內知名院校進修英語,或選派英語課教師到國內外知名院校進修專業(yè)課,以彌補各自的不足。重點以后者為主要外訓模式。
近年學院先后選派出幾十名優(yōu)秀教師到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學習進修。同時還有數十名教師被選派到國內著名院校進行進修。這些舉措對學院ESP師資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3.3ESP師資頂崗模式
安排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到專業(yè)對口的企業(yè)進行培訓,通過掛職頂崗、合作研發(fā)、指導學生實習等多種形式,強化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并盡快考取相關的上崗證或與專業(yè)相匹配的資格證書,例如導游資格證書、金融英語資格證書、計算機英語證書等等。這對于ESP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培養(yǎng)是一種重要途徑。
4結語
相信通過精心組織安排和靈活多樣的培養(yǎng)形式。一定會逐步建立起一支專業(yè)知識和英語知識都過硬的相對穩(wěn)定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師隊伍。但是在高等職業(yè)教育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在將來工作中所需要的專門用途英語能力以及如何建設一支合格的ESP師資隊伍將是所有高職高專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需要進一步探索。